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但是制造业信息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严重阻滞了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制约了我国经济增长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必须尽快提升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技术促进和提高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这是我国制造业新型工业化道路重大而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型工业化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本文利用2006年农业部乡镇企业局的调查数据,结合新型工业化的有关理论,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了信息化与中国农村新型工业化的关系。本文认为,信息化对农村新型工业化有显著的正效应,信息化与资源环境协调、城乡互动、产业结构等因素联系紧密,信息化对资源环境协调、城乡互动和产业结构调整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论制造业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但是制造业信息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严重阻滞了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制约了我国经济增长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必须尽快提升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技术促进和提高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这是我国制造业新型工业化道路重大而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内蒙古新型工业化建设为背景,分析了信息化对于企业的作用,阐述了信息化建设对内蒙古企业发展的影响,并对内蒙古企业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小企业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互动关系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简要阐述了信息化和新型工业化的辩证关系后,着重论述了当前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中小企业信息化对新型工业化实现的支持和方式、新型工业化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影响,认为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进程,是关系着我国能否走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但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尚十分薄弱,严重制约了经济增长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把发展先进制造业放在优先位置,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产业创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是制造业新型工业化道路重大而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信息化推进我国制造业的新型工业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时椿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4):45-46,49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但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尚十分薄弱,严重制约了经济增长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把发展先进制造业放在优先位置,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产业创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是制造业新型工业化道路重大而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信息化作用下的科技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建华  成宝英  杨雪 《情报科学》2004,22(8):902-904
本文主要从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角度出发,在分析科技商品和科技需求内涵的基础上,对信息产业化和产业信息化过程中的科技需求同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阐释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在对四川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条件以及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川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
我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而要发挥后发优势,实现我国的工业化,就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本文分析了新型工业化的特征、我国工业化的现状,进而提出了新型工业化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1.
工业化与信息化发展的优先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信息化发展分为传统信息化与现代信息化两个阶段,然后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这两个阶段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因果关系,并用LOG ISTIC成长曲线模拟二者发展规律的特点。结果发现,信息化与工业化之间的互动关系较弱,信息化仅在滞后一年的情况下对工业化有促进作用,而工业化对信息化的促进作用则被大大滞后了,信息化的发展滞后于工业化的发展,信息化进入成长期的时间要晚于工业化,但进入成熟期的时间又早于工业化,成长曲线属于典型的晚熟早衰型,原因可能有信息产业缺乏核心技术、信息化的发展到了相对平稳阶段、信息化投入不足、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待提高等等。  相似文献   

12.
工业化与信息化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信息化是工业化的格兰杰原因,但工业化不是信息化的格兰杰原因.信息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动态关系,信息化的发展能够带动工业化的发展.信息化波动是影响工业化波动的主要原因,但工业化的波动不是影响信息化波动的主要原因.工业化对信息化的影响速度要大于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影响速度,并且工业化对信息化的影响更为稳定.  相似文献   

13.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力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目前,我国已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阶段,信息化建设虽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信息化仍没有实现与工业化的有机融合,严重制约着工业化进程.本文阐释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内涵,分析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基础和实现的途径,重点讨论了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4.
区域特色经济 , 是指在一定区域内 ,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 在市场竞争中逐步形成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规模优势与市场集聚效应 , 并成为区域性支柱产业的块状经济 . 区域特色经济既是经济全球化及产业分工的必然选择 , 也完全符合 " 耗散结构理论 " 的基本原理 . 在国际、国内开放的市场体系框架内 , 惟有各个子系统 ( 区域经济 ) 的不平衡 , 才能实现大系统 (宏观经济 ) 的平衡 . 因此 , 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有利于宏观经济的合理布局和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 , 更有利于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 . 而创新则不仅有利于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 也有利于区域经济的产业集聚和产业提升 . 由此可见 , 实施创新的科技发展战略与发展区域特色经济 , 两者是统一的 , 相辅相成的 . 如果说 , " 特色 " 是区域经济之舟的 " 品牌 " , 那么 , 科技创新就是区域经济之舟的 " 发动机 " . 惟有精心打造区域经济之舟的 " 特色 " 品牌 , 方能领取开辟国际、国内市场经济汪洋大海的 " 通行证 " ; 惟有依靠科技创新才能为区域经济之舟增添不竭的动力 . 因此 , 如何实现创新与区域特色经济的紧密结合 ? 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 结合嘉善县科技创新与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实践 , 笔者就此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  相似文献   

15.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障碍与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促进产业升级和实现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条件。"两化融合"的重点在于制造业,同时也要加强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在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技术、环境、体制和政策等诸多障碍阻止和减缓了"两化融合"的顺利进行,因此需要从提高信息化水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信息化人才、建设中介服务机制等方面选择"两化融合"最直接和最快捷的路径,以实现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6.
工业互联网发展与“两化”深度融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阐述了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国际环境、重要平台和发展新态势,重点探讨了工业互联网的核心要素和应用,分析了中国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前景、机遇和潜在优势。最后,结合工业互联网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对我国发展工业互联网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吕晓萍 《情报科学》2008,26(2):197-201
科学创新已成为当代研讨的热门话题,它既可理解为科学自身的创新,亦可理解为创新的科学性问题.本文则把两者结合起来,从信息化与科学创新的关系入手,说明信息化与科学创新的同一性和互补性.  相似文献   

18.
阐述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内涵,对区域“两化”深度融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设计了一个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39个三级指标的区域“两化”深度融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熵值法构建了区域“两化”深度融合水平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9.
With the further implementation of the knowledge innovation program (KIP), piloted b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AS), encouraging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contribut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s high-tech industry, and forging S&T cooperation with local governments and industrial sectors. This was revealed at the Second CAS Conference on High-tech Industrialization April 25 - 29 in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相似文献   

20.
加强科技创新活动产业化能力建设,构建自主创新型国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技创新活动产业化能力建设是反映科技创新活动产业化程度和检验衡量一个地区或国家科技资源投入产出效能的重要指标.本文从科技创新活动产业化能力建设体系的视角,分析了科技创新活动产业化能力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大幅度增加政府科技投入,加强政府部门间沟通协调,注重整体性制度设计,选择在国家级高新区创建科技创新活动产业化能力建设综合试验示范区等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