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晓友 《收藏》2008,(6):127-127
龙凤是传说中的神兽神鸟,被古人视为祥瑞动物而推崇备至。《说文》中称龙为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龙是中华民族的国腾,华夏同胞都是龙的传人。  相似文献   

2.
龙年话龙纹     
郝颜飞 《收藏界》2012,(3):31-32
中国的神话与传说中,龙是一种神异动物,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古代王室的标志。关于龙的形象,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载:“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风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相似文献   

3.
李润 《集邮博览》2008,(7):76-77
龙是传说中的神异动物。闻一多先生在其《伏羲考》一文中说:"龙是一种图腾,并且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在我国人民的心目中,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也是吉祥的象征。早在我国烟草工业初创时期,神龙的形象便经  相似文献   

4.
吕俊杰 《收藏》2011,(4):50-51
相传壶土初出时,先有异僧经行村落,日呼日:"卖富贵土。"人群嗤之。僧日:"贵不欲买,买富如何?"因引村叟,指山中产土之穴,去。经及发之,果备五色,灿若披锦。——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  相似文献   

5.
张帅锋 《收藏界》2011,(3):32-34
"龙、凤"是古人想象中的祥瑞动物,是国人心中的圣物,更是中华民族肇始的化身。据学者考证,历史上龙比凤早出现。早在5000年前,仰韶文化、红山文化的先民们,就已经开始塑造龙的形象,把龙树为人们心目中的神。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中,一成年男子墓中发现有一蚌壳做的龙,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龙,被誉为"中华第一龙"。  相似文献   

6.
邮说中华龙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在中国民俗十二生肖中排行第五,与地支"辰"相对应为"辰龙"。龙是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虚拟动物,是一种在中国延续了七八千年而经久不衰的文化现象。从出土的古代文物可知,龙的起源  相似文献   

7.
交友信息     
《上海集邮》2011,(10):31-31
徐新福317300浙江仙居县炉兴中路32-2号集新中国邮票、集邮文献,征"文革"前《集邮》,及《集邮博览》、《上海集邮》《天津集邮》。刘亦仁430056武汉市沌口泰合花园83栋1门101室集信销票、医学、动物、昆虫专题,换老纪特信箱票。  相似文献   

8.
古方 《收藏》2012,(1):30-37
龙在中国百姓心目中是吉兆和智慧的象征,也是人与天、神沟通的媒介,被赋予了主宰风雨、载人升天、降临祥瑞等等神奇功能。在中国古代,龙还被引入到古天象学、命理学以及帝王政治等领域,被赋予了浓厚的神秘色彩。龙的形象实际上是古人综合了许多动物的特征想象而成的一种神物。东汉时期,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描绘龙是"鳞虫之长,能幽能明...  相似文献   

9.
耕生 《收藏》2012,(1):16-19
正龙年即至,公历2012年在中国农历纪年中为壬辰年。龙年是中国人极为喜爱的年份。很多家庭希望在龙年能添子增孙,足见国人对龙的特殊情感。自古以来,龙乃中华民族崇拜的神异灵物之一。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又是吉祥的象征。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称"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可见龙并非现实生活及自然界中具体的动物形象,而是一个集合了多种动物的灵性与特长于一身的  相似文献   

10.
老叟 《收藏界》2010,(7):58-59
国人爱竹,由来已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而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竹子均并列其中,竹子既为“三友”之一,又是“四君子”之一,是古今文人最喜爱的绘画咏诗雕刻的题材。竹子清秀挺直,无牡丹之富贵,无青松之雄伟,无桃李之娇艳。可是它刚强正直,宁折不屈,它“根生大地、渴饮甘泉,未出土时便有节;枝横云梦,叶柏苍天,及凌云处尚虚心”,代表了文人雅士的思想品格。自古就有许多文人雅士喜爱竹,宋代苏东坡写有许多首咏竹诗,其《干潜僧绿筠轩》最为脍炙人口:“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爱竹、画竹,在《题竹》中说:“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唯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