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海燕》这篇著名的散文诗,是高尔基1901年3月写的一篇带有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的末尾一章。文章反映了当时革命群众在革命先驱者的激励下,对沙皇专政及其黑暗制度越来越愤激的斗争情绪,预言了沙皇统治者必将崩溃,其中暴风雨象征日益迫近的革命风暴,海燕象征在革命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海鸥、海鸭、企鹅象征暴风雨来临前害怕革命、反对革命的俄国资产阶层。  相似文献   

2.
一、背景资料 《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倍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1901年:关于高尔基的三个关键词——沙皇政府 工人运动 学生运动。  相似文献   

3.
一、情境导入1901年11月7日那天,俄国尼日尼·诺夫戈罗德的人们很早就把火车站挤满了,他们是来给自己喜欢的作家高尔基送行的,沙皇政府这次破天荒地没有审讯就急匆匆地把高尔基放逐到库尔斯克去,高尔基刚来,人群中就爆发出了欢呼:"高尔基万岁!""打倒专制制度,消灭黑暗势力!"一位  相似文献   

4.
【思路综述】就“海燕”一题,郑振铎和高尔基写出了两篇风格迥异的文章。虽然都是托物言志,但郑文通过写景状物抒发对祖国故土的思念之情,文笔细腻,意味深长;高文以象征手法发出对革命的呼唤,对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赞颂,激昂慷慨,感情炽热。本设计将两文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从它们不同的构思和语言特色中领会不同的风采和魅力。【教学简说】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两幅图画:海燕飞翔于以蓝天、白云、波平浪静的蓝色海面为背景的环境中;海燕飞翔于雷鸣电闪、狂风巨浪的海面上。让学生观察几分钟后描述画面内容,教师略作点评后导出两位异…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实验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一、教学目标:1.领会作品深刻的象征内涵,理解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2.品味本文语言激越奔放强烈的特点;体会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对表达思想情感的作用;理解对比、衬托的运用。3.让学生对革命斗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有一定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无畏而乐观的精神。二、教学重点: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对表达思想情感的作用;理解对比、衬托的运用。三、教学难点:本文的象征意义。四、教学过程:1.导入。2.介绍时代背…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呻吟、蠢笨、胆怯、翡翠、敏感、深渊、蜿蜒。2 .理解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理解课文的深刻含义。3.体会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对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 ;理解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二、技能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诵这首散文诗。2 .能分辨多种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的作用。3.背诵全文。三、情感目标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海燕》是一篇散文诗 ,它以大海为背景 ,着力刻画了具有象征意义的海燕形象。作品一发表 ,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  相似文献   

7.
我曾应邀作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公开课。这是一个地区规模较大的教研活动,听课者达数百人。这次研究活动的主题是“如何唤醒学生语文发展的自我意识”,应该说是有价值、有分量的。课改的关键在于发挥学生学习过程中认识和发展的主体作用,而发挥主体作用的关键在于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主办者希望以这堂课为范例昭示这一课改理念。  相似文献   

8.
[教学片段一] 师:大家朗读要领掌握得较好,但在朗读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问题——书中这幅插图好像只是本文所描绘的场景之一,还不能描绘出全景,请大家就此共同探究一下,看看到底画几幅插图最合适?  相似文献   

9.
【总体阅读思考】一、文章是写海燕吗?重点在海燕吗?为什么题目要用《海燕》呢?题目既然用了《海燕》,为什么却占用全文多半的篇幅来写家燕? 二、家燕和海燕是什么关系?作品的重点在赞美燕子还是抒发自己的某种感情? 【阅读入门指津】这篇文章在结构上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前半部分描写家燕,后半部分描写海燕,在二者中间,有几段很重要的文字,是我们把握作者思路、理解文章的关键部分。这是文中的三、四、五自然段: 如今,离家是几千里!离国是几千里!托身于浮宅之上,奔驰于万顷海涛之间,不料却见着我们的小燕子。这小燕子,便是我们故乡的那一对,两对么?便是我们今春在故乡所见的那一对,两对么? 见了它们,游子们能不引起了,至少是轻  相似文献   

10.
初中时代,老师教我们高尔基的《海燕》,当时的印象是:《海燕》是名篇,高尔基是名家;文中有我们当时较难理解的象征手法和象征意义。记得当时老师将有关内容在黑板上一抄,说记下来,背出来,我们就只能按老师的要求将象征意义死记硬背下来,像我这样驽钝的学生还在心里怪罪高尔基弄出一个什么暴风雨海燕和什么象征来,有时遇上考试,我们会把几个象征意义乱套一气。  相似文献   

11.
12.
《海燕》的文本解读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文体特征、象征手法、修辞方法。教学中的重点是象征意义的解读,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抓住三个角度展开研究:对比、歌颂、涵泳。教师教学设计主要围绕象征意义展开,而且涉及多个认知点:场面描写、象征手法、修辞方法等。  相似文献   

13.
(一) 高尔基,本名叫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高尔基是他的笔名。他是“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列宁语),是苏联社会主义文艺的奠基人,是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无产阶级革命作家。一八六八年,高尔基出生在一个贫困的木工家庭。他自小就失去了父亲,跟随母亲寄养在外祖父家。十岁上,母亲又病逝了。从此,这个无依无靠的孤儿,流落街头,独  相似文献   

14.
学习《海燕》,要着重理解以下两点。 (一)明确作品中各种事物的象征意义。高尔基说:“在象征下面,可以巧妙地把讽刺和大胆的语言掩盖起来,在象征中可以注入很大的思想内容。”《海燕》正体现了作者这意图。在作品中,海燕象征英勇无畏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海鸥、海鸭、企鹅象征俄国那些形形色色的不革命、假革命而惧怕革命的人们;壮阔无边的大海象征俄国广大的人民群众;乌云、雷电、狂风象征反动势力;  相似文献   

15.
高尔基的《海燕》是一篇值得大加朗读的充满了革命激情的散文诗。散文诗是一种介乎散文和诗之间的文学体裁,它具有散文的格式,同时又有诗的意境和节奏。教学散文诗应同一般诗歌教学一样,相对地比之教学散文要强调朗读这一环节。讲读这一课时,要组织好贯穿在整个讲读过程中的朗读教学,要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朗读的基调、停顿、速度、重音作出分析,并要注意朗读方式的多样化。下面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对《海燕》的朗读所作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王映红 《教师》2012,(23):115-116
《海燕》是一首感情激越、令人充满勇气和高昂斗志的经典散文诗。高尔基以昂扬的浪漫主义激情、气势磅礴的艺术笔触,通过对大自然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客观景象的生动描绘,深刻反映了俄国1905年大革命前夜“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形势。它自问世以来,便以深刻的思想、锐利的锋芒和激越的诗情赢得读者喜爱,是具有永久生命力的辉煌诗篇。  相似文献   

17.
认识类似事物一般采取两种不同方法:一是分别学习,多次重复,逐步区别和认识事物;一是用比较法,通过分析比较,达到区别和认识事物的目的。讲郑振铎先生的《海燕》,我自然会想到学生已经学过高尔基的《海燕》,就有意识地采取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教学。先引导学生比较...  相似文献   

18.
《海燕》是一首精美的散文诗,是一首无产阶级革命战斗的颂歌。它产生于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1901年),当时俄国工人革命情绪不断高涨,动摇着沙皇专制统治的根基。《海燕》以精湛的写作技巧和激越的战斗旋律,塑造了象征革命者勇于搏击风浪、敢于冲击黑暗的海燕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无产阶级革命暴风雨的强烈渴望,预言革命风暴即将到来、沙皇统治必将崩溃,鼓舞人们去迎接伟大的革命斗争。  相似文献   

19.
《海燕》(片断) 郑振铎……燕子归来寻旧垒。还是去年的主,还是去年的宾,他们宾主间是如何的融融泄泄呀!偶然的有几家,小燕子却不来光顾,那便很使主人忧戚,他们邀召不到那么隽逸的嘉宾,每以为自己命运的蹇劣呢。  相似文献   

20.
【课标·教材·学情】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堂教学既要发挥语文交际工具这一功能。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又要充分挖掘课文的人文因素,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受到熏陶。像《海燕》这种名家名篇更是语文学习的范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