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研究工具,随机抽取了六所高校434名女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一般女性,心理症状主要表现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这几个方面;低年级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比高年级女大学生差,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独生子女女大学生。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各种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学生们的学习压力也日益增大。面对纷繁而喧嚣的社会,不断加重的课业负担,学生们,尤其是心理发展较成熟的中学生们,更多地感到了苦闷、彷徨,他们中的不少人心理天平严重失衡,主要表现为三方面:  相似文献   

3.
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燕萍  李静 《文教资料》2010,(10):224-225
为探讨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本文作者采用大学生适应量表和心理应激量表对独生子女大学生进行了评定,发现独生子女在学习适应和家庭应激方面与非独生子女有及其显著差异(p〈0.00),因此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心理应激和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方面存在一定的心理缺陷。应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教育,帮助独生子女大学生建立稳定、乐观和积极进取的健康心理。  相似文献   

4.
转型期高中生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MHT作为测量工具,对河南豫北5市9所高中1217名高中生进行心理素质调查,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对象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为15.0%,高中生的心理问题依次表现为自责倾向、恐怖倾向、对人焦虑、学习焦虑、冲动倾向等方面.男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生,独生子女优于非独生子女,一年级心理问题最为突出。而且不同群体之间心理问题差异性显,主要心理问题表现不一,因此,要加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以增进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前,高校新生中的独生子女的比例逐年大幅增加,对从高中升入大学,开始人生光辉历程的当代大学生来说,适应期的心理非常复杂,而独生子女其特殊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使其在入学后表现出种种矛盾心理冲突。因此,正确把握独生子女新生的心理特征,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防止不良心态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高职学生心理弹性状况,探讨在积极心理学背景下的心理弹性提升途径。方法:主要采用心理弹性量表,对318名大学一年级高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学生干部经历、恋爱经历对95后高职学生心理弹性情况具有显著性影响:(1)男生的心理弹性优于女生;(2)独生子女的心理弹性优于非独生子女;(3)具有学生干部经历、恋爱经历在一定程度上会提升学生的心理弹性。结论: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重视全员心育,尊重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构建积极和谐的校园心理支持系统,发掘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并积极干预,促进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城市儿童中。独生子女已占到90%以上,这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所从未有过的现象,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中国当代乃至21世纪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对独生子女心理发育特点及规律进行探讨研究,可有的放矢地引导其身心健??康发展,为培养独生子女健康心理提供心理学依据。一、独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的原因目前我国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问题较多,从整体上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玉'任性。造成任性的原因,一是家长的溺爱ZH是独生子女设有兄弟姐妹,扶乏相互教育的重要因素--儿童伙伴。2'怯懦脆弱、依赖性强,…  相似文献   

8.
白连勇 《西北职教》2004,(5):29-29,27
社会因素。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重大变迁之中,社会变迁作为重大的应激源将不可避免地给学生带来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心理冲突,主要表现在:多元文化的碰撞导致那些心理素质差、认知能力弱的独生子女在各种消极文化迅速蔓延的情况下,容易产生迷茫、焦虑、消极、冲动、偏激等心理障碍,进而引发行为失范;不良事件如分配不公、贫富悬殊、以权谋私、贪污腐败、公款挥霍等,给学生的心理带来了高强度的负面效应,从而必然产生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师范专业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UPI问卷对南阳师院2008级全体新生进行心理测查。结果显示:1.总体上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2.主要的心理问题表现在人际关系障碍、情绪困扰、强迫症状、自信心偏低和神经衰弱五方面;3.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学科和独生子女与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状况,本研究运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对内蒙古高校大学生心理压力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当今大学生承受的主要压力依次为发展压力、学习压力、生活压力、社交压力。大学生压力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专业差异及是否独生子女的差异,大二学生压力显著高于大三学生,文史类学生的心理压力也显著高于理工类学生,独生子女的压力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精神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心理问题表现在年轻人集中的校园里变显得特别突出。独生子女的比率上升,在学生家庭的生活环境、经济状况改变的同时,也必然导致了他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及至心理状态的变化,而高职院校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身心发展巨变的时期,内外的因素使他们的心理困扰十分明显,心理矛盾也十分突出。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存在着学习、考试、人际交往、环境适应、青春期、与父母沟通及未来就业等多方面的心理问题,使他们成为心理弱势群体。[编按]  相似文献   

12.
汪丽萍 《甘肃教育》2014,(22):27-27
正小学阶段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发育期,这一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奠基时期,此时打下的教育基础,将影响每个学生的一生。我们通过多年来的社会观察和教育实践,发现多数孩子具有乐观、勇敢、自信、友善、团结、守纪等心理特点。但是由于社会大气候和家庭的影响,在少数独生子女身上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心理不健康的状态。一、独生子女心理问题的特征1.狭隘。这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品质,轻者为性格缺陷,严重者就构成心理病态。其特点表现为受点委  相似文献   

13.
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状况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了解凯里市小学生独生子女的心理状况,本文通过问卷对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的状况进行了调查,在分析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城市独生子女的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1741个有效样本进行比较分析认为:湖北高校21.02%的大学生有中度心理问题,男女生之间、文理科学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的比例低,三、四年级比一、二年级学生的比例低,来自大中城市的比来自乡村的学生的比例低,且有显著性差异。另外,有2.81%的大学生可能有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大学生中出现较多的心理问题是强迫症、人际敏感、抑郁。从总体上看,低年级、乡村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较突出;心理健康意识水平低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较突出。心理健康教育应当首先从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入手。  相似文献   

15.
侯旭 《中小学电教》2009,(12):156-156
<正>一个人的成长,在未成年阶段尤为重要。未成年人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是诸多方面的,其主要表现是:一方面未成年人多为独生子女,受家长过分溺爱,没有吃过苦,经不起任何挫折,因而心理承受力差;另一方面,不愿接受教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世界汉语教学发展的新形势,缓解各国汉语教师的紧缺情况,经国家汉办严格选拔,已向96个国家派出了近万名汉语教师。近年来,选派的汉语教师队伍发生了一些变化,特别是80后独生子女也加入了选派的队伍,这些志愿者他们的心理状态如何?非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的心理状况有无差异?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对赴泰志愿者做了SCL-90心理测试,并对研究数据进行了比较研究。探讨了非独生子女和独生子女心理差异,并给出了志愿者培训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自以为是、抑郁、焦虑、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学生的心理问题远比我们想象的严重,尤其是在独生子女比例越来越多的今天,这些心理问题如不能及时找到解决的途径和方法,后果将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18.
在独生子女居多,社会竞争异常激烈,学习压力沉重的今天,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心理缺陷,在学生身上存在着,特别是打工一族的留守儿童,由于他们长时间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与教导,心理健康问题就表现得尤为突出。心理健康是智力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学生没有良好的心理环境,就不能更好地投身到火热的学习生活中。  相似文献   

19.
当前,绝大部分中学生是独生子女,不少学生是在溺爱、迁就的家庭教育氛围中生活长大,其任性、依赖性强新课标下,中学生、意志水平低、缺乏合作精神等不良心理倾向表现得相当明显。据有关文献资料显示,目前约有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对城市生源大学生中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发现:城市生源大学生中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焦虑、抑郁、社交退缩、社交攻击、偏执、强迫、依赖和精神病倾向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二者在躯体化、自卑、性心理障碍和冲动四个方面差异不显著;城市生源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心理更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