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秃鹰之死》是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的最后一篇文章。教师在设计本课的提问时 ,如既能抓住这一课的要点 ,又渗透单元知识点 ,同时还能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思路和规律 ,就可较快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第四册第二单元的重点是学习事理性说明文 ,难点是学习说明方法。《秃鹰之死》是紧扣这个重点和难点的。根据这个单元和本课的重难点 ,可设计如下提问 :提问一 :本文开头、中间部门都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怎样无误地确定本文的体裁 ?依据是什么 ?明确 :此文记叙部分的目的不在于叙述“秃鹰之死”这件事本身的起因、经过、结果 ,而…  相似文献   

2.
背景这是人教版六年制教材第十一册的一篇课文,体裁是说明文。文章介绍了有关地球的知识,说明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本次教学为借班上课,文章统一打印下发。40名学生均来自山东省章丘市实验小学;授课地点是章丘市文化馆,近两千名教师聆听了教学实况。本课教学用了两课时。  相似文献   

3.
《青蛙的眼睛》(第六册第27课)是一篇科常性说明文,文章主要说明青蛙的眼睛的特点和“电子蛙眼”的用途。教学时应抓住以下几点:一、突出重点。本课教学重点如课文所示,介绍“青蛙的眼晴”,其着眼点又在突出人们发现青  相似文献   

4.
<正>一直以来,学写说明文都是习作教学的难点。说明文作为一种基本的表达文体,以内容专业、文辞严谨的特点成为学生心中较难的文学体裁。在说明文习作教学中,如何让学生选择合适的说明方法,用清晰的思路将说明对象的特点描写准确,这离不开教师的精心指导。基于对说明文特点的理解,教师应为学生搭建说明文习作的架构,让学生有说明的意识与描述的能力,从而顺利完成一篇有理有据、清晰科学的说明文习作。笔者以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介绍一种事物”为例,探讨说明文习作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说明文是初中语文最为常见的体裁,从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编排来看,七到九年级都编排了说明文。“说明”即介绍,说明文是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事理进行阐释的文章,说明文中心突出,条理清晰,语言生动。从初中说明文教学实践看,学生在说明文阅读中不会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和说明文的语言也把握不到位。为此,在说明文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和说明文的特点,引导学生掌握方法,深入阅读。  相似文献   

6.
陈张燕 《教书育人》2014,(12):67-68
《麇鹿》是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它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如果在教学时仅从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着手,学生能条理清晰地理解课文内容,但是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在教学本文时,笔者结合文章体裁的特点,尝试从“故事味”、“文学味”、“神秘味”三个角度人手,引导学生探究性地学习课文。  相似文献   

7.
说明文在九年义务教育小语教材中占有相当的数量 ,粗略统计 ,共24篇课文(还不包括童话、散文、诗歌体裁的“说明文”)。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 ,说明事物的形态、性质、特点等。学生阅读说明文对事物有所了解 ,从而获得知识。入选小语教材的说明文有两类 :一类是介绍性的科学小品文 ,它以平实的笔法 ,准确地介绍事物和科学知识 ,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等 ,如《赵州桥》、《鲸》、《太阳》等。另一类是文艺性的科学小品文 ,这类文章运用文艺性的笔调 ,以描写、故事、对话等形式来介绍知识 ,语言生动活泼有趣 ,如《蛇与庄稼》、…  相似文献   

8.
一、关于教材的选择与设计1.本课是在第三课‘’电热”一课中学习了“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会发热,这种热叫做电热”和“导体通电部分越长、越粗,电流越小,温度越低;导体通电部分越短、越细,电流越大,温度越高”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活动的。它可以说是“电热”一课的延续,是电热知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2.本课重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因此,在教师用书第ZO页中明确提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此,教师一定要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制作,亲自操作。只把本课内容当作知识进行传授,由教师演示,是不符合本课…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目的 1、本课的教学目的:让学生通过对本课的学习,理解写说明文的三项要求:抓住事物的特征;理清行文的顺序;运用常用的说明事物的方法,学写说明文。二、课文处理在学生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教师依次提出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并让学生从中逐一引出相应的结论,进而让学生理解写说明文的  相似文献   

10.
教学设计说明: 一、本教学设计,包括本册书第三、第四两个单元的11篇说明文。用16或18个教时去完成。 二、“教以明理,学以致用”是总原则。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说明文的一般写法,传授阅读方法。 三、讲读课力求突破重点难点,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自读课鼓励学生把知识运用于阅读实践。 四、培养利用工具书和课文注释疏通文意习惯 五、“单元练习”内知识可渗入到具体教学中去消化。某些深奥的科学知识不宜深究。 六、教师可介绍一些科普书籍供学生课外阅读。 第三单元教学内容与程序 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故宫博物院 教学要点:了解按空间位置、从总体到局部、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建筑物(群)的写法。 安排三教时。 教学建议,两文均是介绍建筑物(群)的,写  相似文献   

11.
“微课”因其时间短、容量小、内容集中,可以分析学生学习行为的发生和心智的发展过程,从中看出教师如何助学,而越来越被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重视.中职校语文说明文教学中引入微课设计可以更好地达成说明文教学目标,更好地把握说明对象、分析说明方法、理解说明文的主旨.  相似文献   

12.
正《梦回繁华》是统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0课的课文,是一篇兼具科学性与文学性的说明文。该文布局结构严谨,行文思路清晰,说明方法运用得当且语言精练流畅,是说明文中的代表性作品。通过本课的教学,教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阅读及写作技巧,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够使学生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创作背景及艺术价值,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和自豪之感。在本课的教学中,笔者有颇多心得体会与所思所悟,在此与大家交流分享。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任务 :依据新“大纲”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要求 ,设计本节活动课。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规范口头语言 ,让学生围绕一定主题和事物组织语言进行口头表达。教学说明 :由于在教学中除应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任务 ,还应兼顾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因此 ,要求教师在执教过程中随机应变 ,因势利导 ,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而避免出现固定模式 ,故不设计故事范例。教学准备 :实物 :苹果衣服椅子短绳要求 :实物与学习小组的组数相等。教学过程 :一、分组出示实物 ,让学生用…  相似文献   

14.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 :“培养学生具有较强阅读能力 ,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 ,使学生能以英语为工具交流信息”。因此 ,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分清文章的不同体裁 (议论文、描写文、说明文、记叙文 )及特点 ,教会学生在阅读时应使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课时:1课时所属范畴:造型·表现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民美术出版杜《小学美术》第三册第15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内的课。生活中的线条无处不在,不同的线条给人不同的美感。运用不同的线进行有规律、有秩序的排列能组合出富有节奏感的画面。初步感受、体验艺术作品中线的美感是本课的重点,如何运用不同种类的线表现美感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音乐与美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巧妙突破重难点是本课设计的一个亮点。本课内容分三个环节进行。首先,请学生观赏童趣十足的课件,区分线条的种类,教师结合节奏轻快的《波尔卡》用线条在…  相似文献   

16.
一、补充史实,理清历史脉络。本课首句为“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代皇帝”,这与上一课内容之间形成了历史空白。为了解决学生头脑中诸如“唐朝第一代皇帝是谁”之类的疑问,大致理清历史脉络,必须介绍时代背景,补充相应内容,并由此导入新课。第十课讲述的“淝水之战”决定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在南北朝对峙时期,人民渴望统一。北方民族的  相似文献   

17.
甘肃酒泉工业学校在中学数学课和化学课教学中进行了“三段六环教学法”实验。此种教学法的“宏观组织形式”如下: 第一段:“课前段”: 第一段:教师给出预习提纲;第二环:学生自行预习,进行小组讨论,并选出讲课人。第二段:“课堂段”: 第三段:教师检查预习情况,抽取学习小组代表讲解;第四环:教师针对学生讲解情况纠正、补充、拓宽、引深、辅导,小结,指出本课重难点,并教得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主题背景]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第三册《科学》课第五单元的第一课。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根据教师布置的作业收集了各种各样的纸和纸制品以及与纸有关的资料。在学习过程中,将从他们熟悉和喜爱的材料入手,分享他们有关纸的知识,设计研究纸的方法、步骤,用感官  相似文献   

19.
<正>小学高年级的说明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说明什么”,也要领悟“怎样说明”,特别是关注说明文的文体特点,重点在于结构安排、表达方法等方面的学习,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运用、有效迁移。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太阳》一课是一篇科学性的说明文,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准确、清晰、有条理地介绍了太阳的有关科学知识。在教学这篇课文中,笔者按照“认识事物,探究写法,学习表达”的总体教学思路进行探索,让学生在了解太阳的基础知识后,  相似文献   

20.
课标版语文教材纳入了一些介绍常识性的文章,有的涉及天文,有的涉及地理,有的涉及历史等.这些课文的体裁绝大多数是说明文.提到说明文,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它的枯燥,因为它没有记叙文动人的情节,有的只是事物间的联系规律、事物的特征、功用等.很多教师上公开课时都不敢选择上说明文,因为稍不注意,就会将说明文教学教得变了味道,上成科学课或者常识课等.其实说明文有其独到的地方,它结构严密、逻辑性强.教好说明文可以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也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得到培养,还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一些诸如因果、分合等逻辑关系.那怎样才能教好说明文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