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阐述了信息兴趣涵义及其在信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分析大学生缺乏信息兴趣现状,探讨任务驱动法和情境教学法的特点和互补优势,将其应用在信息教学中达到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2.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在小学阶段,我们更注重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提升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系统的个性化服务水平,优化知识管理,在传统OPAC平台基础上增加了读者兴趣模块和信息过滤模块,搭建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架构。依托分布式人工智能领域的Agent技术,在多智能Agent协同工作下,采用基于内容的过滤方式及智能Agent的学习、更新功能,从用户操作记录中提取特征信息,构建不同的兴趣模型。根据读者兴趣差异,与传统文档检索结果相匹配,有效过滤出读者需求信息,减少读者寻找需求信息的时间,提高读者检索效率,实现相似用户的信息推送,实现“信息找人”。  相似文献   

4.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在小学阶段,我们更注重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把计算机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工具,使学生掌握这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借助于这一工具来帮助他们学习,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在提高教学效果上我总结了若干经验。  相似文献   

5.
袁晓燕 《考试周刊》2014,(57):115-115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对学生的要求,是一种对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作者对中学生信息素养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教学实践论述了解决问题的对策:积极转变观念,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注重创造氛围,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加强学生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的培养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课程的作用,达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参照国际上认可的和我国历次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所使用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问卷》自行设计问卷,对泉州公众的科学素养在分层的基础上进行交叉配额抽样问卷调查,节选其中的泉州公众科技信息兴趣程度进行分析论述,采用SPSS统计软件和其他方法,分析泉州公众不同群体对科技信息兴趣程度的性别差异、文化差异、年龄段差异、职业差异和城乡差异。并针对泉州公众科技信息兴趣程度偏低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文通过具体的方法和实例,探讨在中小学《信息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应用兴趣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标对高中信息技术课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教授理论课的时候,还要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师要不断地完善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的效率,要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积极引导学生提高信息理论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呢?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笔者采取了以下措施来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张志平 《学周刊C版》2011,(8):122-122
信息技术课开设于近几年,它的实践性很强,主旨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并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做到了解和掌握。在今天这样的高信息的时代,必须让学生学会运用电脑和网络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同时要把信息技术当作一种手段,去支持我们的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我在教学中做了如下探索。  相似文献   

11.
兴趣模型是一种根据用户的行为和偏好建立起来的数学模型,它反映用户在一段时期内对信息需求的主要倾向。通常的兴趣模型推荐主要基于用户兴趣,没有考虑到热点信息对用户的影响以及存在冷启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兴趣预测和热点分析的联合推荐算法,利用贝叶斯网络对用户兴趣进行预测,并利用基于速度增长的预测方法对当前的热点信息进行预测。该方法综合考虑了兴趣预测与热点预测,能够有效增强用户兴趣预测准确度。实验证明,该方法(BPUR)比传统的Bayesian方法准确率更高,能够有效避免新用户的冷启动问题。  相似文献   

12.
学生们对信息技术或许已经掌握得很好,但并不代表学生有好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一种能够适应这个信息社会的基本能力。包括能够有效和高效地获取信息、熟练地和批判地评价信息、精确并创造性地使用信息、能够探求和欣赏与兴趣有关的信息等。从这些方面来看,学生们确实在信息素养这方面是不够的,提高学生们的信息素养是提升个人综合能力、让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信息过滤推荐方法主要基于个人兴趣特征来实现推荐。随着网络信息资源的迅速增加,传统的过滤推荐方法已不能满足要求。由此,我们有必要提出来一种新的面向团体的协作过滤模式——基于兴趣特征的团体协作过滤模式。在团体内部推荐系统中不仅要考虑用户兴趣,还应考虑用户和用户组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温薇燕 《考试周刊》2012,(27):123-124
开展信息教育、培养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和重大问题。在信息技术课上,教师应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技术来解决自己工作、学习及生活中各类问题的意识;合理组织教学,使学生掌握学习信息技术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在人的智力活动中有着重要影响.对学生来说,当他们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时,会促进他们自觉地、努力地学习,而不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负担.通过知识的积累,又不断强化学生的兴趣,这样形成良性循环.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技术课,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其热爱这门课程,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16.
信息科技学科中有些知识对学生来说显得比较较枯燥,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益是信息科技学科教学中需要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依据学习兴趣的分类,尝试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小学信息技术课不需要激发学生兴趣是一个误区,教师必须走出这个误区转变教学观念,根据儿童的特点,重视激发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并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小学生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18.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根据小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年龄特征我认为激发学生对信息资源的兴趣.提高信息意识.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前提。对于小学生而言.信息意识的培养.即是让他们认识到信息是资源.认识到利用信息资源的优势和重要性。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创设信息情境.营造浓厚的信息氛围.  相似文献   

19.
结合布尔模型和向量空间模型的优点,综合考虑了信息过滤过程中的匹配度和相似度,对于个性化模式库的表示,在改进的信息过滤匹配算法当中,给出了新的信息过滤匹配算法,从而更清晰表达用户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赵骏 《成才之路》2010,(22):I0003-I0003
信息时代的今天.海量的信息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与成长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要让大学生正确地对待和使用信息。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的作用并避免其不利影响.就必须大力提升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情感作为一种持久的、稳定的反映信息本质需求关系的内心体验.一旦形成便能产生极大的情感效能,大大提高大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兴趣度、鉴赏度和使用度。这对大学生在信息社会基本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大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