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举国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于2D05 年10月12日至23日在江苏举行,本次全运会是我国第一次采用申办形式确定承办单位的综合性大型运动会,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的一次大演习。十运会电视转播工作总目标和总要求是:“环境优美、设施优良、服务优质、成绩优异”,全面采用数字化、网络化等高新技术手段,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高水  相似文献   

2.
张纪 《中国广播》2006,(5):48-50
在中国体育界有这样的口号——“国内练兵,一致对外”、“全运会是小考,亚运会是中考,奥运会是大考”。对于在运动赛场外竞争的新闻界来说,这口号同样适用。为了锻炼队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派出了27位记者报道2005年10月在南京举行的第十届全运会,与此同时还在北京组织了大规模的编辑队伍,这是中央台报道大型体育赛事人数最多的一次。分析总结此次报道,笔者认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应当从下面几个方面准备奥运的报道。  相似文献   

3.
薪中国成立以后,我们一共举办了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前四届由北京举办,从第五届开始,全运会由北京,上海、广东三地轮流举办.从第十届开始,由除以上三省的我国其他各省申请举办.第十届全运会举办城市为南京,第十一届全运会举办城市是济南,第十二届全运会举办城市是沈阳.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媒科技》2008,(6):I0089-I0096
官天一:中国体育摄影学会副主席,新华社高级记者。1992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官天一随中国体育代表团赴前方采访了1984年洛杉矶、1988年汉城(现改为首尔)、1992年巴塞罗纳、1996年亚特兰大和2000年悉尼五届奥运会,采访了1978年曼谷、1986年汉城、1990年北京、1994年广岛和1998年曼谷五届亚运会,采访了从第二届至第十届全运会。  相似文献   

5.
陈迹 《新闻前哨》2005,(12):72-72
孙福明在第十届全运会上的“假摔”是有正面意义的,是她对教练无声的反抗,是向某些既定规则的挑战,也将全运会上不为人知的幕后摔到了台前。也许这不是孙福明的主观行为,但客观上,孙福明用“假摔”揭了全运会的皮。 体育竞技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公平竞争的代名词,但当她蒙上了金钱与政绩的阴影时,体育也就变得不再纯粹了。 本届全运会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最后一次全国大型体育盛会,是对我国体育竞技水平的一次检阅。总体说来,此次十运会堪称成绩卓著。会上,大多数运动员体现出了体育竞技精彩的一面,并在会上屡破世界及亚洲记录,  相似文献   

6.
2008年,对媒体网站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即,中国政府为把本次奥运会办成一届奥运历史上最成功的体育盛会,提出了“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的主题和宗旨。  相似文献   

7.
李润波 《北京档案》2007,(12):36-38
1936年8月,第十一届奥运会在德国柏林举行.国民政府于1935年便令全国体协选拔和训练运动员.1935年8月,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为准备参加第十一届奥运会,在青岛山东大学举办了田径和篮球夏令营集训班.运动员人选在1935年10月举办的第六届全运会后已大致确定.对于参加这次奥运会,我国高层相对比较重视,体育界更是做足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8.
《军事记者》2009,(11):F0002-F0002
在2009年10月16日至28日于山东举行的第十一届全运会上,我军健儿奋勇拼搏,夺得49枚金牌,取得金牌总数和团体总分双超第十届全运会的辉煌战绩。这里展现的是军队部分夺冠运动员的风采。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于2005年10月12 日至10月23日在江苏举行,本届全运会是我国第一次采用申办形式确定承办单位的综合性大型运动会, 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对全国竞技体育水平和办赛能力的一次大检阅、大练兵、大演习,也是建国以来江苏省承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接待人数最多的一次大型体育赛事。江苏广播电视总台作为这次盛会的主播台,整合国内电视转播力量,完成了所有比赛和开闭幕  相似文献   

10.
<正>冰球是冬奥会最具看点的竞技球类项目之一,同时也是最早列入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比赛项目。1920年4月20至30日,瑞士、比利时、法国、加拿大、美国、瑞典、捷克斯洛伐克等七个国家运动员参加了在比利时安特卫普举行的第七届奥运会冰球比赛。本次比赛和1924年在法国夏蒙尼举办的第一届冬季奥运会都极大地推动了冰球在世界范围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1974年9月,28岁的新华社记者马胜荣赴德黑兰报道第7届亚运会,这是中国第一次参加亚运会,成绩排在奖牌榜第三位. 1984年,第23届奥运会在洛杉矶举行,这是中国奥委会恢复在国际奥委会中的合法地位后首次参赛.52年前,中国首次参加的第十届奥运会,地点也是在洛杉矶.当时运动员仅刘长春孑然一身,而这次运动员达225人;中国台北奥委会也派出67名运动员参加本届奥运会,这是海峡两岸中华儿女首次在夏季奥运会上相逢.作为记者,马胜荣又一次有幸现场报道.  相似文献   

12.
李云涛 《兰台世界》2001,(12):35-36
中国奥运道路,漫长而又曲折。1904年,中国报刊第一次报道有关奥运会消息。1928年,中国第一次派遣宋如海作为观察员出席第九届奥运会。1932年,中国第一次派出代表团参加第十届奥运会。1984年,新中国第一次在第二十三届奥运会比赛中获得金牌。2008年,中……  相似文献   

13.
1896年第一属奥运会至1928年第九届奥运会,中国都未参加比赛,当然也没派过记者。1932年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第十届奥运会时,中国虽曾首次派出三人组成的代表团,但运动员只有短跑选手刘长春一人,因此也未派遣记者。直到1936年8月在柏林举行第十一届奥运会时,中国才正式派出了130余人的代表团  相似文献   

14.
杨秀琼是中国第一位参加奥运会的游泳运动员;此前,她还在1934年第十届远东运动会上独得4枚游泳金牌,为祖国、为炎黄子孙扬眉吐气,极大地震撼了中外泳坛。  相似文献   

15.
第十届全运会举行时,我在南京上学,对全运会充满向往.当时,错过了志愿者报名,我只能每日看着室友早早起床,奔向城市另一头的奥体中心,晚上回来大讲遇见了哪些体育明星,自感遥不可及,十分羡慕.  相似文献   

16.
第八届全运会的宣传报道,是《解放日报》有史以来对综合性运动会所作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报道,从7月28日至10月25日,一共发表各种体裁的新闻报道775篇,约32万字;言论51篇;照片314幅;出版专刊共20期,64个版面,报道的深度也大大超过了以往奥运会、亚运会和1993年第一届东亚运动会的报道。在八运会的筹办和比赛期间,我们大胆探索市委机关报报道大型运动会赛事的新思路,并获得了初步的成功。  相似文献   

17.
电视制作是一个高科技、重装备支撑着的创作平台,随着科技的进步,色彩逼真、图像清晰的全彩大屏幕不觉中走进了电视节目制作现场。特别是08年的奥运会和19届全运会开幕式,大屏幕的运用几乎颠覆了  相似文献   

18.
卞文超 《青年记者》2009,(22):48-49
第十届全运会举行时,我在南京上学,对全运会充满向往。当时,错过了志愿者报名,我只能每日看着室友早早起床,奔向城市另一头的奥体中心,晚上回来大讲遇见了哪些体育明星,自感遥不可及,十分羡慕。  相似文献   

19.
浅析地方报纸体育大赛报道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十年,是国内体育新闻报道空前活跃的时期.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全运会等大型赛事,都无一例外地成为各种媒体激烈竞争的"主赛场".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人们对体育的关注度将持续加大,体育大赛报道在现代新闻报道中的地位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20.
2005,这是一个值得这一代江苏广电人毕生牢记的年份。在这一年,江苏广电作为主播方承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的转播任务。正是这一届体育盛会,以其竞技项目、使用场馆、覆盖地域、公共信号制作时间等众多指标开创了历届全运会之最,而2008年北京奥运大练兵的历史使命,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亲临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