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以冬天的乐趣为例,阐述了乡村小学利用张掖教育空间为主的web2.0网络平台开展综合活动课的做法,实现了综合活动课程和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整合,提出了乡村小学利用乡村优势开发课程资源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目标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是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课程的开发和利用非常重要。先分析了开发和利用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应遵循的原则,后详细探讨了开发和利用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方法,以期为研究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相关教研工作者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玉米杂交制种为例,阐述了乡村小学利用好看簿为主的Web2.0网络平台开展科学实践的作法,实现了小学科学和信息技术课程有效的整合,分析了利用好看簿开展科学实践活动的一些优势,提出了在乡村小学以好看簿等Web2.0平台实施开放课堂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玉米杂交制种为例,阐述了乡村小学利用好看簿为主的Web2.0网络平台开展科学实践的作法,实现了小学科学和信息技术课程有效的整合,分析了利用好看簿开展科学实践活动的一些优势,提出了在乡村小学以好看簿等Web2.0平台实施开放课堂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沙包的乐趣为例,阐述了乡村小学利用好看簿网络平台开发乡土小游戏的一些作法,实现了体育和信息技术课程有效的整合,分析了利用好看簿开发乡土小游戏的一些优势,提出了在乡村小学以好看簿为平台实施开放课堂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实践的重要前提,在小学课程实施过程中,开发和利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就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类型进行了简要分析,然后概述了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应该要遵循的原则和要求,最后就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做了简要探讨。一、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特征分析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特征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丰富性。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丰富性主  相似文献   

7.
利用Web2.0平台和技术开发适合乡村小学特色校本课程做法,可以为中小学校的发展带来生机与活力。而且,通过Web2.0工具和技术的利用可以丰富乡村小学的校本课的内容,从而可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究如何在Web2.0下开发与应用乡土特色的校本课程,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乡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实践中依然存在理论不足、实践不足、创新不足等科学问题。从劳动教育的视角探索乡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实施路径:以“做中学”为价值取向,加强理论研究;以“项目+”为育人方向,打通实践壁垒;以“跨学科”为育人导向,创新活动方式,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树德、增智、育心。这样能有效解决综合实践活动在乡村小学校本实践中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课程资源与课程实施有着密切地联系,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形态独立而又特殊的课程更需要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围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对如何有效地开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进行了探讨,为更好地进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提供思路。对教师的多级和多元培训、激励机制的建立、多层次和交互式管理库的建设、社会网络系统的形成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旨在寻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李想 《福建教育》2023,(14):25-27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为了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发展目标,全面振兴乡村教育势在必行。然而,乡村小学科学课程由于教师专业素养不足、教学设施利用率低等现实困境,实施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基于此,可以针对当前乡村小学科学教育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归因分析,并提出实施路径,提高乡村小学科学教育的整体效果,推进乡村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充分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能有效帮助学生在理解感知、实践体验的同时积极开阔文化视野,较为直接地获得生活经验,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在乡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构中,应充分利用乡村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优势,深入挖掘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引领学生在生活和成长的乡村田园场域中学会思考和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形成学生的劳动意识,提升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学校要想提高乡村小学思政课教学质量,就需要提升乡村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文章从思政课教师专业成长出发,分析了当前乡村小学思政课教师专业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了促进乡村小学思政课教师专业成长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要让乡村振兴,发展乡村教育是重要的一环。文章基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以马铃薯为何会风靡全球为主题活动,设计教学活动、构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培养创新型人才,实现乡村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进而为我国扶贫战略的有效实施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职业适应性要求、职业适应性培养的问题及提高民族地区小学教育师范生职业适应性的策略,提出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及专业素养培养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从而培养综合素质高、知识面广、专业能力强的符合乡村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小学全科教师,构建“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5.
概述许洼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提出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方法,依托利用环境教育资源、人文社会教育资源、学科教材资源等特色资源,开发实施许洼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相似文献   

16.
正国家课程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核心,课堂教学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由于语文学科性质与特点,决定了小学语文学习的多样性、复杂性、趣味性。我校依托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乡村小学‘博雅良士’综合学习行动",对"小学语文校本化综合学习"进行了三年多的实践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  相似文献   

17.
随着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化,乡村小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引起广泛关注。文章通过探讨开展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分析乡村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通过策略的实施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为乡村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顺利推进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8.
乡村教育在教育均衡发展政策推进下已经有了比较大的改善,但是边疆民族地区乡村小学教育状况依旧堪忧,乡村小学与邻近的县城小学尚有较大差距,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民族地区尚未实现。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某县A小学(县城小学)与B小学(乡村小学)为例,通过调查访谈等方法,发现两所学校存在较大差距;其原因有城乡经济条件差距、城乡父母对子女教育的观念差距及城乡师资配置差距等。建议政府继续加大力度扶持民族地区乡村教育,调整课程使其增强对民族乡村地区的适切性,着力优化乡村教师队伍等,不断缩小民族地区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  相似文献   

19.
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认识它,进而开发和利用它.本文主要从以下三方面阐述观点:在学校人文资源中挖掘乡村小学课程资源的开发潜力;活化课程魅力是提升教师课程资源开发潜力的生长点;给教师赋权增能是化解现存课程资源开发问题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0.
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认识它,进而开发和利用它。本文主要从以下三方面阐述观点:在学校人文资源中挖掘乡村小学课程资源的开发潜力;活化课程魅力是提升教师课程资源开发潜力的生长点;给教师赋权增能是化解现存课程资源开发问题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