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家长担心他被人欺负,于是有些家长就教给孩子“小朋友欺负你,就告诉老师”之类的话。也有的孩子不用家长教,遇到一点儿小事就去告诉老师。孩子爱告状,那他通常会向老师说什么呢?1“.老师,××打我了。”2“.老师,××不和我玩。”3“.老师,××说话了。”老师,××不听话。”4“.老师,××打小朋友了。”我们可以从孩子说的话看出,发生的都是些小事,不是什么大事。就是这些小事,孩子也需要处理,也需要应付。如果一个人在孩提时代处理这些小事得当的话,可以为其长大后处理大事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家长别小看了孩子处理…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传播的范围是极广泛的,什么新鲜事、新名词或那些“焦点”、“热点”的东西,很快就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譬如现代企业制度,现在恐怕什么人都能说上几句。但是,什么叫现代企业制度?一个挂着“××部直属××厂”大牌子的企业,哪天早上一下子变成“×××公...  相似文献   

3.
说“气”     
甲新千年给大伙儿带来了好运气,你看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气,家家户户和和美美真是好福气。 乙哎哎哎,×××(叫甲的名字),你怎么一口气说出了这么多“气”字呀? 甲×××(叫乙的名字),你if别来气!咱们今天呀就是要给大伙儿说一段相声,题目就叫《说“气”》! 乙说“气”? 甲对!就是每说一句话都不离开一个“气”字。 乙每说一句话都不离开一个“气”字?邯你能行吗? 甲 卜卜分得意地j当然能!不信你就试试看呗! 乙尽瞎吹牛!你刚才这句话带“气”字没有?(学甲的腔调)“当然能!不信你就试试看呗!” 甲(一凉,不好意思地)糖…·我还没正式开始呢。 …  相似文献   

4.
话题作文的开放性给了考生自由发挥的广阔空间,但这样的“开放”、“自由”都是相对的,绝不能理解成随心所欲、漫无边际。命题中的“以××为话题”、“以××为写作范围”、“所写与××有关”等语句本身就隐含着“扣题”、“人围”、“有关”等要求,所以写话题作文也往往要戴上无形的“镣铐”再去“跳舞”,否则一味地“天马行空”,很可能闯入“误区”。2001年考生所写话题作文的审题失误,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5.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又是每个孩子受教育的第一环境。一个良好的家庭,能给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好的环境,反之,就会使孩子身心的发展和学习受到影响。甚至因些而堕为“劣苗”。学生王××天资聪慧,智力很好,在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在全班51名学生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是最近一年来,她好像变了一个人,浓装艳抹,穿着时髦,学习成绩很差。为寻找这个学生从“优”变“劣”的原因,今年二月的一天,我专门做了家访。那天晚上,我来到王××的家,一进门,映入我眼帘的是这样一个场面:在一个园桌旁,围坐了七八个人,正在连嚷带闹的码“长城”,整个小屋子里烟雾弥漫,人声嘈杂。学生××手里正拿着一只笔和作业本,眼泪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以二元一次方程为背景设计了许多立意新颖的创新型试题,现以2005年中考试题为例加以说明:一、补全题设条件例1(南通市)某校九年级(2)班40名同学为“希望工程”捐款,共捐款100元.捐款情况如下表:表格中捐款2元和3元的人数不小心被墨水污染已看不清楚.若设捐款2元的有x名同学,捐款3元的有y名同学,根据题意,可得方程组()A.x+y=272x+3y=6$6B.x+2y=272x+6y=10$0C.x+y=273x+2y=6$6D.x+y=273x+2y=10$0分析:由于该班的人数为40名,所以捐款2元和3元的人数有40-(6+7)=27(人),共捐款100元,则捐款2元和3元的总金额为100-(1×6+4×7)=66(元).这样…  相似文献   

7.
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有句名言,音乐就是“乐”。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打破旧的“师示徒效”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多种手段来创造良好的音乐课堂气氛,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我的作法是:其一,运用“体态语”。课始,老师两手轻轻一抬,学生回应出齐刷刷的节奏声“×××|×××|××××|×○‖”,代替了呆板的起立、坐下;老师再两指一伸,“123—”声四起,顿时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其二,引入竞赛。如视唱练耳,学生感到最难,精神负担较重,可采用一人一小节,几人一小组“接龙”比赛,互帮互学。学生便能在不知不觉中将乐…  相似文献   

8.
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二单元的作文题是:“观察一个人,注意他(她)的相貌、身材、衣着、动作、爱好.用一两段话把他(她)的特点记下来.”我给学生布置了作文——《我的同学×××》.  相似文献   

9.
“你的QQ号是什么?”“唉,你说×班×××是不是个靓妹呢?”“嘿,放学后咱们到××网吧去玩反恐精英吧?”“哥儿们,咱们吃麻辣烫吧?”您知道吗?这些是我们学生平常的话语,他们在想什么呢?人的思想是人脑思维的产物,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思想对人的行为起着支配作用,可以通过行为表现出来,人的行为总是同一定的思想联系的。一般说来,看一个学生有什么样的行为,也就反映了一个学生有什么样的思想,思想表现行为,行为反映了思想。因此,作为班主任要通过学生外在行为去把握学生内在的思想。当今社会人们都知道最苦的是…  相似文献   

10.
冒号(:),是表示提示语之后的停顿的一种标点符号。所谓“提示语”,就是领起以下的话的一个“开头”;它的作用,无非是叫人注意,以便提起下文。提示语大约有以下四种: (一)演说词或者书信开头的称呼。例如,“同志们”、“××同志”等等。(二)文中引用语之前的“××说”之类。例如: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十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人人都要爱惜粮食》) 那个军人说:“我才二十八岁,你已经五十啦!”(高小语文第三册《列宁参加义务劳动》)  相似文献   

11.
1、“漏掉名数”这样说对不对? 为什么? 上课时,老师在黑板上出了一 道应用题: 同学们做操,每排占7人,6排有多少人? 学生××上台板演: 7×6=42 答:6排有42人。 教师问:“同学们看,××同学解答得对吗?”有一个同学站起来说:“他解答得不完整,少写一个“名数”。教师随手在42后面写上“个”字。 少写名数,我认为这种说法不科学。这是错误地  相似文献   

12.
1周岁的丛丛在客厅里摆弄玩具,听到有人开门的声音,第一个跑过去“侦察”的总是她。当她面无表情地回来,说明进屋的是她不认识的人;当她亲热地喊一声:“××”,说明进屋的是她所亲近的人;当她兴奋地指着进屋的人说“呶,呶”,说明是她最欢迎的人(她的小表姐或邻家的小姐姐)……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峨边县大堡镇小学肖文辉老师来信说,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 10页例 7“0. 65×201”,教材上是这样计算的: 0. 65 × 201= 0. 65 ×(200+1)=0.65 × 200+0.65=……在这个算式中,第二个等号后应写成0.65 × 200+0. 65 ×1,这里的“×1”不能省略,否则,就同乘法的分配律不相符了,但有人说,可以省略。到底这个“×1”能不能省略呢? 答:为了简洁起见,数学上有许多地方省略了一些一看即明的部分,如 1×a通常就写成a,不写成1× a或1a。乘法分配律 a ×(…  相似文献   

14.
宗敏 《中国教师》2005,(10):38-39
“我们学校有四大金刚,上课时只要有一个金刚,这堂课就实在难以上下去了。”一位老师说。“我们班的××,上课不听讲,一心一意看漫画书,你让他出去,他拔腿就往外走,这对他来说,真是求之不得呢!”另一位老师说。“这位学生还只是自己玩自己的,我们班的××那才可恨呢,居然将课本放在自己的头顶上转圈,引得全班呵呵大笑,整堂课没法上了”第三位老师说。  相似文献   

15.
“有趣的算式”如下:先计算一下12×42和24×21的积,看看它们相等不相等。原来,12×42可以改写成12×2×21=24×21,所以12×42=24×21。这样的算式还有12×63=36×21等,你能再写出一个吗?以上是现行人教版《数学》第七册P65关于“有趣的算式”的全部内容。《教师教学用书》上没有参考答案,仅在P75上有一句提示语:“(教材)第65页下面的有趣的算式,可以指导学生自己阅读。”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和学生按照教材上“等积变形”的方法,进行了多次反复地尝试、验证,例如,12×64=12×4×16=48×16;18×24=18×2×12=36×12等,虽是等积变形,…  相似文献   

16.
高贵的施与     
会爱的心加上善爱的智,这世界就长出了富含营养的故事——汽车大王福特不是一个吝啬的人,但他却很少捐款。他顽固地认为,金钱的价值并不在于多寡,而在于使用方法。他最担心的就是捐款经常会落到不善于运用它们的人手里。有一次,乔治亚州的马沙·贝蒂校长为了扩建学校来请求福特捐款,福特拒绝了她。她就说“那  相似文献   

17.
不少学生的作文里,写一个人的直接语言时,不管什么情况,总是在“×××说”的后面用冒号,这说明这些学生对引用对话怎么使用标点还不懂。我在讲读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后,请同学们边看课文,边用笔画出写“×××说”的句子,再看一看“说”的后面的标点。等同学们看完、画好以后,我问:“‘×××说’的后面,是不是全用的冒号?”一个学生回答说:“‘×××说’的后面,不全用冒号。”从他说话的神情,看出他的惊异,这说明他在阅读课文时,注意到了课文中的标点符号。  相似文献   

18.
对于职校、技校毕业生来说,如何走好求职第一步呢?笔者根据近几年来对一些求职者的调查结果总结,认为写求职信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写出收信人的真实姓名。有些人误以为直呼某人姓名为不尊重他人,其实没有姓名更不礼貌。例如写上“尊敬的主任先生”,对于“主任”来说,不知是谁该看的信,因为“主任”往往不只一位。对于普通办事员来说,就有一种“既然你写给主任们,那就让主任们去看”的下意识反映,这样你的求职信只能受人冷落了。在写信时最好称×××先生或×××经理、×××主任等。2、避免套话、空话和大话。没有什么比在…  相似文献   

19.
五年制小学课本《数学》第七册第8~9页写道:“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据此法则,似应有“1>0.9999…。”但由“1÷3=0.3333…”知:“1÷3×3=0.3333…×3=0.9999…”,而1÷3×3=1,故又有“1=0.9999…”于是既有“1>0.9999…”,又有“1=0.9999…”,产生了矛盾。根据逻辑学中的“矛盾  相似文献   

20.
平时,我们在墙壁上时常看到一些引人注目的失物启事,有的如此写道:“失物启示:因本人不慎,昨天在教室丢失×××,如有哪位好心的人检到,请告知×××,本人不甚感谢!……。”此类启事,屡见不鲜,每每看到这些,总觉得格式一样,错误雷同,似乎出自一家之手。寥寥数语,错误就有两处。其一,“启示”,应为“启事”,两者合义各异,不可通用。“启示”应解释为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启事”则是为了公开声明某事而登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