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关于同素异序词的问题,近年来不断有专家学者探讨.所涉及的有同素异序词的定义、成因、语法语义差异分析、专书的同素异序词研究等方面.关于同素异序词定义,本文比较赞同高惠敏在《同素异序词研究的几点思考》中的观点,即认为同素异序词是并列式合成词中两个语素相同,次序相反的双音词.本文本着这个原则,对《同素异序词应用词典》(杨英耀编著,珠海出版社,2003年5月版)中的1200对词进行筛选,得到200对同素异序词,并对这200对同素异序词进行了语义重心考察.  相似文献   

2.
关于同素异序词的问题,近年来不断有专家学者探讨。所涉及的有同素异序词的定义、成因、语法语义差异分析、专书的同素异序词研究等方面。关于同素异序词定义,本文比较赞同高惠敏在《同素异序词研究的几点思考》中的观点,即认为同素异序词是并列式合成词中两个语素相同,次序相反的双音词。本文本着这个原则,对《同素异序词应用词典》(杨英耀编著,珠海出版社,2003年5月版)中的1200对词进行筛选,得到200对同素异序词,并对这200对同素异序词进行了语义重心考察。  相似文献   

3.
同素异序词是指构词语素与普通话相同,但语素顺序与普通话相异的词。《李十三十大本》属清代陕西著名剧作家李芳桂的皮影戏剧本集,其中保留了大量的近代汉语异序词,这些异序词的形成原因主要有:1.古汉语同素异序词的继承。2.双音词凝固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3.方言的影响。4.照顾韵脚的需要。探讨这些异序词的形成原因,对词汇史研究、训诂学、文献整理、修辞学等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同素异序词是汉语词汇体系独特的组成部分,指的是构成语素相同,语素的组合顺序不同的两个双音节合成词。这类词的起源久远,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存留于现代汉语中的同素异序词极大丰富了汉语词汇宝库。本文试图通过全面整理《现代汉语词典》中收录的同素异序词,来探求其规律性和系统性。着重从概念所涉及的“语素”、“语素顺序”、“词”的各自界定入手,对这类词的具体范畴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对同素异序词的语义关系进行详细解构,划分出具体类型,深入把握“同素异序词”这个特别聚合体系的语义规律。  相似文献   

5.
东汉碑刻共有68个同素异序形容词,分为单向型同素异序词和双向型同素异序词两种类型,文章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对其特点和发展变化进行了论述.东汉碑刻同素异序形容词的大量使用,从一个方面说明同素异序词在东汉呈加速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所说的“同素异序词”,是指在构造上形式为x+y和y+x的一对词,在这对词里,有同样的语素,但语素的顺序互为颠倒,如寻找和找寻、谨严和严谨、牛奶和奶牛等.笔者查检《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1983年版,以下简称《词典》),查得这类同素异序词约250对,前三对同素异序词即出自该词典.1990年商务印书馆又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补编》(以下简称《补编》),《补编》与《词典》互见的同素异序词约有375对,例如陪伴(见于《词典》)和伴陪(见干(补编》)、纯真(见于(词典》)和真纯(见子《补编》)、情思(见于《词典》)和思情(见于《补编》)等.都出于《补编》的同素异序词大约有35对,如查核和核查、窘困和困窘等.《词典》和《补编》合计收录同素异序词至少有660对.我们看到,由于《补编》的出版,词典收录的同素异序词有了成倍的增多,这种词汇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下面就同素异序词略谈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古代汉语中存在大量的同素逆序词,它们构成语素相同、语素顺序互为倒置,古汉语借代词中就存在一定数量的同素逆序词。既有词义完全相同的情况,又存在词义部分相同和词义完全不同两种情况;一组同素逆序借代词或者出现在同一年代或年代相近的文献之中,或者一个出现年代较早,另一个出现年代较晚,出现年代较早的生命力较强;同素逆序同义借代词出现在古代诗词和骈赋韵文中,在照顾韵脚、协调平仄以及对仗等方面起到积极修辞作用;同素逆序借代词大多数属于并列式结构,以名词居多。它们的出现适应了语言表达的不同需要。  相似文献   

8.
孙悦 《文教资料》2010,(25):28-30
本文作者抽样调查了2009年7月7日的《联合报》和《自由时报》两份网络报纸,收集了两岸近200个同义异素词语进行研究,并将收集到的同义异形词语分为三类:同素异序词语、同序异素词语和异序异素词语,分析它们的词性、语素构成和语素的顺序。从词性来看,名词性词语与动词性词语占很大比例,形容词及其他所占比例较小;从词语结构来看,三类词语中同序异素词语占一半以上的比例,其次为异序异序词语,同素异序词语所占比例最少。从这些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影响两岸同义异形词语差异的两个因素中语素影响较大,随着两岸交流的日益紧密,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同义异素词语的数量将逐渐减少,词汇系统趋向稳定。  相似文献   

9.
文章将从现代汉语词汇中搜集整理出的300来组构词语素相同而语素顺序不同的双音合成词,命名为同素异序双音合成词,并对其特点、分类、作用等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以期引起更加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大连大学学报》2015,(4):56-60
本文详细考察中古新兴同素异序同义词共时分布、历时分布,以及在现代汉语中的演变,并且运用核心字理论进行同义词辨析,经考察认为这类词按照一组词构词方式的异同分为两类,结构格式相同与相异;历时分布呈现多样化,一组同义词均为中古新词,在此类词中数量居多;在现代汉语中的演变,绝大部分在现代汉语中保留了同义词中的一个,还存在多种不同的情况;结构同为偏正式的均属等义词,结构格式相异的同义词词义差别明显。  相似文献   

11.
灵川县雍田村位于灵川县城的北部。雍田平话的主要特点有: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和塞擦音时,不论平仄多读不送气清音,古知庄章与精组合为舌尖前音和舌叶音两套,泥来混读,不分尖团,古晓匣母部分字读如非组。果摄部分字与假摄二等合流读[],另一部分与遇摄一等相混读为[u],假摄三等的主流读法跟二等字都读[],无[m]尾、无[n]尾、无塞音尾。共7个调类,平去入分阴阳,上声不分阴阳。同音字汇收单字3700余个。  相似文献   

12.
宋代江浙诗人用韵四声分押格局占绝对优势,这说明中古四声格局在宋代江浙基本未变。不过上声与去声之间有较多通押。宋代江浙地区全浊上声字正处在向去声演变的过程中。宋代江浙昊语中全浊上声调类可能存在,大概读成阳上。  相似文献   

13.
普通话二字组词语不同的声调组合方式 ,使前后位声调产生不同的动态变化形式。前位声调的动态变化明显表现在上声调变为低降调和中升调上 ;后位声调的动态变化则表现在调值的明显改变上。后位声调的动态变化更为普遍 ,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创造性类推构词中词语模式的范畴扩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往研究同语素词群,多把类推构词所依据的词语模式视为一种静止的框架,而同语素词群则被视为完全类推的结果。本文认为,多义研究的范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为构词研究所借鉴,词语模式也是一种范畴,如词义一样也会产生变异和扩展。大规模类推构词往往牵涉到的是创造性类推,创造性类推导致了词语模式的扩展,扩展的结果就是,一个同语素词群往往关联着若干词语模式,这些模式构成一个类似于多义体系的辐射结构,模式之间呈现着家族相似关系。本文将词语模式分解为属性束,根据属性束之间的相似度来推断词语模式的扩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现代胶东方言的声调是在语言内部因素、人文历史、地理环境诸因素共同影响下形成的。阴平、上声以艾山、牙山、海莱山区一带为过渡区,形成了不同的调形格局。阳平与其他声调的合并表明:不同声调的合并与方言内部声调的调形有关,调形相同或相似的两种声调可能更容易合并。  相似文献   

16.
关于仄声韵格律诗的平仄格式,学界迄今很少有人专题论及。将仄声韵的平仄格式与平声韵诗的平仄格式略作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仄声韵诗的平仄格式,有不少与平声韵诗的平仄格式一样,无论是五言还是七言的诗,也都有四种基本句式和四种基本格式,平仄变化的规律性也很强,与平声韵诗不同的只是出句末字不入韵的字可用平声也可用仄声,且平仄格式更灵活多变。  相似文献   

17.
在由汉字组成的大量的日语复合词中,同素异序词虽然数量有限,但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将现代日语中的同素异序词分为“同素异序等义词”、“同素异序近义词”和“同素异序异义词”3个类型,在语义和用法上对同素异序词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的社会情景语境使得新词语大量以词语群的方式呈现,这种快速、高频出现的新词语词群丰富了汉语的词汇数量,引起词群中共同语素(词)的语义发生变化,增加了词的义项或产生了语素新义,使汉语词汇呈现出多音节化的发展趋势,词群中的共同语素也随之发生虚化、半虚化。为了满足新事物的需要,附加式构词法在汉语中的比例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19.
传统研究认为:汉语入声在音高方面体现出其他调类的一般特征,就是基频的高低变化,但在时长方面较其他调类短,具有短时性。实验表明,桂南平话有的方言点的入声不再具有短时性,调型呈现出曲折变化。  相似文献   

20.
襄樊方言属汉语北方方言的次方言区,介于"中原官话"和"西南官话"之间。襄樊方言和现代汉语普通话一样也是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个调类,也没有入声。所不同的是普通话是"入派四声",而襄樊方言中古入声字派生则是"入派一声"。本文主要分析了襄樊方言中古入声字派生的对应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