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经济学核心,是邓小平同志关于市场经济的思想。市场机制是长期存在发展的一种客观经济现象。为什么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否定市场经济?为什么邓小平理论肯定市场经济?显然,这中间存在着不同的价值判据,因而对同一现象得出了相异或相反的结论。本文探讨邓小平同志(以下简称“邓”)在审视市场时首先施用生产力标准及其对传统社会主义价值判据的重组,意在从经济哲学的层面描述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以下简称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当前“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心内容是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一论断是完全正确的。邓小平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理论对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发展有普遍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学物理教学法》(以下简称<教法>)是高师物理系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是以教育理论为基础论述中学物理教学过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我们师范院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符合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合格的中等学校的教师。因此,<教法>课就在物理系四年的教学活动中占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但是,目前这门课的教学并非尽如人意,师生中存在着“学的不想学,教的不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邓小平选拔接班人的思想(以下简称邓小平接班人思想)是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已成为党和国家选拔和培养接班人的现实指导思想。认真学习、研究和宣传这一思想,对于保持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保证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城市区志(以下简称区志)是社会主义新方志中一个新品类。大量的区志编纂成功的实践和对区志及其相关因素的理论研究自成体系,从而渐成一门新的学科,这就是区志工作者拟构建的城市区志学(以下简称区志学)。 区志学是社会主义方志学(母学科)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子学科)。方志学是一门发  相似文献   

6.
当前,社会主义理论前沿研究锁定于两个方面:首先,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理论、运动与制度自发端以来就处于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包围之中,这构成了其发展的理论环境;其次,社会主义作为现实的运动同样存在着物质条件,即唯物史观,这构成了其发展的理论基础。随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无论是自由主义还是保守主义,都以激进的态势审视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抬头就是明证。为此,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围绕着3方面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7.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科学社会问世的标志。其基本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深入把握《宣言》的基本思想,并从中挖掘理论与现实价值,对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现实指导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市场是作为实现商品的交换而产生和存在的,它反映着对各种商品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和供应关系。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必然存在着市场。市场同社会主义的各种经济活动,同千百万人民群众的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在存在着商品经济和市场关系的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市场问题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首先在一国胜利”的理论(以下简称“一国胜利论”)是列宁主义的基本内容之一。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一理论的理解与列宁的原意有相当出入。本文想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正>毛泽东1957年2月27日在第11次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下简称《正处》)的讲话,是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开拓的重要理论成果。细读《正处》,感到其中蕴藏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本思想熠熠闪光。它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的结晶,凝结着毛泽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文选》(以下简称《邓选》)及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已成为政界和学界的共识。在学习《邓选》过程中,我们深深地被邓小平思想巨大的理论魅力、深邃的政治睿智所吸引。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却有一种谬见颇为流行,有一些人极其错误地认为:《邓选》“缺乏理论深度”。很有必要对此种谬见作出系统的分析和深度的校正。  相似文献   

12.
在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关系上,历来存在着重大分歧和争论。归纳起来不外有以下几种观点:(一)强调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是计划经济而回避商品经济;(二)主张实行商品经济而不赞成实行计划经济;(三)把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拼凑在一块的“块状结合论”;(四)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以上这些分歧从本质上看,不外是两种,一是把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对立起来的“对立论”(以下简称“对立论”),上述一至三属于此种情况,二是把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有机地统一起来,即统一论(以下简称“统一论”),上述第四种属于此种情况。“对立论”是多年来的一种传统观点,一直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中据统治地位,束缚人们的思想,直至一九八四年十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才被突破。  相似文献   

1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革命胜利后,都面临着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代表大会的主题词;同时,这一主题也是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各个组成部分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遇到的一个新课题。列宁最早对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在探索过程中,他走过弯路,有过沉痛的教训,但也提出了一些极其宝贵的新思想。如在社会主义的一定阶段上存在着两种公有制,甚至会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要利用市场,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要把资本主义,特别是国家资本主义,作为从小生产走向社会化大生产的桥梁和中间站;等等。这些新理论、新思想,对于我国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并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一些宣扬“社会主义异化”的文章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明确说过,社会分工会产生异化;“在社会主义社会里,还仍然存在着分工”,所以“就不可能不仍然存在着新的异化”。我认为这是不妥的。在马恩看来,社会分工的形式、性质以及它对社会的影响是随着所有制的变化而变化的,分工只有在私有制社会中才产生异化。因而《形态》所谈的能够引起异化的分工,仅是私有制社会中体现着阶级对立的分工。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说明: 1、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公有制社会的论述来看,他们认为,在原始社会中,人们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三大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伟大理论。这一理论是在深刻而准确地论述了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的,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指导方针。成人教育也必须以这一伟大理论为指导,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改革和发展我国成人教育的最佳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都是在社会化中形成的教育理论。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民族性,二是时代性,三是开放性,四是反思性,这是二者之间的共同特点,但是二者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但是,在比较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区别时必须遵循科学性原则,这样才能保证比较结论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8.
当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与理论上的那种基于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实践的科学社会主义之间的差距是十分明显的时候,对马克思的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理论的关注必然地越来越强烈。从这方面已有的成果来看,我们认为存在着一种简单化或功利性的倾向。这不利于对这一重要理论的科学理解,也不利于实践中的社会主义建设。因而,有必要对这一理论的有关方面给以界定和规范。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以下简称《建设常识》)是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实验中开设的一门新课。我认为,在这门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应注意正确把握生产力标准问题的内容,本文就此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历史和现实的总结: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首先,《建设常识》的教学应正确把握生产力标准的内容,是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所决定的。生产力标准问题,不仅是理论问题,而且是社会主义实践问题。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十分强调生产力理论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运用。无产阶级进  相似文献   

20.
一、短缺的需求决定论和供给决定论 围绕如何解释社会主义经济中总供求缺口的形成、寻求消除短缺的途径,我国经济理论界先后提出了两种相互对立的理论——需求决定论和供给决定论(以下简称需求论和供给论)这两种理论分别代表了我国经济理论界对短缺成因的两种不同解释和消除的两种不同政策主张。因此,如何评价这两大理论,是推进短缺研究、发展短缺理论所必须回答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是制订正确的反短缺政策所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