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乾元重宝钱     
正唐肃宗乾元年间(758~760年)铸造的乾元重宝钱,是中国货币史上第一枚以年号加"重宝"为钱文的铜铸币。该钱是由唐朝官方铸造发行的铜质铸币,品种有乾元重宝当十钱和乾元重宝背重轮大钱以及后期减重为小平钱三种。因官价规定,面值大于开元通宝,并且有很高的兑换率,又因是乾元年间铸行,所以民间俗称"乾元钱"。乾元重宝钱的版别很多,除钱文书写变化外,主要分狭缘、阔缘,并有光背及背星纹、月纹、祥云、瑞雀、同心结等,有些则因存世稀少,成为收藏价值极高的珍稀品种。  相似文献   

2.
数月前,我有幸淘到了一枚华夏最早的重宝钱—乾元大钱。此钱钱径2.6厘米,重约8克,钱文为隶书,直读,"乾"字的"乞"字成钓鱼钩状,书法精妙,背上为星,背下为俯月。据查,此钱是唐朝由官方铸造发行的铜质铸币,有"乾元重宝"和重轮"乾元重宝"两种。唐肃宗为什么要铸此钱?话说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唐将郭子仪率领军队收复长安,唐肃宗李亨回京  相似文献   

3.
戎畋松 《收藏》2006,(3):97-97
乾元重宝(银),直径3.58厘米,重量14.8克,唐肃宗乾元年间铸。“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入蜀避难,肃宗李亨在甘肃灵武即位,开始调集天下兵马平定叛乱,两京光复后,郭子仪等九路节度使率军60万之众进讨固守在邺郡在安庆绪。  相似文献   

4.
赵承 《收藏》2012,(5):116-119
笔者藏有一枚辽宁开原地区出土的铜质小平"乾元重宝·东国"钱(图1),直径24.5毫米,厚1.9毫米。此钱分为铁、铜两种材质,铁钱存世相对多一些,铜钱极少,目前存世只有10枚左右,相当珍稀。此类钱币出土地点一般在中国东北及朝鲜半岛北部。此钱昔被东亚钱币界认定为高丽王朝穆宗时代所铸,但这个认定疑点颇多。笔者认为"乾元重宝·东国"钱并不是高丽王朝铸币,应该是渤海国铸币。下面从几方面阐述理由:  相似文献   

5.
延晶平  杨新秦 《收藏》2008,(12):129-129
2007年10月,陕西凤翔县出土了一批窖藏古钱币,其中发现了一枚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始铸的当十“乾元重宝”年号钱,经研究分析和实际测量,并请泉界专家过目,多以为这是一枚甚为少见的白铜母钱(见图)。  相似文献   

6.
赵承 《收藏》2012,(3):116-119
笔者藏有一枚辽宁开原地区出土的铜质小平"乾元重宝·东国"钱(图1),直径24.5毫米,厚1.9毫米。此钱分为铁、铜两种材质,铁钱存世相对多一些,铜钱极少,目前存世只有10枚左右,相当珍稀。此类钱币出土地点一般在中国东北及朝鲜半岛北部。此钱昔被东亚钱币界认定为高丽王朝穆宗时代所铸,但这个认定疑点颇多。笔者认为"乾元重宝·...  相似文献   

7.
延晶平  杨新秦 《收藏》2008,(8):145-145
2008年4月初,凤翔县一农民在挖地时刨出了16枚古钱币。其内涵有唐开元通宝2枚,北宋祥符元宝2枚,成平元宝1枚,元丰通G2CK,其中折二钱1枚,元符通宝1枚,圣宋元宝1枚,政和通宝1枚,大观通宝1枚,宣和通宝折二钱1枚,金正隆元宝3枚,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发现了1枚极为少见的唐合背乾元重宝(见图)钱。这批钱币上限为唐开元通宝钱,下限为金正隆元宝钱。现就这枚合背乾元重宝钱进行介绍和论述  相似文献   

8.
江思渤 《收藏》2008,(7):114-114
2002年8月,有位上海泉友因父亲有重病需手术,急需用钱,有几枚好钱想转让给我。泉友来昆山后,拿出6枚珍钱,成丰宝泉、宝源当千母钱1对、成丰珍宅、缶宝当十铁母1对、嘉庆宝陕小平母钱1枚、乾元重宝背上雀纹大钱1枚,其中乾无重宝背上雀纹大钱直径30.7毫米,厚2毫米,重6.14克(图1)。我请他开个价,他说了一个虽能接受但却是个数字可观的价位。我当时最多只能凑到一半的现金,问他能否转让一半。  相似文献   

9.
“乾元重宝”为唐肃宗李亨乾元元年(758年)始铸之虚值钱,以一当十,亦称乾元当十钱,与“开元通宝”参用。钱文为隶书,直读,第一字为鱼钩乾,如“轧”,钱径为26~30毫米。第二年(759年)又铸“乾元重宝”小钱及当五十的重轮大钱(径35毫米),与  相似文献   

10.
本人收藏的一枚"乾元重宝"当十钱属于开门见山之物。见图及拓片(背幕和钱文正面一样精致),此币直径3.05厘米,穿孔0.7厘米,厚0.2厘米,重达10克。华光普先生在其《中国古钱图录》中提示:"初铸品轮廓精整,字文精美,标准乾元当十钱重约8克。"并且在图中将重7.5克和8.7克的钱币均加以标注,可见重达10克多的版别实属少见。诸谱所载的"乾元重宝"当十钱母钱的尺寸(按图测  相似文献   

11.
本人除收藏中国历代古钱币之外,还对我们的邻国——日本古钱币有着较浓厚的兴趣。近日在一堆中国古钱币中觅到一枚颇为与众不同的钱币——"乾元大宝"。此币直径20.5毫米,重2.3克,光背,属小平小型。通体红斑绿锈,开门见山之物。千万不要小看此枚古钱币,其外形虽小,却有着一个赫赫有名的身份——日本皇朝十二钱之一。  相似文献   

12.
冯可 《收藏界》2016,(4):145
由乾元观住持尹信慧主编的《茅山乾元观传说》一书,近日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风林为之作序。该书收录50则民间故事,分炼丹井夜话、贞白遗风、松风阁听涛等6个部分。  相似文献   

13.
此钱背文"当五十"书写不够规范,面背包浆色差较大,未见实物。  相似文献   

14.
吉林王永兴先生提供的几枚"泰和重宝"颇值得把玩。其中图1"泰和重宝",王君曾携来西安,上手后感觉很舒服,钱文字清晰、笔划毫无粘连含糊之处,正背面钱肉部分光洁平整,定为母钱,当无疑义。  相似文献   

15.
陈妍 《网球天地》2013,(10):96-97
上海乾元网球馆位于上海市徐汇区龙腾大道2599号,相邻龙华寺,离徐家汇港汇广场驾车仅10分钟的车程。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马路对面是长长的滨江步行风景街,悠行其间,可以饱览卢浦大桥以及浦江两岸的美丽风景。崭新的马路,整齐的树苗,把整条道装饰得郁郁葱葱。往黄浦江对面望去,顿时海阔天空。  相似文献   

16.
傅绍庆 《收藏界》2012,(5):78-78
北宋徽宗崇宁年间(1101-1106年)所铸“崇宁重社”折十大钱,据《玉海》卷180载,铸量高达15亿枚以上。如此巨量的“崇宁重宝”到底有多少种版别?正如《北宋崇宁钱币图谱(珍奇实物版)》一书作者陈策生先生所言:“至今仍然是一个难解之谜。”  相似文献   

17.
"崇宁重宝"铸于徽宗年间,面文隶书,光背,品种不多。版别复杂,较为珍贵的有铁母,背十、背月、背贰、长足宝,都比较稀少。另有精铸深字白铜钱亦不多见。  相似文献   

18.
笔者到市郊农村收集古钱币,一位老先生提供了一枚浙当百"咸丰重宝"刻花钱(见图)。该刻花钱制作规范、工整,刻花细腻、美观,包浆老旧、自然,是一枚不可多得的刻花钱。刻花钱是厌胜钱,是俗称花钱或吉祥钱中的一种。通常是在铸钱局所铸造的普通钱币上,刻上花卉等图案,以增加观赏性。也有的刻花钱是民间铸币,民间刻花,和民间铸造的各种厌胜钱一样。该浙当百"咸丰重宝"刻花钱,就是许多刻花钱中很难见到的一种。  相似文献   

19.
冯硕 《集邮博览》2013,(7):91-91
前不久,一位藏友要转让一批收藏多年的古玩,于是我约上几位好友一同前往。在鉴赏的过程中,我突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天德重宝背"殷"钱。一见到这枚钱,10年前的一件往事一下子在我脑海中浮现出来。2002年的夏天,在开封的古玩市场里,我正在一家钱币店里随意  相似文献   

20.
清朝咸丰年间(1851—1861年)是我国历史上币制混乱时期。时值外国列强入侵,太平天国运动全面爆发,清政府国库空虚,通货膨胀。为了解决燃眉之急,大清咸丰政府在现有"咸丰通宝"小平钱的基础上,增铸"咸丰重宝"当五、当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