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少语文教师认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领域”,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就有个如何在课堂45分钟的时间内组织好阅读教学的问题。钱梦龙先生在《语文·工具·能力》一文中说:“建国三十多年来,我国的课堂阅读教学实际上还是一片空白。”“课堂阅读教学”的提法即源于此。针对这一现状,我总结出一套课堂阅读教学分四步走的程序化模式。1、整体感知。它是学生读第一遍课文后形成的总的印象。它是“四步法”教学的起始环节。如在教学《中国石拱桥》时,学生读了头一遍课文后,我问:“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写了石拱桥…  相似文献   

2.
现在阅读教学比较流行的教法是“带着问题读”,并且认为“带着问题读”针对性强,目标明确,有利于学生快速把握课文内容,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果真如此吗?我听过这样一节课,讲的是《斑羚飞渡》。老师按照“带着问题读”的理念去设计教学,讲了下面一段引导的话: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这样来阐述:“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就是说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该以读为主。谈到了“读”这就涉及到怎样读的问题。是让学生一味地读,还是采用不同的阅读形式,带着问题去读,亦或是其他的方式来读。  相似文献   

4.
一、“带着问题读”是阅读教学的途径 ,其作用不可忽视。“带着问题读”旨在“授之以渔” ,避免学生阅读的盲目性 ,增强阅读的针对性。比如 ,教师根据文体特点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依照不同体裁文章的特性去分析和理解内容 ,可有效地提高阅读效率。阅读教学须坚持循序渐进原则 ,躐等势必欲不达。“带着问题读”是减少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两个重要环节 ,但并不是就舍弃了这两个环节 ,而是先训练学生“把握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阅读教学的一种策略 ,是阅读教学的分层指导 ,分步实施。二、“带着问题读”是阅…  相似文献   

5.
辜森欣 《福建教育》2023,(23):54-56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可以通过补充课外读物、采用“一合一分”教学策略、把握“读前”“读中”“读后”三阶段重点,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重视感悟和情感的熏陶,小学阶段的重点是朗读,在朗读过程中感知和感悟。”我在教学中以此为指导思想,确定“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运用”这一教学模式。把读书作为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要活动,以读代讲,读中感悟,使学生始终处于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状态,从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7.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各个学段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当前的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读中悟情“”以读代讲“”以读明义”等理念更是深入人心,然而在课堂教学中,有的“读”让课堂情思涌动,异彩纷呈,有的“读”却令课堂生涩枯燥,千呼万唤也枉然。下面,我们通过几则案例加以剖析:案例一:《草原》  相似文献   

8.
郑淑梅 《新疆教育》2013,(10):143-143
本文针对一年级新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出现的唱读和一字一顿的问题,结合《小学语文课标》要求和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总结出了“分词、顿读、柔读和美读”四步朗读法,并积极运用与阅读教学的课堂实践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中央教科所张田若先生也旗帜鲜明地提出:“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可见,阅读教学应坚持“以读为本”。  相似文献   

10.
“带着问题读”是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手段之一,能促使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去解读文本,从而提高阅读的效益。我不敢对提倡“带着问题读”的大师们来个当头棒喝,却把“大棒”对着自己高高举起——在常规阅读教学中,我谨遵“三不”原则,即:读课文之前“不设目标、不提要求、不问问题”。但前些日子,我上罢《白杨》一课,对自己、对挥舞着的“大棒”却产生了怀疑。  相似文献   

11.
如何将“以读为本”的理念付诸于阅读教学实际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激趣,让学生想读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非常注重学生的人本发展,“读”作为贯穿阅读教学的主线,学生读的兴趣如何,决定了阅读教学的成败。创设情境激趣是阅读教学常用的一种方法。例如《小熊开店》一课,如果教师上课就直接对学生说:“今天我们来学习《小熊开店》,我们读课文。”开始就非常平淡乏味,学生怎么能进入课文之中呢?如果换一种方法,创设情境:在大森林里,小熊为了方便森林里…  相似文献   

12.
阅读教学中.我认为“读”是第一位的。学习一篇文章,读都读不了,读都读不好,就更谈不上文本理解、培养语感和陶冶情操了。《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并将它升华为“以读为本”的新理念。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多读”“不同形式”的读,固然是有益。但是不是只要“多”就好呢?其实不然。那么,怎样才算把课文读好了?怎样才算“读到位”了?  相似文献   

13.
我校教育科研课题《小学语文“四读巧练”教学模式》提倡以读为本,要求教学设计要以“读”去统率课堂的读、思、议、练,把“练”巧妙地贯穿于读的各个环节之中,使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同步达到巧练的目的,这就成为语文教学中颇为值得探讨的问题。基于教学实践,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做到巧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尝试和把握。  相似文献   

14.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流传千古的名言,总结了占人宝贵的治学经验,包含着我国古代语文教法的精髓。《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设定的阅读目标 ,充分顾及了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 ,强调了阅读过程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即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那么 ,在教学中如何体现这一点呢 ?笔者认为 ,阅读教学中 ,“读”的过程必不可少。只有重视学生“读”的过程 ,才是名副其实的阅读教学 ,才能真正体现“读本”的含义。在上述理念的指导下 ,我对《繁星》一文的教学方法提出以下拙见。《繁星》一文是巴金先生写于192 7年 1月的一篇游记 ,也可看作一篇词句优美的散文 ,是苏教版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陆续读了刘守立同志的一些文章,印象颇深。其中,《“大而化之”阅读教学观皱议》一文的发表,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今年,他又撰写了“阅读教学论》(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这部专著。这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阅读教学理论和实践的著作。书中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阅读教学的本质。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国内大体有两种观点:①从心理学角度,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与教材的认识关系,阅读教学过程是指导学生掌握教材的过程;②从教育学角度,认为阅读教学是教和学两种活动的关系,阅读教学过程是教养、教育和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教学的诸多环节中,阅读教学可谓耗时最多而收获甚微。究其原因,教师讲得太多,学生读得太少。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始终处于听讲的从属地位。阅读,关键是要“读”,怎么读。教师代学生读,不行。因此,阅读教学的重心应放在引导学生如何“读”上。下面以初中语义《白杨礼赞》为例,谈谈阅读教学中如何导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最近,读贵刊《例谈阅读教学的主线设计》(见《小学语文教学》2008年第9期)一文,颇有一些感触。该文论述了阅读教学主线设计的两种思路:一是“从文章内容角度构思教学主线”,二是“从文章情感角度构思教学主线”。我以为,这两种教学主线的设计思路都值得推敲。而且,由于这两种教学主线的设计颇具代表性,因此很有议论一番的必要。  相似文献   

19.
《桂林山水》教学“三读”在阅读教学中,要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搞好段的训练是很重要的。下面以《桂林山水》一课教学为例,谈几点做法。一、初读。在读课文前,教师先向学生提出问题:①这是一篇以写什么为主的文章?②写的是哪个地方的什么景色?在学生对...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设定,再为清楚不过地昭示了阅读教学的主体地位。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机械地依照“模块、专题、板块、文本”的编排来进行阅读教学,缺乏阅读教学整体建构的意识或能力,无从把握阅读教学的方向、量次、限度、势态和关联,爱读不读、多读少读、深读浅读的现象却又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