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优秀的抒情散文要求即景生情,情景交融。这里的“景”需是人们熟悉之景,“情”则是作家从规定的景出发所产生的感情。然而写景必须为抒情服务,以情驭景,“只就本人出发,自有欲为之事,自有待说之情,念不旁分,妙理自出”(李渔《闲情偶寄.词采第二》)。这样才能写出真境界,产生感人的艺术力量。靳以的小品散文《红烛》就是这样的佳作。  相似文献   

2.
《琵琶行》以一个“情”字统摄全诗:所状景物融情,所写人物含情,所绘音乐传情,所用手法生情。赏析时,披文入情,便能牵一字而动全诗,举重若轻了。一、景物融情,赏其意境美《琵琶行》起笔不俗,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开篇。其中“瑟瑟”尤显精妙,声情并茂,将秋意之浓烈、离情之凄苦渲染得淋漓尽致,为全诗定下了沉郁感伤的情感基调。  相似文献   

3.
张晓风,生于1941年,是台湾十大散家之一。诗人余光中评价她的散“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她述颇丰,除了散,还创作了不少小说、剧本和杂。其笔洒脱而简洁,感情深沉而细腻。语言含蓄而优雅。  相似文献   

4.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有形的,实在的;而情思却是无形的,虚无的。融情思于景物,把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紧密地结合起来,移情入景,情景交融,作品才能感染读者。《雨中髓想》是我国当代著名诗人汪国真先生早年的一篇散文。在作者看似漫不经心的文字里。“雨”在眼前,“情”绕心头,雨情雨景,可捕可捉。  相似文献   

5.
《一个树木的家庭》选自《自然记事》,作者是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朱尔·列那尔(1864~1910)。这篇散文小品,文字虽短却写得妙趣横生,精细观察与精确描写相得益彰。作者的情趣、感情和思想意志不露痕迹地揉进文中,使我们从字里行间感觉到他的心声。在文中,列那尔抓住了树林的“性格”特征,反映出树木们的“精神”面貌。列那尔借助于树木社会的风貌,既展现出一个理想的社会模型,又暗示了人类社会存在的某些弊病、灾难和冷酷现实。列那尔是一位基本功十分扎实的素描大师。作者将树木这一人们习见的植物描摹得那样准确逼真、形象生动。作者走…  相似文献   

6.
温庭筠对光和色的感觉特别敏锐,体现于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意境,往往不像传统的中国画,更像西洋画。《侠客行》将阴云的灰暗、宝剑的微光、血迹的淡红、奔马的素白、夜色的浓黑、飞雪的晶莹,巧妙地穿插编织于诗中,使其互相对比,又互相融合,构成了一个调子和谐而又层次丰富的画面,很好地烘托出主人公——一位侠客的身份和情怀。借斑斓色彩绘形抒情,成为本诗的个性特色。[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红烛》作为序诗,收录在闻一多同名诗集《红烛》的开篇,以其独特细腻的语言魅力向读者传达出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在以“红烛啊!”为“反复式”语段的应用中,潜藏着作者对生命的反复追问和思索,在不同诗歌小节中呈现出他对生死的深层体悟。  相似文献   

8.
温庭筠对光和色的感觉特别敏锐,体现于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意境,往往不像传统的中国画,更像西洋画。《侠客行》将阴云的灰暗、宝剑的微光、血迹的淡红、奔马的素白、夜色的浓黑、飞雪的晶莹,巧妙地穿插编织于诗中,使其互相对比,又互相融合,构成了一个调子和谐而又层次丰富的画面,很好地烘托出主人公——一位侠客的身份和情怀。借斑斓色彩绘形抒情,成为本诗的个性特色。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篇文学鉴赏作品,通过对黄河浪散文<故乡的榕树>中情与景有机的结合,将眼前物通通经过作者情感的洗濯,然后再用工笔般的精雕细琢地描绘,从而把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呈现给读者,为我们寻幽探微般地揭示了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这对我们欣赏文学作品和文学创作都提供了规律性的认识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醉翁亭记>是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的代表作,其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令无数文人墨客为之绝倒.捧卷读之,其景美、辞美、情美令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1.
12.
提到王羲之,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潇洒飘逸的书法。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兼采众家之长,论者称其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故有“书圣”之美称。其实,王羲之在诗文写作方面也是高手。东晋文坛盛行骈文,王羲之是少数仍沿用散文或以散驭骈的作家之一。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他和名士41人(一说42人)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临流赋诗,各抒怀抱。王羲之为这些诗做的书序《兰亭集序》,以文采书艺双绝而流传千古。  相似文献   

13.
本文的标题是“三棵树”。这本来是一个地名,与本文的主旨原本毫无关系.作者却用它作为文章的“导入”,也就是引子。其实引子本身并没有多少内涵,但是,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三百多字的篇幅里,先后七次说到“三棵树”,这是不是有点重复,有点哕嗦了?然而,读者却并没有这样的感觉。这是因为,这是一篇抒情散文。表现了一种隐隐约约的怅惘。这种怅惘非常深.所以才反反复复地念叨。即使这样念念叨叨。作者却仍旧说“我不知道三棵树是什么树”.于是就引出了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树令我怅惘。”从这里,可以看出,念念叨叨,其实就是一种抒情。  相似文献   

14.
观书有感 南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①开,天光②云影共徘徊。问渠③那得④清如许⑤,为⑥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①鉴:镜子。②天光:天空的光景。③渠:此处指方塘。④那(na)得:怎么会。那:通“哪”,“怎么”的意思。⑤如许:如此,这样。⑥为:因为。  相似文献   

15.
赵丽宏是当代散文名家,《雨声》是他早期的作品。他这个时期的作品构思精巧.语言清纯,意境优美,抒情味较浓。在一次访谈中.他说:一篇优秀的散文需要具备三个要素:情、智、文。情就是要有真情实感,感情自然流露,不掩藏,不矫饰,不虚伪;智是指智慧的内涵,思考的深度:文则是语言的个性化表达,也即作者表现出的文风。《雨声》是他三十多年前的作品。我想,散文作品要经受时间的检验,这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只有真情是永恒的。  相似文献   

16.
郭祖荣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活动家,是我国最多产的作曲家。他创作的体裁多样化,除了歌剧外,大多体裁都有涉及。文章通过对郭祖荣《小放牛》所呈现出的意境进行分析,对该曲所蕴含的美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古典散中,《项脊轩志》堪称悲情美的绝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构思精巧、情景交融且富有哲理的写景状物散文。文章描绘了紫藤萝花盛开的胜景,抒发了赞花之情,赞美了新时代和新生活,阐明了花和人都会遭遇不幸、生命的长河却奔涌不息的人生哲理。文章主要有以下几点艺术特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王静 《衡水师专学报》1999,1(1):112-113
本就朱自清的优秀散《绿》《荷塘月色》的写景特点谈一些粗浅的体会。章着重分析了作个人经历、道德修养及时代特色对景语的影响限制,具体赏析两篇散不同的语言特点、景物风格及表现出的作的不同情感。  相似文献   

20.
范昌灼 《高中生》2009,(1):60-61
《珍珠鸟》是一篇精短散文,发表后,反响不小。《青年文摘》杂志和众多的散文选本、鉴赏辞典都予以纳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