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程与方法”是初中历史新课程的三大目标之一。如何理解这一目标,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落实,本谈点粗浅的认识,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历史新课程“过程”目标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辉 《历史教学问题》2009,(1):97-99,46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启动。课程价值、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资源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理念.尤其是课程目标理念已发生了巨大的革新。根据新的历史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被确定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去从不曾提及的“过程”成了历史课程的一个新目标.这显示出新课改已由过去“重结果、轻过程”的价值取向转变为“重结果、更重过程”的价值新取向。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根据笔者对2000年以来的四大历史教学期刊《历史教学》、  相似文献   

3.
课程目标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涉及的基本问题。课程三维目标的提出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课堂教学改革应在把握三维目标涵义和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围绕它的实施而展开。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确立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这是发展性教学的核心内涵,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忽略了“过程与方法”目标。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实施“过程与方法”目标。  相似文献   

5.
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变化之一就是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与具体化。传统历史教学目标中的知识、能力、思想教育(三个层次三项目标)分别为新的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次七项目标)所取代。其中,“过程”目标是一个全新的教学目标,是教师不熟悉和不了解的,因此,有必要给予特殊的关注和研究。由朱汉国、王斯德主编的《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对历史学习过程做了如下的描述: “历史学习过程分成如下几个基本阶段:一是通过各种教学活动,让学生对陌生的祖国历史和人类历史有  相似文献   

6.
7.
中学历史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问题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新世纪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向纵深发展,奔向更高更新的境界。 本刊志在为课程改革深入发展摇旗呐喊,尽绵薄之力,从本期起特设“中学历史课改专题研讨”专栏,拟围绕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系列专题讨论。  相似文献   

8.
认知策略或者说方法是学习者对内部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控的技能,其运用指向学习者内部的活动,往往不被学习者意识到。因此,有效的方法教学,应通过引导学习者反省自己的认知过程,从中概括出方法运用的适用条件和具体步骤,并经过有针对性的练习环节方可实现。方法的学习可以分别达到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认知层次。  相似文献   

9.
<正>微课程是由各种学科各种小知识点组成的课程的统称。如何实施微课程,有的人直接名之为碎片化。下面结合我个人的理解,从三个备谈一下初中历史实施微课程的基本策略。一、备学生这是衡量一个老师能不能透彻理解新课程的重要标准。如何备学生呢?初中学生天真活泼,好动、好奇、好问,喜欢直观有趣的历史故事,并且有一定参加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富有想象力;掌握了一定的阅读和识图能力,也能通过材料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10.
化学教学中"过程与方法"目标的价值追求是:在过程中构建合理的化学知识结构、发展化学学科能力、掌握常用的化学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的化学思维方式、形成正确的化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见实施"过程与方法"目标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作用.笔者现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实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1.
“课程思政”是一种新时代所要求的课程理念,它催生了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对于推动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完成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就初中历史课程而言,应注重从坚持价值导向、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关注道德养成三个方面实现课程的思政功能,相应地采取学科与学科、科技与人文、知识与生活、知识与思维、知识与自我五维融合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2.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附有“教学活动建议”。这些建议,大部分都和“过程与方法”目标密切相关。笔者试以收集资料和调查访问两种教学活动为例,以初中课标中的建议为典型,谈谈对过程和方法目标的制定与表述的粗浅看法,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3.
三维目标是我国教育理论工作者关于教学目标分类研究的创造性成果,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体现,它使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有了重要的抓手。但在教学实践中,广大中小学教师却存在着许多的困惑。由于对三维目标缺乏正确的了解,教师往往不能按照三维目标的要求,正确设定教学目标,尤其是对过程与方法目标,不  相似文献   

14.
欧桂槐 《教师》2008,(2):31-32
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对课堂教学设计了三维目标,要求教师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去培养学生。特别是物理学科,更是把“过程与方法”这个维度的目标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提出“过程与方法”作为一种教学理念的培养和目标达成,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有重要意义。但我国目前的物理教学现状堪忧,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和反思。  相似文献   

15.
黄伟 《四川教育》2010,(9):37-39
学生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都要运用一定的方法,都要经历一个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总会伴随一定的情感和态度.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因此,新课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的课程目标。这个三维目标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而不是独立的三个目标,它们是联系在一起的:新课程非常重视课程实施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中学历史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框架的基本设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什么样的中学历史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框架既是符合学生认知特征的,又是合乎历史学科逻辑的,既是理论上必要的,又是实践中可行的,都需我们深入思考,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批判思维、历史哲学、发现学习、终身学习四个方面阐述了中学历史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的重要特征,使我们在更多元、开阔的知识背景中认识和建构该课程的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18.
陈刚 《物理教学》2012,(6):11-15,44
本文依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阐述了方法的基本特征,提出适合方法目标实现的教学方式,最后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阐述物理课程中方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以来,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是:“过程与方法”是手段还是目标?我的看法是,不是所有的“过程与方法”都能当作目标。教师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就只是手段,学生要掌握的思维过程与方法才是目标,前者为后者服务。这个看法,从逻辑上讲是行得通的:教师教学的过程与方法自然不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学生实然的思维过程与方法也不是目标,学生应然的思维过程与方法才是目标。  相似文献   

20.
广东近三年高考物理为落实“以能力立意”命题思想,引导考生重视学习过程,关注思维方法,重点考查了学生的物理思维过程、获取物理知识的过程以及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考查了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和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素质;其试题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考查有不少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