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以戈尔丁的《蝇王》为考察对象,将作品中的人物分为两类讨论,即:"人类文明派"和"自然人性派",来阐释作品的主题:人性的"善"与"恶"是具有境遇性的,以及戈尔丁的悲观的人性论。  相似文献   

2.
英国当代作家威廉·戈尔丁的名作《蝇王》最显著的艺术特色之一是其象征主义表现手法。本文从背景、人物形象及细节和道具三个方面的象征意蕴入手,隐喻性地揭示了人的善恶原性,表现了作者对人的关怀和对人类本质的怀疑与思索。  相似文献   

3.
威廉·戈尔丁是198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作家。自他的成名作《蝇王》问世以来,人们对其意义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本文试图通过作品的主题、创作背景和创作动机,以及对小说中西蒙、拉尔夫和海军军官的人物形象及其象征意义等多层面的分析,来否定《蝇王》是一部悲观主义作品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4.
人性中,难免会有“恶”的一面,只是有时它隐藏得很深罢了。《蝇王》通过一群孩子的所作所为揭示出了人性之“恶”,促人深思,令人警醒!  相似文献   

5.
张华 《文教资料》2008,(3):45-47
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戈尔丁对战争等人间罪恶更加深恶痛绝,对人性和人类社会的见解愈加深邃与成熟.为了达到警醒世人,扬善抑恶的目的,戈尔丁怀着悬壶济世之心,通过<蝇王>小说刻意安排了一个"恶战胜了善"的情节,从而更加深刻、尖锐地反映出人性的复杂性及善恶相争的残酷性.同时作者也乐观地对人类自身倾注了巨大的希望.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7,(4):16-17
本文从哲学角度分析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的小说《蝇王》的人性主题,讨论小说中人物的象征意义,由西方哲学发展史的影响分析人性恶的缘由,从时代背景、宗教教义和哲学发展角度阐述文明理性与野蛮专制的较量和结果。  相似文献   

7.
8.
人性善恶是哲学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的观点是性本无善恶,而只有"向善"与"向恶"之可能性,但人类向善的可能性更大。电影《苍蝇王》揭露了人性恶的一面,给人深刻的反思,但同时也让人看到善的洪流。  相似文献   

9.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戈尔丁的《蝇王》是其代表作,无论文学角度还是在对人性的深刻探讨方面,《蝇王》都不失为一部巨著,一本重要的哲理小说,小说借小孩的天真来探讨人性恶这一严肃主题。本文从人性中的善与恶入手揭示了戈尔丁对人性深刻的思考,预示自由意志终将引领人们走向光明和希望。  相似文献   

10.
唐书哲 《新高考》2014,(4):28-32
【导读】《蝇王》(LordoftheFlies)是英国小说家威廉·戈尔丁(WilliamGolding,1911-1993)探讨人性“恶”问题的代表作。小说讲述了一个骇人听闻的故事:在未来的一场核战争中,一架飞机带着一群男孩从英国本土向南方疏散。途中飞机被击落,孩子们来到了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他们决定在等待救援的同时在岛上建立一个文明理性的社会,并选举拉尔夫(Ralph)为首领,让杰克(Jack)负责打猎、照看火堆。  相似文献   

11.
本主要探讨了《蝇王》一书的艺术特色和作品的思想意义。从《蝇王》与《鲁宾逊漂流记》的比较中,来认识《蝇王》所具有的独特的寓言性、象征性,以及它所揭示的人性恶,有助于人们对人性恶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蝇王》的存在主义建构策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着力表现现代人的孤独感;以感觉、象征、变形、夸张、混乱、荒诞等手法,表现现代人荒谬、尴尬的生存处境和对人生、世界非理性的理解;把是非判断权留给读者,崇尚阅读自由。  相似文献   

13.
现代寓言小说《蝇王》中邪恶和专政的杰克一派几乎彻底战败象征文明、理性和民主的拉尔夫一派的故事表明了人类一旦缺失法制的约束,其丑陋的劣根性就会膨胀,文明与民主就会毁灭。因此,人类需要法制来约束人性之恶,保障人类文明的秩序。  相似文献   

14.
《蝇王》描述了一群在全球核战争中被疏散到荒岛上的男孩企图自创有序的统治,但因缺乏文明的限制而回复到野蛮和兽性的故事。作者戈尔丁借此探讨了人性固有的黑暗这一主题。本文试从原型的角度,把荒岛上儿童的行为当作一场罪恶的成年礼,就此挖掘出一个沦落的乌托邦上童真泯灭背后的现代寓意。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蝇王》中“火”这一意象在不同语境中衍生出的意义的阐释,展示其从文明之火到毁灭文明之火的嬗变轨迹。火这一特殊意象形象地展示了在人类文明蜕变的过程人性逐步泯灭、从理性走向非理性的运动轨迹。火的意象的嬗变轨迹,正是人类文明从希望到无助的演绎,是人类文明从高峰跌入低谷陷入尴尬境地的痕迹,这对于深化小说主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小说《蝇王》从表面上看是一部描写小孩的小说,实际上它不仅仅是一部写给孩子们看的故事,更是一部反映现实成人生活的寓言故事。借孩子们的所作所为来警示现实中的人们,告诫人们注意人性的缺陷,呼唤人性的净化。本文试图挖掘小说对我们现代社会的启示,从人类对物质的疯狂追求,对自由的逃避以及战争三个方面来阐释小说中包含的现代警世意义。  相似文献   

17.
英国小说家威廉.戈尔丁在小说《蝇王》中运用了讽刺手法来探究人性本恶,从而阐明了人类战争的根源。本文从外在讽刺和内在讽刺两个方面着力于分析《蝇王》中讽刺的应用,以及戈尔丁如何应用讽刺的技巧使《蝇王》成为一部现代寓言。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蝇王》这部现代寓言的深入剖析,进一步深刻理解戈尔丁主张的“社会的形态,实际上取决于个人的道德,而不是政治体制”的内在涵义,通过对小说主人公们处于“荒岛”困境中的行为观察,从多个角度展示出戈尔丁对在远离了人类文明及其规范制约的状态后,人性里的恶将得到空前释放、甚至最终会战胜人性善的一面的预言。  相似文献   

19.
《蝇王》是英国小说家威廉·戈尔丁出版的第一部小说,小说通过寓言手法,尖锐的嘲讽和现实主义的描写深化了作品的主题,而作品中,无论是儿童世界还是成人世界都饱受人性异化所带来的痛苦,其中引发的问题值得人类反思.  相似文献   

20.
《邢台学院学报》2018,(1):145-148
对被广泛接受的《蝇王》的"人性恶"的主题提出了质疑。首先是对"人性恶"主题普适性的怀疑;第二,注意到了往往被忽视和排斥的外在因素,认为即便在二元对立框架之下"人性恶"也并非唯一答案。最后在对文本内部的种种相矛盾的因素分析之后,认为戈尔丁构筑的在全篇小说中占基础地位的二元对立的格局不但无法推演出"人性恶"主题,而且二元对立格局必然颠覆、崩溃。在打破二元对立格局这个牢笼之后,《蝇王》的主题将被引向一个开放多元的空间,其文学价值更将被重新认识和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