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19年爆发的“五四”学生爱国运动,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在地处塞北的内蒙古,归绥中学等学校的学生喊出了“罢不罢,看北大,北大罢,我们就罢”的口号,勇敢地走上街头,举行了罢课和示威游行,声援北京等地的学生爱国运动,同时也迈出了内蒙古学生运动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2.
邓丽兰 《历史档案》2007,2(3):120-127
近代中国走向宪政道路是西力东侵、西学东渐的结果,政治精英与知识精英在其间扮演着重要角色。南京政府的制宪,是“九一八事变”后以知识界为主力的宪政运动推动的结果,以法政学者为主体的知识界踊跃参与各稿宪草的讨论①。  相似文献   

3.
索引运动的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索引运动的发生 中国的索引学,可以上溯到明清时期,但是理论和实践都很薄弱。晚清以来,随着西方文化学术思潮的传入,中国现代学术体系开始建立。在这一过程中,我国传统的治学方法亟需改革。科学的读书方法、提高学术效率的门径备受学者们的重视。西方  相似文献   

4.
“作为近代中国的第一代知识分子,梁启超和章太炎引导人们走入启蒙运动的门槛,可是,他们不能够也不愿意跨越这门槛而进入一个陌生、孤寂、充满疑惑的世界。”这是汉学家舒衡哲在《中国启蒙运动》里所做的分析,新一代的反传统主义者,如李大钊、陈独秀,不再致力于救国运动,开始探寻国家在精神和思想方面落后的固有根源。  相似文献   

5.
北大的新闻教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起止于1918至1920年,先是在政治系开设新闻学课程,继而又成立了北大新闻学研究会,举办了有关新闻学理论和新闻实践的讲习活动,成为中国新闻教育的发端。第二个阶段是北大中文系新  相似文献   

6.
张玉龙 《历史档案》2008,(4):97-101
抗战胜利后的中国自由主义政治运动存在体制内与体制外两大政治进路,前者以民盟为运动主体.后者则主要集结在以胡适、蒋廷黻与顾维钧为核心的学者从政群体.  相似文献   

7.
"后真相"和"后真相时代"在英国脱欧和特朗普当选为美国总统后,被西方知识精英捧为热词。这两个概念是英美自由知识分子无视真理的来源而制造的假象,用以歪曲和限制民众对社会真相的认识。鼓吹"后真相"和"后真相政治"既是西方主流媒体及其精英对他们信念的执迷与幻觉,又是他们掩盖预测美国大选和英国脱欧遭到惨败的遁词。  相似文献   

8.
当年,“梁陈方案”就新中国北京城建规划率性直言,引起轩然大波,至今为人议论纷纷。作为“梁陈”之陈占祥的女儿,陈愉庆以细腻、动人的描述,记录了对古都北京实施“梁陈方案”规划的全部过程。这些平和优雅的文字,不仅是叙述一部关于父亲的传记,更是上世纪特殊年月中一个家族的历史,与一代知识精英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李绍环 《兰台世界》2012,(10):17-18
蔡元培(1868-1940),我国著名的革命家和教育家,1916-1927年间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倡导革新,追求进步,在学术自由、平民教育和女子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改革实践,对近现代中国教育和中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9,(2):58-68
近代女性报刊与女权运动关系密切:女报既是觉醒的知识女性表达自我诉求载体;也与"政治事件"的女权运动紧密互动、彼此形塑。民初女子参政运动中知识女性既运动"参政"又办报"议政",为女权运动与女性报刊互动关系的典型案例。唐群英、张昭汉等代表的民初女权主义者基于共同政治诉求,在舆论场域形成声援之势,借女学校、女性社团等营造女报传播网络;其办报角色定位趋向"自下而上"代表女界立言的"论政型"女报,而不同于晚清"自上而下"的"启蒙型"女报形态;意在内政、外交事件的即时评论中呈现女性"在场",勾连共和政治与女权诉求之关系。参政运动及其知识女性的媒介实践展示了她们如何在"革命"转向"共和"的"政治机会"中,藉报刊媒介在体制内形塑女性政治认同的初步尝试;也反映了其时多元政治利益表达的媒介场域,从性别平等视野审视共和政治的舆论潮。  相似文献   

11.
孙悦 《新闻世界》2013,(1):105-106
在台湾几十年民主进程的发展史中,报刊媒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从开始的崇党崇政到后来的反省觉悟,争取新闻民主自由,期间与新闻媒体工作者的奋战不可分割。通过《自由中国》当年轰动一时的十五篇社论或许能窥见缘由。本文通过对这一半月刊社论的分析来探索台湾新闻事业对台湾反对运动进程的影响和关系。  相似文献   

12.
“火烧曹宅”是五四运动中轰轰烈烈的一幕,它揭开了整个五四运动的序幕。罢课,罢市,罢工。抵制日货以及新式知识分子的种种社会和政治活动,使“五四”之年成为一个意蕴丰富的历史切片,而“五四”所呈现出来的种种话题,至今仍有历史回响。  相似文献   

13.
王波 《出版参考》2011,(8):23-24
1945年8月10日,日本政府向中美苏等国发出乞降照会。在这个历史的紧要关头,偏僻的延安枣园山沟里,毛泽东日夜焦虑,反复思考。他知道他和他的战友们的决策会影响中国共产党的生死存亡,会影响中国历史的走向,会影响中国的命运。  相似文献   

14.
巴黎城记:现代性之都的诞生,[美]大卫·哈维著,黄煜文译,广西师大出版社,2010城记,王军著,三联书店,2003采访本上的城市,王军,三联书店,20082010年,借助于国家"十二五"规划,我国一批城市的总体规划出炉。尽管改革开放的整体经验告诉我们,实践总是跑在规划的前面,但从这些规划本身来体现中国城市建设(以及由它表征的整个社会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规划实际记录了过去近20年(与上个世纪80年代早期进行的那次总  相似文献   

15.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最繁荣的时代,随着宋代政治局势的相对稳定,经济的繁荣,宋代的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带起了娱乐活动和体育活动的兴盛。宋代的相扑活动非常普遍,上至皇宫,下至民间,处处可以看到相扑比赛,《梦粱录》卷二十"角抵"条有云:  相似文献   

16.
2011年4月16日下午,由北京大学世界华文传媒研究中心(简称北大华媒研究中心)主办的北大新闻学茶座(12)在北大新闻传播学院举行。此次茶座正值日本3·11大地震一周月刚过之际,日本□谷大学名誉教授、北大华媒研究中心学术主任卓南生为大家作了题为3·11大地震后媒体论调的变化与走向的讲座,针对大地震后日本国内外媒体的报道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来自教育界、新闻界、政府相关部门等30余位同仁出席了座谈会。会议主持人为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北大华媒研究中心主任程曼丽教授,本次活动由北大新闻学研究会协办。1923、1995和2011地震后的特征讲座中,卓南生首先回顾了1923年关东大地震、1995年阪神大地震以及这回大地震的特征和舆论走向。卓南生指出,在1923年的大地震中,谣言四起。在日本社会,有许多关于朝鲜人趁火打劫、强奸、在井水中下毒的谣言。当时官方出动军警搜猎朝鲜人,并  相似文献   

17.
储流杰 《图书馆》2008,(1):24-27
文章通过对中国公共图书馆过去百年的历史检视,认为中国公共图书馆百年的最大缺失是公共图书馆没有在乡村获得普及和发展,乡村图书馆的普及和发展是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的新路向.  相似文献   

18.
正应该说,朱将军的这套《战争史笔记》,就是魏施德所讲的"不易转移注意力,可以使你更快接近目标",通往中国古代战史殿堂的"后楼梯"!和平年代,从战士成长为将军,这是一个传奇,而在战将群中又能著作等身的就更是特例。这是我在看到作者简介后的第一感受。当读完这套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