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洋  李芳 《游泳》2008,(1):47-48
当今运动场上的竞争,不仅是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术、战术的竞争,更主要的是心理能力的较量。心理训练与技术训练、战术训练、身体训练构成了完整的科学训练体系。它是发挥潜力,保持和提高成绩的重要因素。青少年游泳运动员无论在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都处于一个发展快、变化大的时期,而且其心理过程的发展具有它的特殊性,因此对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现代乒乓球比赛不仅是运动员技战术运用的较量,更是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较量。心理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技战术的发挥和运运成绩的提高,在双方身体、技、战术等实力相当的情况下,运动员的心理因素往往决定着比赛胜负。因此,对赛前、赛中心理变代及如何通过训练达到最佳心理状态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任何一项体育比赛,除了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较量外,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质的较量。心理素质高,可以超常发挥技术;反之,则导致比赛的失常。本文就此论述了构成排球运动员临场心态,提出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的方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短跑的竞技场上,单靠运动天赋,而无良好训练的心理素质是不够的,在技术、战术与身体训练都处于相同水平的运动员之间的激烈竞争中,运动员心理训练水平起很大作用。短跑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对于有效提高技术、战术和运动员的机能能力起着保证作用。良好的心理素质表现在赛前能掌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感情,把注意力完全集  相似文献   

5.
李梁 《山西体育科技》2003,23(3):40-41,64
排球比赛除了是运动员之间技、战术水平的较量外,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质的较量。心理素质的稳定,可以使运动员超长发挥技战术水平;反之,由于心理素质不稳定,往往导致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失常。因此,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6.
不少田径运动员身体、技术、战术训练都较理想,训练成绩也不错,但在重大比赛中却没有很好地发挥出应有水平。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就是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较差。因此,加强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使运动员在赛前有一个良好的竞技心理状态,这是取得比赛胜利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1 影响田径运动员心理变化的主要因素训练程度和成绩直接影响运动员赛前的心理状态。如果运动员参加了全年的系统训练,身体、技术、战术等训练比较好,训练效果也很好,那他对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就信心十足,心理状态稳定。  相似文献   

7.
高校业余短跑运动员在比赛中要取得理想成绩,除了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合理的技、战术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良好的赛前心理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运动员身体和技术方面的不足,其心理素质稳定、竞技状态良好非常重要,因此,对短跑运动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心理训练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篮球运动训练的科学化,高水平篮球比赛的争夺日趋激烈。篮球竞赛中,运动员们在身体、技术、战术水平和心理等方面进行全面较量。临场发挥的好坏与队员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战术的运用有莫大的关系,谁能把握好谁就能得主动权。  相似文献   

9.
散打运动员的心理技能训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散打运动是一项激烈的对抗项目,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竞技状态和竞技水平,良好的心理素质往往是取胜的关键。心理技能训练影响、制约着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水平。本文通过对散打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的意义及心理技能训练方法的探讨,为散打运动竞技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谈青少年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青少年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的重要性在竞技体育比赛中,决定运动员取得成绩的主要因素是:运动员的身体训练水平、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而在高水平的竞争中,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所起得作用越加显  相似文献   

11.
散打运动是一项激烈的对抗项目,是武术运动的一种形式。由于现代散打比赛的空前发展,运动员在身体素质和战术上的差距越来越小,比赛中良好的心理素质往往是取胜的关键。心理技能训练影响、制约着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水平。因此,如何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对散打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进行探讨,旨在为教学训练中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乒乓球比赛不仅消耗很大的体力,而且也消耗很大的心理能量,所以,运动员不仅要有良好的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而且还必须进行心理训练,也就是说一名优秀运动员成长,不仅取决于对身体素质、技术、战术的训练,也取决于思想作风和心理状态训练和培养。  相似文献   

13.
足球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少儿时期有计划的、完整的培养过程。它的目的在于提高少儿足球队员的身体训练水平、技术战术技能和心理素质,为将来成为优秀足球队员打下良好基础。本文主要根据儿童少年的特点,如何加强他们的心理素质,提供点个人的粗浅看法,仅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足球训练中,技术、战术、身体、心理被称为四大基本要素。其中的心理素质训练被’教练普遍认为是一项难度较大的训练科目。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运动训练水平的迅猛发展,高水平、高强度的竞争日益加强,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加强身体、技术、战术训练的同时,应更重视运动员心理变化状态并及时作出调节,以取得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篮球运动训练的科学化,高水平篮球比赛的争夺日趋激烈。篮球竞赛中,运动员们在身体、技术、战术水平和心理等方面进行全面较量。临场发挥的好坏与队员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战术的运用有莫大的关系,谁能把握好谁就能得主动权。 在当今的篮球赛上,优秀运动队运用心理战术给对方心理上施加压力,造成对手临场过度紧张,动作紊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足球运动的发展, 职业化的深入,足球比赛竞争日趋激烈。技术水平的日臻完善,高水平的身体、心理训练手段的应用,使得运动员之间技术水平和体能越来越接近,足球战术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作为足球战术的核心战术意识也就日显重要。足球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周期的过程,意识的培养更是如此。因此,战术意识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我国足球运动水平同国外先进水平比  相似文献   

18.
随着篮球运动技术、战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发展,篮球比赛越来越激烈。运动员在比赛中不仅消耗大量的身体能量,而且消耗大量的心理能量。从某种意义上讲,当代篮球比赛决定胜负的关键往往取决于运动员在比赛中心理适应和心理承受能力。所以,在提高技、战术水平的前提下,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进行早期心理训练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照实验法对高校足球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从而验证了心理训练对高校足球运动员战术、技术发挥具有高度的相关。其结论是高校足球运动员在正确掌握各项技术、战术后,加强其相关的心理配合训练,是提高他们技术、战术临场发挥的关键;同时还应注意对高校运动员心理品质的培养,从而获得良好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20.
心理训练就是使运动员掌握调节自己心理状态的各种方法,有目的、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施加影响,以获得最佳的心理状态,投入训练和比賽,从而创造出优异的成绩。乒乓球运动项目的特点,在技术战术上表现为速度快、技巧性强、变化快而复杂。比赛方式又是以一对一的比赛为主,比赛气氛的紧张程度,比赛对手和打法的不同,比赛中的领先与落后,比赛后的胜利与失败等,这些条件的变化都很容易使运动员出现各种不同的心理障碍,使运动员情绪的稳定性受到很大的影响。大量的事实已经说明,在体力、技术战术水平相当的比赛中,其胜负往往取决于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水平,取决于能否最大限度地去动员人体各种积极的心理因素,使运动员精神饱满、情绪稳定、斗志旺盛地投入比赛。因此,大力加强对运动员的心理训练,迅速提高心理素质水平,已成为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