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们的电视屏幕,天天与千百万观众见面,它在观众的心目中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象呢?喜闻乐见还是不屑于见?这是广大电视工作者极为关注的问题。事实上,各电视台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观众中已经形成了各自的屏幕形象。例如:有的以权威性、丰富性、广泛性见长;有的以地方性、综合性、参与性取胜;还有的以接近性、多样性、娱乐性吸引观众。但是,许多事实表明,不论以哪种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都还缺乏应有的整体感。突出的表现是:节目内容时好时差;栏目设置畸轻畸重;艺术效果时优时劣;技术质量时高时低。因此,树立电视屏幕的整体形象,是广大电视工作者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陈晓青 《传媒》2003,(5):15-15
许多电视新闻,以领导干部为主角,并非好事。 领导形象,大多出现在各种会议上,镜头一一掠过,画面千篇一律,没有电视艺术特色。有的领导,常出现在开业庆典剪彩仪式上,有观众评说:这样的领导不乏有领出场费、拿纪念品的腐败官;有的领导,虽出现在基层,前呼后拥的场面常给人直觉:走马观花,像是  相似文献   

3.
“《历史上的今天》这个节目你看了吗?”“看了,”“看了”,“一天不拉!”作为这个节目的编辑,没有比听到这些更受鼓舞的了。 1987年10月1日开始在中央电视台每晚7点30分播出的《历史上的今天》节目,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充分肯定。来信来稿从全国20多个省市飞来。有的观众评价这个节目“办得有味”、“和新闻联播一样吸引人”;不少观众盼望编辑们“寄一份解说词来”,或者“把解说词汇编出书”。李鹏代总理在参观彩电中心时,也说这个节目办得好。人们时常会问我们,你们怎么想起办这么个节目的? 让观众形象地了解历史  相似文献   

4.
卡通的诞生及世界卡通的状况阿正这真是“一个卡通的时代”吗?近年来,卡通充斥于电视、图书、报刊乃至广告、玩具及各种游戏软件,几乎所有的儿童及不少成人都对它非常痴迷,有人在描述这一切时说,“这是一个卡通的时代”。你们对此怎么看?海飞这个提法不合适。时代的划分是有依据的,比如有的时代是以工具划分的:旧石器、新石器、铁器;有的是以人物划分的:斯大林时代、毛泽东时代、戴高乐时代;有的是以  相似文献   

5.
说书有“下回分解”,新闻报道同样有“下回分解”:“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原因何在?且听下回分解;“此案正在审理中”,审理结果怎样?且听下回分解;“对群众的批评,该单位的领导将如何对待,我们拭目以待”,“待”到何时解决?且听下回分解;如此等等,均有个“下回分解”的问题。而广大读者、听众和观众,对这“下回分解”的关注程度,并不亚于“上回”中所说的内容。可见说好“下回分解”是新闻报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遗憾的是,目前不少新闻的“下回分解”令人失望。有的干脆“泥牛入海”,杳无音讯;有的给读者、听众和观众的,仍然是  相似文献   

6.
电视节目主持人是栏目的门面人物,是电视节目能否赢得观众的重要因素。他们直接与观众见面,进行交流,传递信息.观众是如何看待主持人的?主持人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如何?从观众对主持人的褒贬,可见一斑.1.主持人应以平常心出现在观众面前.节目主持人的定位,现在理论界众说纷法,但不管争论如何激烈,主持人是新闻工作者,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他小到代表着他所主持的节目,大到代表着电视台,甚至是党或政府.所以主持人是一个公众形象,因此,必须很好地注意主持节目时的形象定位.可是,有的主持人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而是自传“…  相似文献   

7.
朱玉华 《视听界》2001,(5):34-34
“格调”指风度、仪态。主持格调指主持人主持节目的艺术风格。“新闻评论”节目的主持和“服务类”节目的主持应该不一样,前者沉着、老练,严谨而又轻松自如;后者亲切热情而又自然大方。“游戏节目”的主持人和“谈话节目”的主持人风格当然也不同。那么,谈话类节目的主持格调应是怎么样的呢? 一、不“俗”不“雅”。包括形象和语言。节目主持人不能给观众以俗的形象,要以美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美的形象包括美的声音、美的外表。声音形象的美  相似文献   

8.
细节的呈现是现场报道中能够吸引观众保持观看欲望的重要手段和过程,白岩松曾说过新闻人应该养成习惯,首先是人,然后是细节。在捕捉细节时,做到两个力:观察力和判断力;在筛选细节上始终不要离开主题,细节是为报道主题服务的;在呈现细节时,尽可能采用观众视角,可视化角度。在报道过程中容易出现三个问题:浅尝辄止的报道还是解说?给观众讲故事还是讲道理?仅仅是在现场还是挖掘深度?这三点是很多记者不能做到完美呈现新闻的本质问题,也是区分记者报道水平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9.
李延军 《记者摇篮》2007,(7):107-107
主持人每天都会面对观众,他的声音、形象观众非常熟悉。主持人良好的主持风格和健康形象会给观众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那么主持人怎样才能拥有健康的形象?我认为主持人要想有一个健康的形  相似文献   

10.
收视率导向下,既然电视媒体把第一要务定位在吸引观众上,而且是追求尽可能多的观众,那么,它的传播内容和手段都要为吸引观众来服务,由此,电视媒体带来的直接变化是什么呢?美国的传媒学者科恩做了形象的描述:以前新闻室在演播前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什么是最重要的信息,而现在关心的是.观众想听什么?他们想看什么样的节目?"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为了吸引观众,人们制作收视率取向的新闻去奉承、取悦观众,而不是去告知和启发现众.  相似文献   

11.
曲啸的讲话,能否受到电视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的欢迎,开始我们心里没有把握。因为。社会上有这样一种议论:青年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把谈共产主义理想看成是说教。去年7月中旬,曲啸的讲话录象:《心底无私天地宽》制作完成。怎样安排播出呢?由于担心它的宣传效果,我们决定先在北京范围的第八频道播放,听听反映。去年7月22日晚7时30分,曲啸的讲话录象播出,收到出乎意料的效果。当晚和第二天,就不断接到北京观众的电话和信件,有的要求重播,有的要求购买录象带,有的表示感谢。据说有一套住房里,住着三户人家,开始三家的电视机各看各的:一家看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  相似文献   

12.
电视节目主持人是电视连接观众最直接、最能沟通情感的桥梁,代表栏目甚至是一个频道的形象,也是电视节目最积极、最能传情达意的主导人物.而他们的外在形象首先进入观众的审美感觉,主持人怎么更好地去把握给观众的第一印象呢?下面谈谈主持人的化装造型设计.  相似文献   

13.
徐慧 《视听纵横》2009,(2):101-101
当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形象通过电视屏幕呈现在观众面前时,所代表的就不仅仅是个人的形象,他们所代表的是所在电视台的形象,是媒体的形象,为观众展示了一种颇具吸引力的人格化传播方式,因此主持人的个性魅力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在镜头前屏幕上,每个主持人最关注的莫过于自己的形象了,因为当我们的形象通过电视屏幕呈现在观众面前时,所代表的就不仅仅是个人的形象,更重要的是代表着一个栏目的形象,一个媒体的形象。而当观众在收视我们的电视节目时除了关心与自己有关的节目内容之外,主持人是否能让他(她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电视工作者从电视自身的特点出发,扬长避短,创造许多别具一格的新闻报道形式,其中以电视对话最受群众欢迎。例如: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同志答中外记者问的电视实况直播中,我们看到各国记者提问时的形态,领导人答问时的音容笑貌,译员在翻译,记者们有的摄像、有的拍照,有的录音、有的笔记……在场人们的一举一动、一景一物、一声一响、都耳闻目睹,观众受到  相似文献   

16.
王超 《新闻前哨》2001,(10):32-32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新闻爆炸的时代。层出不穷的新闻,吸引了大量的观众。由于电视新闻画面的逼真效果,拥有的观众数量更是逐年增加。各电视台新闻部除了加强新闻内容与时效外,非常注意树立电视新闻的声誉,因为这直接影响到收视率和电视台的地位。而电视新闻的声誉是与播报的方式、技巧和播报记者的形象分不开的。 电视新闻在播报时值得注意的是:播报记者的表达力、说服力,播报记者的声音、语音以及目光的运用。电视新闻记者,有的长于现场采访,有的善于在播报台前侃侃而谈。无论是现场转播新闻,还是在播报台前播送新…  相似文献   

17.
董鑫  陈岩 《东南传播》2021,(8):58-62
以新世纪初的国产电影为参照,沿影片类型与演员选择的考察路径,近十年我国银幕形象有了新的构成样态:青年银幕形象、"卢瑟"银幕形象与军人银幕形象.这些银幕形象在近十年的大放异彩,正是基于创作主体变更、观影群体变化与流行文化演进等因素.而其基本构成与分布则体现了大众文化的深层心理追求与审美趣味指向:激荡的改革开放40年,让大众试图对自身的成长历史进行书写,凸显出个人意识;观众从"卢瑟"身上观照自身,寻求对社会现实的映射与想象性出口;新主流电影之实践,建构出符合大众期待的国家形象,赢得观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18.
各种传播媒介,都有其特殊的信息承载体——语言。报纸是文字语言;广播是声音语言。那么,电视新闻的报道语言是什么呢?有的人认为是“形象语言”;有的人认为是“声音语言”。强调“形象语言”的同志,从电影理论中引经据典,认为“电视与电影都是形象化的工具,所以,电视新闻也应该让形象来说话”,坚持“声音语言”的同志理由恰恰相反:“形象语言不易表达抽象的概念,无法准确地报道事实的真相和本质,新闻信息应该让声音来传递”(引自《第一届全国电视新闻理论讨论会》发言)两种观点各执己见,争论不休。  相似文献   

19.
浅谈电视新闻专题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新闻,做为形象迅速的发布信息,传播国内外大事的节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特别是中央电视台每晚的《新闻联播》吸引了广泛的观众。因此,各地电视台都在办好电视新闻上下了很大功夫,相比之下,一些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却由于形式单调,内容公式化,表现手法不活等原因,就不如新闻节目那样受欢迎了。许多真实的新闻事件、典型人物,经过编辑、记者们拍摄成专题片播放后,有的不能引起观众的兴趣,有的还给观众留下了不可信的印象。造成有些电视专题片不受欢迎的原因是多  相似文献   

20.
一条新闻线索引出一个深度报道7月底,北京电视台新闻热线接到一位热心观众的反映:在北京宛平城周围有多座抗战时期的炮楼、碉堡,有的已经被采石场所毁,有的成为犯罪分子藏匿的场所,更有的被改成厕所,令人痛心不已。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历经“七·七”事变的卢沟桥战场依然回荡着历史的回音。因此,在北京电视台新闻中心每日召开的编务会上,这条新闻线索引起了大家的重视:线索到底是真是假,这些炮楼碉堡有没有历史价值,谁该对此负责?值班领导立即指示社会新闻采访部机动科记者做进一步的深入调查。在热心观众的带领下,记者走访了宛平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