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情感是一个人认真干好一项工作的内驱力。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调动学生的热情是上好每堂课的关键。语文教材,由其独特的人文性、情感性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注重学生情感的熏陶,以此来感染学生教育学生。  相似文献   

2.
课堂充满活力是指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依靠自身的教学魅力,运用各种手段、方式和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个个积极参与,思维活跃,师生共同创造出动人的教学情境和氛围,使语文教学进入较高境界的一种教学艺术。只有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才能有很强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唤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教学中,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要进行情感传递和情感教育,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情感成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培养学生成为有同情心和事业心,有抱负、有理想的新人。  相似文献   

4.
赵少萍 《广东教育》2007,(12):79-79
小学语文是基础学科,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的重要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努力营造一种强大的内驱力,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探索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大胆改革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新路子,使教学真正建立在学生主动探索的基础上,训练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学好语文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新课标的引导下,构建什么样的语文课堂,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是每个教师应研究的重要课题。兴趣是开展活动的内驱力,要想让学生乐学,首先要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成了语文课堂的主人,满足不同学生学习语文的需求,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营造出生动的教学氛围.生动的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那么,什么是“生动”呢?所谓“生动”,是指有活力,能感动人,鼓舞人的一种艺术.语文教学的生动,是指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手段、方式和方法来调动学生、激励学生、营造出动人的教学和氛围,使语文教学进入较高境界的一种教学艺术.课堂教学一旦出现生动的氛围,就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它能够极大地激发学习情感和求知欲望,唤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相似文献   

7.
“人文语文”是在人文主义教育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人文语文”本着语文教学以学生为本、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不偏废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同时,依托“文”来体现人的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凸显语文教学的人文色彩,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注重人文的课堂里,教师要努力增强学生创新的内驱力,以新鲜感、愉悦感、充实感、成就感调动学生的快乐情绪,在困难挫折面前培养他们的顽强坚韧、锲而不舍的精神,以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形式诱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激起浓烈的求知欲与好奇心,让他们养成热情、独立、自信、乐观、幽默、勇于探索、敢于冒险等良好…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激活学生的说写内驱力,提高其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点。激活学生的说写内驱力需要具体的策略,与此相关的研究因而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9.
语文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兴趣的培养,兴趣作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对维持学生学习动机、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的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技艺,密切师生关系;倾注授课的激情,探求灵活的教法;调动课内外因素,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全面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探究性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探究性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和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教学应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让学生在生活的舞台上学习语文,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潜能。  相似文献   

12.
探究性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探究性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和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如何挖掘学生语言表达的潜能,以激发其写作内驱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工程。只有把作文教学中教师的外压力变为学生的内驱力,从“要我作文”走向“我要作文”,并培养学生的“自能作文”,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作文难的问题。而文学社团正是激发学生写作内驱力的重要手段,值得探索。  相似文献   

14.
韩金芝 《考试周刊》2011,(78):131-132
培养弄口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内驱力就是要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教师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自学是关键。  相似文献   

15.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实施研究性学习,关键是调动学生自我意识的内驱力,也就是学生学习的兴趣。社会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也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土壤。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渗透“大语文”的教育思想,使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无处不有。同时,实施相应的教育教学手段,以课堂教学为轴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拓展,使课堂语文训练和课堂以外的生活实践形成浑然一体的强有力的结合。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其参与到语文教学中来,真正获得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6.
情感既是生活的积淀,又是文章的灵魂,也是学生作文的内驱力。只有引发出学生的写作冲动,调动了学生的习作情感,学生才能在激情满怀中写出富有生命力的文字。语文教学呼唤情感的回归,小学作文教学更应该充分发挥语文情感性的特征,做到教学过程情感化,让学生钟情于练笔,融情于文字,抒情于纸上。具体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7.
正在二十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习作是一个难题,写不出东西,言之无物.那么如何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在多年的语文习作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在写作训练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培养良好的写作心理,让学生从心里愿意去写浓厚的写作兴趣是推动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巨大动力,是引起和保持学生写作注意力的重要因素,是建立良好写作心理的基础,是开发学生写作潜能的钥匙.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对作文由"厌"变"爱"呢?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兴趣,首先要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相似文献   

18.
内驱力是西方心理学著作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概括来说 ,所谓内驱力就是指学生学习中的需要、动机、目标、理想和兴趣等意向心理因素。在语文素质教育中 ,学生的个体需要应与社会需要相结合 ,从而具有对语文学习的明确目标和远大理想。语文教学的外在刺激固然是重要的 ,但更重要的是内驱力因素 ,尤其是学习兴趣。因此 ,注意对学生课内和课外的教学方式方法 ,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些内在意向心理的综合 ,就构成了对语文素质教育起着巨大作用的内驱力素质 ,应该引起语文教育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杨云秀 《云南教育》2003,(28):29-30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认为,主体性是人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本质属性,它包括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个基本特征。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其创新精神,就要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优化教学结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竞争,学会合作,学会创造。一、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学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在这个动力系统的运行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各种能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教学方案,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教学认识数“6”…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内驱力,营造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构建师生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学习能力.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