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培养孩子学中国画,造型能力是教学的关键,应该采用何种方法呢?答:在国画教学中,对于儿童的视觉造型反应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可以从形和色入手。形主要来自写生,写生是儿童学习中国画的必经之途,中国画的写生与西画的写生应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  相似文献   

2.
"传移模写"是中国画教学的传统方法.临摹优秀的中国画作品,学习传统的笔墨技法,对于借鉴和继承我们民族绘画的精髓,培养学生热爱传统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在中国画教学中,如果一味地"师古人",就势必会影响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笔者认为:中学中国画教学应适当地进行写生练习,走"临写结合"的路.本文就此谈谈自己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3.
徐涛 《成才之路》2013,(20):41-41
中国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在世界美术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越早接触中国画的学习,对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感知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等综合素质有积极的影响。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开展中国画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前高校成人教育中国画教学面临着较多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师生在理论认识上存在误区,在当下国画创作"传统"与"现代"两大阵营的对立中感到困惑.今天的教学必须要在不断地加强传统技法训练的同时,强化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新对传统中国画的认识,正确认识中国画的传统与创新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成教生的理论水平和国画创作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中国画的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对中国画作品的欣赏水平和欣赏热情都不高.为此,笔者提出了"观感"+"手感"的全方位欣赏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提高对中国画的欣赏水平.  相似文献   

6.
中国画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绘画,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画是初中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培养中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丰富其想象力与创造力。而且运用笔墨语言传情达意,还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发扬。本文主要阐述了中国画的历史特点及其价值,初中美术国画教学培养中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7.
中学美术教材中跨度较大,中国画与水彩画同编在一个学期的一本教材里,使学生学习、教师教学都觉得跳跃性极大.应利用学习迁移突破这两个画种之间的界限.将学生学习中国画时掌握的对水的运用能力,迁移到水彩画的学习中.  相似文献   

8.
许磊 《文教资料》2008,(17):60-61
中国画笔墨是中国画的精髓.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画的观念在不断更新.中国画的线条是中国画的灵魂,是造型形式的高度体现,线条作为基本的造型手段,有丰富的外观形式.一幅好的中国画应具有时代的笔墨语言,一切符合形神兼备和画面艺术追求的新技法,都赋予笔墨新的内涵,凝结着时代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在国画教学中培养审美情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画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可以通过教学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不断增强,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及振兴民族文化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0.
刘为 《考试周刊》2013,(82):177-178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之一。小学美术中国画教学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审美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具有独特的功能。本文对小学中国画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又是四年一届的全国高校美术学本科专业毕业创作即将拉开序幕,笔者通过近年美术学本科工笔画毕业创作指导教学工作,归纳梳理出来当代工笔人物画常见的问题,期望我们学生在毕业创作时期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尽量避免这些问题出现,进而创作出更多精品力作来,为自己四年的学习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相似文献   

12.
贺友直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连环画作家,在其60多年的漫长创作历生涯中形成了个性鲜明的艺术特色。他通过“从传统中寻找语言”,在积极吸收中国绘画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富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连环画艺术规律,创作出许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为当代中国连环画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又使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在连环画这个具有时代特色的绘画类型中得到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3.
陈大羽先生秉承齐白石师风,更注重大写意花鸟的研究。又出己意,以独特的画风把传统中国大写意画升华,给当今中国画如何创新以启示。同时,他以一位教师优良的心理品质及良好的意志品质、稳定的情绪、良好的性格特征、较强的适应能力、清晰的记忆力等,极大地影响了当时学生的学习,乃至一生。透过大羽先生一件件作品,可以感悟到他扎实的艺术功底,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坚强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决心。  相似文献   

14.
张大千以其晚年独创的泼彩技艺,卓立于现代中国画坛,成为开创型的中国画大师。对于他的山水画表现力而言,他的泼彩主要起了如下四种作用:以彩当墨,以笔当泼;以墨作底,以彩醒墨;以色作泼,晕染天趣;以笔运彩,抽象天成。这几种泼彩效果的使用,也体现了张大千在泼彩山水画中对泼彩利用上的三种境界。特别是张大千泼彩山水画中的一些作品,已经达到了以形为形、以色为色的最高境界,从而使张大千山水画开始了由传统形态走向现代形态的转换。  相似文献   

15.
油画传入中国已经有百多年的历史了,它是西方传统的绘画艺术,具有材料工艺不同和造型技术新颖等特点,在与中国文化交融和碰撞中得到了发展。许多著名油画家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提出了油画民族化的问题,并且有一大批的优秀油画作品出现,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艺术面貌与绘画风格。本文就基于文化视野下的中国油画创作进行思考分析。  相似文献   

16.
张欧 《煤炭高等教育》2009,27(2):115-117
吴冠中是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在半个多世纪的艺术实践中,他一直在探索融会中西,追求油画的民族化和国画的现代化。他的作品既具有西方绘画的深厚功力,更具有中国绘画的意境与神韵。他的创作实践既为21世纪的中国画坛提供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也为当下专业划分过于狭窄的美术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吴冠中以水彩画为桥梁实现了在油画和国画两个领域进行双向创作的“水陆兼程”之旅。他忍受常人难以想象的孤独与责难,殚精竭虑地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和国画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他不仅对入画标准、风格规范、技法表现等都进行了前无古人的改革,还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艺术理论,深刻影响了当代中国绘画的变革方向。  相似文献   

18.
王沂东是中国当代写实油画的代表画家之一。他的艺术既揉合了传统和现代,又具有浓厚的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为古典主义画风引入清新的乡土气息。他的作品大多以沂蒙山区的风土人情为题材,体现出浓厚的乡土情感和健康的美感,但又没有陷入对个人趣味的过分追求而边缘化。他把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的研究,结合时代的特点加以发展,较为成功地解决了高雅艺术与大众文化的矛盾。王沂东的作品富于绘画因素与文化因素两方面的价值,对大众趣味的健康发展具有引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介绍仙游大画家李霞的艺术生涯及对他的国画作品进行艺术鉴赏。  相似文献   

20.
张小花 《成才之路》2020,(3):116-117
水墨画是由水和墨经过调配浓度所画出的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形式。教师把水墨画作为美术课堂的重要内容,可以给学生提供新的美术学习元素,帮助他们学会欣赏美术作品,了解其艺术价值。文章从创意水墨画的教学理念出发,对美术课堂中需要注重的问题和教学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