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客观≠第一性首先,二者的对立面不同,客观与主观是一对范畴,第一性与第二性是一对范畴。其次,二者的使用条件不同,第一性与第二性只在说明物质和意识何者是世界的本原这个问题上使用,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是唯物主义,反之是唯心主义。客观与主观这对范畴有两个使用条件,且在不同条件下,含义略有不同:当把人类的思想作为整体与外部世界相比较时,客观与主观等于物质和意识,即,主观指人的思想、精神、认识,客观指在意识之外不依赖于主观意识而存在的物质世界。当把个人的思想认识作为研究对象时,客观指认识的对象,此时,除物质世界之外,客观还包括别人的思想、认识。  相似文献   

2.
康德的“自在之物”和“先天综合判断”的思想 ,确立认识的主体性原则。同时 ,为了限制理性的狂妄 ,把人的认知限制在知性世界的范围之内。但是 ,康德借助于循环论证、逻辑悖论———知不可知、偷换概念等形式 ,不自觉地犯了很难觉察的深层次的逻辑错误 ,并且他的“先验综合判断”因为缺乏历史的支撑而最终变成了一具没有生命的僵尸。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人的意识能力产生于人的实践 ,意识的内容即康德等人所说的逻辑结构是客观世界本质规律的部分的、能动的反映 ,主观逻辑是客观逻辑的“同化”结果 ,现实逻辑的真理性根源于客观世界的真理性 ,并且伴随着人的实践而处在与客体世界永恒互动的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3.
列宁在评述黑格尔关于实践是逻辑的推理的思想时,认为只要不是把人的实践当作逻辑推理的异在,那么实践本身的逻辑则包括三个前提:“第一个前提:善的目的(主观的目的)对现实(‘外部现实’)的关系;第二个前提:外部的手段(工具)。(客观的东西);第三个前提即结论:主体和客体的一致,对主观观念的检验,客观真理的标准”(《哲学笔记》,未  相似文献   

4.
承认美是不依赖于审美者的主观、不以审美者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否就必然要否定美必须依赖于人类的主观、要表现为主观的意识形式?这一问题,我国美学界的看法颇不一致。本文就此谈点粗浅的认识,以就正于美学行家们。马克思曾指出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我认为,仅从客观方面而不从主观方面认识美,对美还只是认识了一半。作为人的  相似文献   

5.
杨军  徐涛 《嘉应学院学报》2014,32(12):32-34
人的活动包括客观实践活动和主观认识活动,实践主体-实践客体统一于人的客观实践活动之中;认识主体-认识客体统一于人的主观认识活动之中。实践客体是自然存在,认识客体是实践活动。正确把握马克思的认识客体观有助于解决一系列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 认识客体不仅包括客观事物和主观意识,而且还包括人的实践活动.主体在以实践活动为中介对客观事物和主观意识进行反映、选择和观念重构的同时,又将主观思维指向实践活动本身,对实践活动进行超前建构、反馈调节和价值评估,这就是实践性认识.  相似文献   

7.
一、什么是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是客观的,是主观对客观的正确反映,是二者的符合和一致.一切具有客观最理性的人的认识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内容.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又认为,真理是一个过程。表现客观真理的人的认识并不能立即地、完全地、无条件地、绝对地表现它,而只能近似地,相对地表现它。人的认识要达到和它所反映的外部客体的绝对的符合和一致,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个从相对到绝对的辩证发展的过程。这里所说的“相对”和“绝对”是就主观和客观、思维和存在的符合和一致而言的。  相似文献   

8.
正确的感性认识是不是真理?这是一个涉及如何把握真理这个哲学范畴的科学含义的重要问题.弄清这个问题对于探索真理,认识真理,坚持真理,并用真理来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什么是真理呢?真理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真理的这一规定,是符合马列主义真理观的.真理是认识论的范畴,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是客观的.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人类的内容”《列宁选集》第二卷第121页).真理的本质属性是主观和客观的一致,是主观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  相似文献   

9.
意蕴即美辞的深层底蕴,它是通过言语形式所表现出来的意构和意象,再由此进一步表现出来的思想境界以及与之相应的精神气质与个性品格。 我们知道,任何思想都不是对感性现实的机械模拟与简单复写,而是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参与,干预,才形成的一种对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功能特征的能动反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如列宁指出的那样,事实上存在着三项:物质世界(认识对象)、个性精神(认识主体),以及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按照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0.
作为文学艺术创作基础的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与现实世界各种关系中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关系,即功利关系的反映形式。艺术感知不仅要求艺术家对客观对象进行客观的认识判断,而且要把主体的需要、意愿、价值观念等主观倾向倾注其间,从而在认知过程中渗透情感,在传达过程中表现情感,因之,文学艺术从本质上看是  相似文献   

11.
1.建构学习观。客观与建构是知识的一个重要维度。客观主义有关知识的假设是:知识是对外部客观世界的被动反映,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通过教学获得这样的现实映象,获得客观的和正确的真理。而建构主义则认为知识主要是个人对知识的建构,即个人创造有关世界的意义而不是发现源于现实的意义,认为知识是由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它是主体对经验世界的组织。  相似文献   

12.
实践唯物主义视野中的教育目的不是停留在培养认为主体上,而应是培养实践主体。实践主体具有改造客观世界的主体和改造主观世界的主体两种形态。从我国教育现实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教育在目的追求上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为认识和改造人类精神化的精神活动的主体,而且要将学生培养成为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的实物活动的主体与交往活动的主体;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改造客观世界的主体,而且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改造主观世界的主体。  相似文献   

13.
<正> 现代社会改革的实践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呼唤着主体意识空前觉醒,也把人的认识本质等问题提到了突出的地位。认识的本质需要重新理解和研究,这在学术界似乎已成公论。但是,如何理解和研究,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认为,探讨主体认识超越机制问题是深化对认识本质理解的重要途径之一。因为,认识作为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在主观对客观或主观自身的超越关系中实现的。所以,理解或研究认识的本质决不能忽视主体认识活动的超越作用。只有把认识放到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系统中去研究,才能全面地把握人类认识活动的本质特征。而这样一来,反思主体认识超越作用,就必须要进一步研究主体认识的超越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一、实践与物质、实际是不是一回事 ?1 实践与物质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哲学概念哲学的物质概念 ,高度概括了离开人们意识、并能为人们意识所反映的客观世界一切事物的共同特性 ,即具有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惟一特性。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从构成实践的基本要素看 ,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都是客观的 ,具有客观物质性 ,因而 ,实践与物质相联系。但实践不等于物质。实践与物质的区别表现在 :(1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是人类所特有的 ,它是人们在一定的思想意识指导下的做或行动 ,是变革客观事物的活动 …  相似文献   

15.
思维是人脑对现实的概括的反映。它同人的实践活动,同人对客观世界的感性认识密切联系。人为了更广泛、更正确、更深刻地认识世界,仅仅依靠感知和表象是不够的,因为光凭感知和表象,只能认识事物的外部特征,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而凭借思维,不仅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还可以把握住事物与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在小学数  相似文献   

16.
主观与客观作为一对哲学范畴,其含义有着严格而确切的规定,我们不能对它作想当然的解释。主观是指人们的思想和认识,亦即意识和精神。客观是指人们的意识之外的、不依赖于人们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世界——包括自然界和社会存在。从哲学意义上说,凡是人们的心理。意识、思想、精神活动,人们的社会心理、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形式以及社会意识形态都属于主观范畴。哲学意义上的主观不是单指“某一个人”的思想、认识等等,而是指“人  相似文献   

17.
实践与人的解放张远新,牧迢马克思指出:“对事物、现实、感性”不能“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形式去理解”,而应“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①实践是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分化的现实基础,同时也是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达到统一的现实途径。只有以科...  相似文献   

18.
误区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因此,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 [简析]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也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但人的一切活动不一定都是实践。人类的活动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又包括两个方面: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  相似文献   

19.
自我即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那个"我"。"我"是人的根本,只有人才知道"我"是谁。"我"存在于连续的时间之中,"我"的本质是活的意识,"我"是大脑的机能和属性。自我意识是"我"对自己的意识,是意识对自己的反思,对象意识是"我"对外部事物的意识,对象意识是基础意识,自我意识是在对象意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无论对象意识还是自我意识其根源都来自于对外部世界的客观物质对象的反映(只不过自我意识是二级反映),因此,"我"是依赖于外部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我"作为人脑的机能和属性还依赖于人的躯体。当"我"所依附的大脑死亡了,自我就消亡了、不存在了。"我死"是永远的、无法超越的现实,"我"与"死"是矛盾的,但"我死"却又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死亡,是哲学意义上的死亡。人因为意识到"我死",才使人生有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诗人在创作中,主体心理与外部世界之间存在一种独特的转换机制,即审美相似律。而这条规律恰恰就是使诗人将本来与人无涉的外在事物变为主观存在,再由主观存在升华为新的客观存在的心理规律。而这客观主观化和主观客观化的互动基础或前提是客观与主观之间存有某种直观的相似性,诗人正是凭借这种直观的相似性来寻找艺术的感性形式。文章将通过对王维山水田园诗外在的艺术形式进行分析,以明晰王维诗歌创作中外形式生成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