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新农村建设强烈地呼唤着新农民,因为新农村建设代表着时代前进的方向,反映着广大农民的心愿;新农村建设亟须先进生产力,这就是具有全新综合素质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2.
王伟 《华章》2010,(3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及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3.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20字方针,包括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全面准确地规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和内容。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目标,必须把新农民的培育工作贯穿始终,建设开始就要把新农民培育作为主要工作,建设过程中要紧紧抓住这一工作不放,取得阶段性成果后,要依靠新农民去巩固、延伸、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4.
2003年3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没有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就很难实现全面小康”。由此。确立了农民素质在我国实现全面小康宏伟目标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时隔二年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再次鲜明地提出了“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2006年3月正式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纲要》)则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专篇中,将“培养新型农民”作为独立一章,对新型农民的素质要求、目标、任务,以及培养新型农民的举措进行了简明而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对和谐新农村与和谐社会构建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部分农民思想道德、民主法治、文化科技等和谐素养的欠缺直接影响和谐新农村的构建,我们有必要从坚持科学发展、加强文化建设、强化民主法治、重视教育事业等几个方面对农民和谐素养进行培育。  相似文献   

6.
农民是农村建设的主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发展农村教育,是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农业职业教育》2006,(1):14-15
为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为主题的农民创新与发展论坛2005年11月15日在北京举行。与会的国家有关部门的领导、专家就农民教育与新农村建设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本栏选栽部分发言(报告)的摘要,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培养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务之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是重中之重。因此,应采取措施,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把农民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9.
临沂市“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调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提出了新的任务,临沂市农民素质的现状,决定了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培训新型农民任务的艰巨性和重要性。因此,要高度重视培养新农民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着力加强农民五种意识的培养;从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全局出发,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从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资源支撑的高度,抓好农村人力资本队伍的培养;整合临沂市教育培训资源,构建临沂市农村劳动力综合技能培训人才的“梯次结构”。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农村劳动者素质低和科技储备不足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一个瓶颈。建设新农村应从培养新农民入手,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文化科技素质,培养新型现代农民,是建设新农村,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以南阳市100个新型农村社区试点规划建设为例,分析了规划产生的背景,并对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中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新型农村的若干认识进行了明确,以期对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与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尽管我国各地农村社区建设相继展开,农村社区建设整体上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我国农村社区建设起步较晚,基础比较薄弱,实践过程仍存在诸多制约因素,这阻碍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推进。本文从资金投入、人员素质、社区文化、公共服务、工作机制等方面分析了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困境,并为实现农村社区建设和管理有效运转提供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农村金融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增加农民收入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是落实"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体现。从研究河北省农民收入来源入手,通过统计数据和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可知,增加农民收入需要采取加强对农民的金融支持,优化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等措施。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江西省新农村背景下农民体育意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江西省农民的体育健身意识普遍比较淡薄,就此笔者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以撤村并社为主要特征的农村社区化建设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发展趋势。但是,随着农村社区建设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开展,很多自然村落实体渐渐消失,随着自然村落实体的消失,附着在自然村庄实体之上的部分民俗文化也将不可避免地流失。民俗文化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其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是非常突出的。所以,在农村社区化建设中,各部门应该充分考虑到对民俗文化的保护问题。文章论述了农村社区化建设的必然趋势以及民俗保护的重大意义,并提出了在农村社区化建设中保护民俗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机器人技术的起源、发展以及在我国的应用现状,阐明了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对我国传统产业的整体提升及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指出了我国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必须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时间和空间的节约.价值规律就是劳动时间节约规律,国民经济城市化规律就是经济空间节约规律.我国在推进国民经济商品化和市场化的同时,必须推进国民经济城市化.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体育作为一项新兴的产业正走向发展的轨道。但是,由于我国体育产业起步较晚,无论在认识方面还是在发展方向方面都存在不足的地方。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遵循体育运动的发展规律,浅析体育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将农民的职业培训工作提高到一个重大的战略地位。结合天津市农村劳动力“351”培训工程,在实证的基础上对该工程推行两年来所凸现出的诸如推行困难、农民和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原因,并从保障资金投入、改革培训内容、健全考核监查机制、制定鼓励政策等方面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促进天津市以及全国的农民职业培训工作,促进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大力发展农民旅游 促进和谐河北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河北建设中开发农民旅游市场有利于加强农村“三个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利于加快河北旅游经济发展。目前河北农民旅游中存在着农民对旅游认识不足,旅游消费资金保障不足等问题。为促进河北农民旅游,需要加大宣传力度,选择合适的营销渠道,由近及远,逐步发展,将旅游与观摩相结合,将农民旅游纳入全省经济发展序列,促进河北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