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尊敬的家长朋友:您好!春季是一些流行疾病的高发期,比如说像流感、流行性脑膜炎、手足口病、风疹、麻疹等是儿童最多见的。如何有效保护孩子健康,有效预防各种疾病的侵袭,在这里我与家长朋友分享一些有关这方面的常识,衷心地希望每位家长都做有心人,关爱孩子健康,科学照顾孩子,使孩子健康快乐地沐浴春天的阳光。一、为孩子准备科学平衡的营养膳食。我们都听说过"药食同源"。有些家长会求助于各种药物和保健品,而聪明的家长则懂得应更关注"食",给孩子  相似文献   

2.
这里所说的家庭问题是指家庭存在着消极、低级、不健康的生活情调和文化氛围,它对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构成危害,而这些情况往往又容易被人们所忽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消极的政治态度:一些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谈论目前社会上出现的不正之风、分配不公、道德沦丧、物价乱涨等阴暗面,发牢骚、讲怪话、怨气连天;有的家长甚至还把反映社会阴暗面的“顺口溜”说给孩子听;向孩  相似文献   

3.
全面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部分,两者同等重要。身体有残疾,但心理健康的孩子,他也会幸福生活的,甚至还可以给别人带来快乐;心理不健康的孩子才会走向极端,给自己、家人及社会造成危害。家长们要转变观念,不仅重视孩子的学习更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让每个孩子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4.
周淑华 《文教资料》2005,(3):149-150
小学生活泼生动,求知好学,花季少年朝气蓬勃,积极向上,这是纯真可爱而富有理想的一个群体。一些家长把自己的孩子穿着漂亮,吃有营养,身强体壮作为健康的全部内涵。世界卫生健康宪章中提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包括体格、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的完善状态。这就将健康的内涵深化,其要素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良好、道德健康。我国心理卫生专家认为:心理健康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个人心理状态自我感觉良好,社会适应能力强,能发挥更大的心理能量;二是指个人没有心理疾病。然而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  相似文献   

5.
在一次家长问卷调查中,有一个问题引起我的兴趣:“你对自己的孩子有什么期望?”随意翻看了一份家长回执,上面工整而又简洁地写着四个字:“健康、快乐”。我心里一热,就急着去查找是谁的家长。哦!原来是耀耀小朋友的家长。耀耀是一个十分聪明可爱的孩子。我一直在寻思:耀耀的家庭教育是怎样的?作为家长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培养孩子呢?看到“健康、快乐”这四个字,激起我的阵阵思考。耀耀的家长是聪明的家长,知道在孩子小的时候送他一张通往幸福的船票。他们把孩子的健康快乐看作是最重要的。然而,很多家长则排队挤在另一个售票窗口,渴望自己…  相似文献   

6.
<正>由于各种历史因素,目前我国有部分家长的文化水平不高,甚至在农村,有的家长每日为生计奔波,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教育孩子,使孩子的心理没有得到健康的发展。一、教育观念片面根据有关的调查研究表明,大部分家长存在教育观念上的问题。家长错误的教育观念一般体现在两个极端方面。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成绩是最重要的,有的家长则不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忽视对孩子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导致孩子的成长不健康。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错误观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过分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根据有关的调查显示,12.7%的家长片面地认为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行,别的无所谓。在这些家长的心目中,没有什么比孩子的学习成绩好更重要,他们一般都是以成绩为准则来评价孩子的好坏。导致许多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身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有的孩子甚至产生了厌学的心理。2.忽视对孩子社会生活能力的培养。大概有30%左右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严重缺乏足够的社交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于斐 《早期教育》2007,(12):29-29
在幼儿园里老师最头疼的事就是:孩子在班上因无意识的打闹,使脸上或其他部位受了小伤而难于向家长交代。有时被打孩子的家长还会找到对方的孩子或家长,使矛盾进一步激化。  相似文献   

8.
对家庭素质教育的看法众说纷纭 ,根据近几年来一些现象反映 ,家庭素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很多家长重视智力因素 ,而忽视非智力因素培养。在现实生活中 ,很多家庭把主要精力放在孩子的智力发展上 ,把孩子最基本的做人品质扔在一边 ,忽视了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健康人格教育。家长围着应试教育跑 ,甚至为了考试 ,经常把孩子封闭起来 ,只讲智力因素的发展 ,不讲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从培养人才的长远目标看 ,家长们的当务之急 ,应该更新教育观念 ,注意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因此 ,建议家长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树立榜样———儿童成长的基础斯大…  相似文献   

9.
中国有句古话说:子不教,父之过。而法国议会刚刚通过了一项“子不教,父受罚”的新法案,在这方面似乎比中国人走得更远。此新法案是在近些年来法国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的大背景下得以通过的。舆论经常提及的一个观点是:应该在惩罚犯罪孩子的同时,也对那些没能让自家孩子走正道的家长予以经济惩处。而最简单、最直接的惩处办法便是取消家长们原本享受的由政府发放的“家庭补助金”——这是一种对有孩子家庭的福利性经济补偿,为的是帮助家长更好地培养孩子健康成长。实行新法案意味着:只要未成年孩子因犯罪而被关进类似我国“少年管教所”的“封…  相似文献   

10.
正江淮咸货:我建议:家长适当地降低对孩子的期望。要知道"第一"只有一个,努力是人人可以做到的。了解孩子的困难所在,帮助孩子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为此而努力。多与孩子在学习方法、正确处理挫折方面进行沟通与探讨,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光明老师:家长努力创造"学习型家庭"的氛围。家长是最好的榜样,家长爱学习,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所以,即使你不  相似文献   

11.
女儿今年五岁,“被欺负、受委屈”是她常向我哭诉的话题,那么,孩子被欺负后应该怎么办呢?我认为家长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家长应学会“冷处理”,帮助孩子分清对错。孩子被欺负后,一定感到非常委屈,这时,家长千万要冷静,不要亲自介入纠纷,而应让孩  相似文献   

12.
中国和西方在家庭教育方面的观念是不同的。中国家长教育孩子要听话,家长最喜欢听话的孩子。因此,孩子的个性往往被磨灭了,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强,缺乏独立生活能力。西方家长教育孩子则注意培养  相似文献   

13.
世界卫生组织近年一再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均臻良好的状态。"因此,中学生健康不仅包含生理方面,而且应包括心理方面。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特别是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的重视。本人现就如何抓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本刊编辑部收到许多读者的来信,在信中,读者抒发了自己对教育孩子的一些切身感受,也谈到了在学习、学用我们的《家庭教育》杂志中的体会。哪一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地成长、努力成才!但是有一句话说得好:“若要孩子天天向上,父母也要好好学习。”作为新时代的家长,必须认识到家长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必须以新的家庭教育理念帮助孩子成长成才,而这一切,离不开学习。  相似文献   

15.
保健小常识     
儿童疾病的早期迹象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组织出版了一套丛书,帮助家长们正确判断自己孩子是否健康。书中提出了一些警告信号,值得家长和幼儿园老师注意。听力方面:孩子不能把头转向声音发出的方向,说话声音太弱或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家长在孩子们身上的开支日益增加,儿童服装消费成为国内家庭生活消费的重要开支之一。然而,儿童服装可能存在污染,并对儿童健康造成潜在健康损害,往往被中小学生家长们忽视。本文就儿童服装污染及其危害、如何购买儿童服装、穿着洗涤注意事项、如何处理孩子旧衣服等方面作一阐述,供家长们参考。  相似文献   

17.
当前,家长和老师对孩子关注更多的是学习成绩,而忽略了他们精神和心理方面的需求,给初中学生带来了在他们这个年龄阶段中不应该承受的压力和烦恼。我们必须调查、了解、研究这些压力和烦恼,以便对症下药、正确引导,使他们步入健康之路。学生心理上的压力和烦恼,主要来自四个方面:1.来自家庭。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超过了孩子的实际水平,父母一味地要求高成绩,缺少和孩子沟通、交流。2.来自老师。某些老师对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讽刺、挖苦,对待学生武断、不听学生的意见想法等。3.来自同学之间。同学私下议论、孤立或不被同学理解、接纳;相互…  相似文献   

18.
不少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越单纯越好,接触社会复杂环境越少越好。从小给孩子提供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生活环境是纯而又纯。从当前存在的现象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限制太多。有的家长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保姆照看。他们又经常把孩子限制  相似文献   

19.
日前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的全国首次教育伦理学研讨会上有专家提出:“别让孩子成为家长的‘替身’。”许多家长并不是真正为孩子的前途和健康考虑,而是把孩子作为实现自己理想的“替身”,让孩子将来为自己争面子、挣大钱。孩子的肩上背负了家长太多的期望。例如,有的孩子并不喜欢学琴,但家长认为学琴可以让孩子将来出人头地,还有的家  相似文献   

20.
<正>许多家长都有被老师"告状"的经历,由于孩子在校近期或某方面表现不好,老师将孩子的情况向家长反映,希望得到家长的配合,我们暂且称它为"告状"。当您的孩子被老师"告状",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有的家长可能会想:这熊孩子,又不听话了。于是回家之后,轻则骂,重则打。还有的家长开始苦口婆心和孩子说道理,道理说了一筐又一筐。开头几天,效果还不错,但是没几天又恢复原样了。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表现那么棒,看着自己这个不求上进的孩子,家长们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