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德育》2016,(4):4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灵溪中学历史悠久,其前身是创办于1956年的平阳县第十中学。近年来学校一直在追求校园文化的精品化、特色化,将独特、隽永的"荷文化"引入校园。学校致力于打造"合心合力""和谐竞争"的教师文化,培养"合作合群""和而不同"的学生品格,追求"至真至菩""和睦和美"的教育理想。学校汇  相似文献   

2.
女子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目前中学女子德育处于困境的种种原因进行了剖析,介绍了开展"美丽女孩·自主成长"德育活动的具体内容及该活动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价值意义,强调中学女子德育教育应以突出社会性别意识教育为旨归,促进学生学会考虑未来,拥有自主成长的能力,从而为当前中学女子德育工作探索出一条高效切实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生活教育》2014,(20):F0002-F0002
正和顺小学是一所环境优美、管理规范、师德良好、校风端正的小学《学校确定了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以"快乐教育"引领学校发展,激活"快乐教育"的内涵与衍生其‘‘魂",形成了"以人本理念管理学校,以自主模式经营学校、以音乐特色打造学校"的特色亮点,提高了办学层次,促进了学校发展。和谱美好,打造和美德育。基于"和顺"两字考量,追寻梳理既有本土气息又具民族根源的教育价值元素,学校凝练出了"和美之韵"德育,引导学生创造美、欣赏美,实现和谐共美、和美做人的德育0标,让师生"在阳光中成长、在成长中快乐、在快乐中发展"。  相似文献   

4.
陈瑞棠 《辅导员》2012,(12):77+72
进入21世纪,"以德育为首"的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构建校本德育课程成为当前小学德育工作的新课题。笔者所在的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确立了"立德正行,快乐成长"的德育理念,通过充分挖掘和利用课程资源,构建和实施校本德育课程,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有端正的行为,在快乐中成长。一、构建《快乐成长存折》校本德育课程,让学生立德正行,快乐成长(一)精心规划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内容,使学生立德正行我们开设了《小学生快乐成长存折》校本德育  相似文献   

5.
祝敬 《天津教育》2020,(9):36-37
中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时期,此时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使学生能够规避来自外界的不利因素,从而健康、快乐地成长和学习。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对学生人格、思想、品德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将中学德育与传统文化相融合,能够更好地发挥出德育的功能和作用,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促进中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德育,学校的育人之魂。大多数学校都很重视德育工作,将德育摆在各项工作之首。然而值得深思的是:我们从学生自进小学起一路"德育",学校德育工作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什么印记?在成长的季节里,我们需要静待花开,需要给学生的成长留下时间、空间,需要让德育走进学生的内心与灵魂,更需要将学生一刹那的感动和触动铸成德育成长的印记。德育不仅仅是当下,更是未来。让我们德育为学生成长留下一种关怀,一种习惯,一种快乐,一种幸福,让德育为学生成长留下坚实的脚印。  相似文献   

7.
吴端华 《中国德育》2012,(14):36-37
“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快乐生活”,这是桂林市第七中学校园内一条醒目的标语,也是该校每个学生成长的目标。近年来,桂林市第七中学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给了学生心灵上的慰藉和关怀,彰显了学校的德育特色。  相似文献   

8.
正"强化·浸润·体验·养成"德育模式是我校基于对学生成长规律性的分析与把握而提出的。施行这个模式,目的是通过强化教育,引导与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通过文化浸润和活动体验,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固化,并内化为自身的文化素养。一、把握时点规律,强化德育标准由于地域文化、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等各不相同,学生的思想情况各有特点,道德认知水平各有差距。如何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对学生的言行进行规范,及早帮助学生确立德育成长目标十分重要。第一,重视高一起始年段的德育衔接工作。学  相似文献   

9.
"优化德育生态,助推学生成人成才"就是要求教育工作者不仅从生态的视角观察德育,还要从优化德育生态的高度,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学生道德成长的规律,不断创造良好的德育生态环境,让学生在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快乐活动、快乐成长中形成正确的道德信条、道德原则、道德思想,自然提升道德品质,实现学校德育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0.
在创建幸福中国的时代背景下,本着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目的,宁波市鄞州实验中学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幸福德育之路,创立了幸福德育小班化模式.通过下放管理权、增强教师的归属感、明确教育任务、增强教师的责任感、组织教育活动、增强教师的事业感和拓宽育人渠道,构筑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等方法开创了全员育人的德育工作新局面.同时,通过德育小班化,树立起基于学生成长需要的德育理念,也构建起体验感悟的德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中国德育》2013,(9):84
深圳第二实验学校创办于1989年,是广东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广东省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广东省德育示范学校、广东省书香校园、深圳市德育特色创建学校。现有教职工407人,教学班92个,在校学生4000余人。学校秉承"以人为本、成长为先、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奉行"最优成长"德育观,以促进学生成长为核心,创设道德品质生成的良好环境,激励学生个性成长、自主成长、快乐成长,最终实现"最优成长"。精彩课程引领成长德育自主实践力促最优发展德育活动课程化以"立德树人"为主线,构建完善的校本  相似文献   

12.
高品质的校园文化是特色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学校确立了"灵动教育"的文化内涵。"灵动教育"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教育,一种向上的生命的教育。通过校园环境建设、链式德育活动、特色课程设置、灵动课堂教学等系列载体,培养学生的灵性、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同时,有利于建设教学理念先进、业务水平精湛、创新精神强的教师队伍,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人才培养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而如何培养出符合新时代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则是当代德育工作所面对的重要课题。中学学生处于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对其进行德育教育势在必行。中学德育不仅需要学校、教师的努力,也需要家庭、家长的配合。只有在中学德育中充分运用家校合作机制,才能达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目标。文章以家校合作、中学德育为切入点,探讨了中学德育开展家校合作的必要性及基本原则,并提出了在中学德育过程中开展家校合作的具体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上海教育》2012,(Z2):60-61
近年来,在教育走上现代化的进程中,六师附小重塑办学理念"让每个孩子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快乐成长",明确了"自信、健康的快乐少年"的培养目标。在学科类课程和成长体验活动课程中,我们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全方位落实学校的培养目标,整合德育资源,形成了系统的,具有学校特色的,并富有实效的德育课程。课程的设计以学生生命成长中社会角色的转换为线索。从幼儿园的孩子到小学生是一次角色的转换,从普通的小学生成为一名少先队员,又是一次角色转换。每一次转换,都需要激发学生成长的需求,帮助他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襄阳市松鹤路小学以"育青莲般刚直守正、志趣高雅之人"为己任,走出了一条以"莲""爱莲""清廉"为一个完整文化传承的"莲·廉"德育特色之路。多彩活动中丰富"莲·廉"德育教学生"学会做人"是松鹤路小学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德育在于活动",学校成立了德育活动工作专班,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学生获得丰富的道德成长体验。  相似文献   

16.
雷美萍 《中国德育》2015,(15):61-62
盛夏的荷花,是武义宣平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每年到了荷花盛开的季节,四面八方的游客便会慕名而来,一睹荷花明媚之姿。武义县柳城畲族镇中心小学(以下简称"柳小")地处"宣莲"之乡,学校依托荷花这一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经反复思考,多方论证,决定立足"宣莲之乡"区域特色,借助新校园搬迁,开展以"荷文化"为特色的德育活动,构建富有浓郁莲乡特色的校园文化,引领孩子"快乐求知,振翅飞翔",做一个知行合一的翩翩少年。  相似文献   

17.
雷美萍 《中国德育》2015,(15):61-62
盛夏的荷花,是武义宣平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每年到了荷花盛开的季节,四面八方的游客便会慕名而来,一睹荷花明媚之姿。武义县柳城畲族镇中心小学(以下简称"柳小")地处"宣莲"之乡,学校依托荷花这一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经反复思考,多方论证,决定立足"宣莲之乡"区域特色,借助新校园搬迁,开展以"荷文化"为特色的德育活动,构建富有浓郁莲乡特色的校园文化,引领孩子"快乐求知,振翅飞翔",做一个知行合一的翩翩少年。  相似文献   

18.
雷美萍 《中国德育》2015,(15):61-62
盛夏的荷花,是武义宣平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每年到了荷花盛开的季节,四面八方的游客便会慕名而来,一睹荷花明媚之姿。武义县柳城畲族镇中心小学(以下简称"柳小")地处"宣莲"之乡,学校依托荷花这一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经反复思考,多方论证,决定立足"宣莲之乡"区域特色,借助新校园搬迁,开展以"荷文化"为特色的德育活动,构建富有浓郁莲乡特色的校园文化,引领孩子"快乐求知,振翅飞翔",做一个知行合一的翩翩少年。  相似文献   

19.
雷美萍 《中国德育》2015,(15):61-62
盛夏的荷花,是武义宣平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每年到了荷花盛开的季节,四面八方的游客便会慕名而来,一睹荷花明媚之姿。武义县柳城畲族镇中心小学(以下简称"柳小")地处"宣莲"之乡,学校依托荷花这一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经反复思考,多方论证,决定立足"宣莲之乡"区域特色,借助新校园搬迁,开展以"荷文化"为特色的德育活动,构建富有浓郁莲乡特色的校园文化,引领孩子"快乐求知,振翅飞翔",做一个知行合一的翩翩少年。  相似文献   

20.
雷美萍 《中国德育》2015,(15):61-62
盛夏的荷花,是武义宣平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每年到了荷花盛开的季节,四面八方的游客便会慕名而来,一睹荷花明媚之姿。武义县柳城畲族镇中心小学(以下简称"柳小")地处"宣莲"之乡,学校依托荷花这一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经反复思考,多方论证,决定立足"宣莲之乡"区域特色,借助新校园搬迁,开展以"荷文化"为特色的德育活动,构建富有浓郁莲乡特色的校园文化,引领孩子"快乐求知,振翅飞翔",做一个知行合一的翩翩少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