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国大革命突出表现了启蒙思想家的民主、自由、平等的公民意识,并在这些思想引导下,法国资产阶级和法国人民一次次将革命推向高潮。  相似文献   

2.
严复作为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渐进主义理论的坚定信奉者,对于法国大革命的历史非常熟悉,严复从渐进主义理论出发,审视和反思法国大革命,通过审视和反思,使他更加确信渐进主义理论的正确,更加警惕极端自由民权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也更加担心和反对在近代中国进行革命。  相似文献   

3.
在被誉为现代保守主义圣经的《法国革命论》中,柏克采用与启蒙思想完全对立的思想设计,通过对法国大革命的攻击以及对启蒙哲学抽象权利观的批判,展示了其具有鲜明特色的保守主义权利观。柏克不否认人有自然权利,但否认公民社会中人的自然权利。柏克强调公民社会中人的伙伴关系以及权利继承关系的“自然”与神圣性。柏克的权利观是一种保守主义的等级权利观,是反映贵族利益的特权观。柏克的权利理论是为英国君主立宪政体辩护的理论。  相似文献   

4.
法国大革命为何如此剧烈?在《旧制度与大革命》这部关于法国大革命的专著中,托克维尔给出了如下一些极具启发性的答案:启蒙思想家的作用,政治革命与宗教革命同时进行的后果,旧制度对人民进行了革命的教育,与大革命的目的有关,法兰西民族性格的影响等等。  相似文献   

5.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政治大革命,也是一场灾难。这场运动的发动原因是多方面的,文章就这场运动的理论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得出这个理论是不符合中国实际的,同时通过反思这场运动,我们可以从中得出深刻的教训,防止这场大悲剧在今天重演。  相似文献   

6.
刘文博 《文教资料》2011,(22):92-94
《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不是对法国大革命那段历史本身的记述,而是托克维尔对法国大革命历史的研究,在书中托克维尔叙述了自己对法国大革命从爆发的原因、革命的性质到革命结果给法国带来的影响等方面的看法。关于法国大革命,作为历史学家的托克维尔有他自成一家的看法,但是身为政治家的他不免会受到出身及其阶级地位的限制,所以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中处处流露出对法国大革命的两重性认识。  相似文献   

7.
狄更斯的《双城记》突出描绘了法国大革命前期的图景。狄更斯对大革命的态度可以说是复杂的,一方面他同情人民,认同革命必将到来;另一方面他又对革命场面做出种种恐怖描写,进而表现出他对革命的反思与否定。虽然对革命的态度前后反差很大,然而却有内在一致性,即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和对革命的认识层面的偏差。本文试图梳理作者态度变化的脉络,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古今自由之争”是欧洲启蒙时代与法国大革命时期风行一时的议题。贡斯当在吸收前人自由学说的基础上,根据大革命后的重建经验,提出了其独具特色的现代自由理论。贡斯当的原创性在于力图将两种自由有机地结合起来。他强调问题的关键其实并不在于放弃一种自由以换取另一种自由,而是如何在两种自由间构建起一种互为补充的辩证关系,从而创造出一种政治自由与个人自由和谐共存的宪政体制。  相似文献   

9.
从康德的法权论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论俗语:这在理论上可能是正确的,但不适用于实践》和《论永久和平》两篇文章中所明确提出的反对人民叛乱的五个论证。康德之所以秉持人民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以暴力的方式反抗政府的极端立场,从根本上来讲,是因为叛乱动摇了公民宪政的根基而使其不再可能。康德基于他一贯对普遍性的执著,将权利与政治的根基奠基于先天理性之中,即公民宪政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黑格尔的宪政思想不是附庸欧洲君主复辟潮流,而是面对时代精神冲击时的理论反应。他通过对德意志宪政窘境的考察,结合法国大革命的宪政经验,将开明君主传统与自由的时代精神相结合,为德意志民族设计了立法权、行政权与君权相统一的国家政体,即君主立宪制。  相似文献   

11.
"古今自由之争"是欧洲启蒙时代与法国大革命时期风行-时的议题.贡斯当在吸收前人自由学说的基础上,根据大革命后的重建经验,提出了其独具特色的现代自由理论.贡斯当的原创性在于力图将两种自由有机地结合起来.他强调问题的关键其实并不在于放弃一种自由以换取另一种自由,而是如何在两种自由间构建起一种互为补充的辩证关系,从而创造出一种政治自由与个人自由和谐共存的宪政体制.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法国大革命与十月革命中产生的恐怖政策作了比较。文章认为,恐怖政策是这两次大革命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革命政权为应付国内外反革命敌人的内外夹击而实行的为战争服务的政策,它们有着共同的运行规律,同时两种恐怖政策又有不同之处,但各自体现了两次大革命的具体特点。  相似文献   

13.
国内史学界普遍依据恩格斯的论断,认为法国大革命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指导思想完全抛弃了宗教外衣,然而法国大革命是以宗教革命方式进行了政治革命,宗教外观 贯穿始终是法国的政教合一传统和启蒙思想所致。  相似文献   

14.
辛亥革命后的第二年,1912年,列宁热情地赞扬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和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孙中山先生“不愧为法国18世纪末叶的伟大宣传家和伟大活动家的同志。”这不只是指孙中山先生是“充满着崇高精神和英雄气慨的革命民主主义者”,他提出的辛亥革命纲领“渗透了战斗的、真诚的民主主义”,体现了法国大革命已实现了的民主主义理想与原则,而且就纲领的制定、辛亥革命道路的选择来说,也同样借助于法国大革命的理论原则与历史经验。辛亥革命的爆发在这个意义上也可说是法国大革命掀起的资产阶  相似文献   

15.
马布里是十八世纪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和杰出的空想共产主义者,他的思想和著作对法国大革命的各个不同阶段和不同阶层代表人物产生过重要影响。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研究了他的思想内容、历史地位和作用。即马布里的社会政治观与哲学思想;马布里与卢梭的关系;马布里与法国大革命的关系。研究表明:马布里思想有许多方面与卢梭思想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有些比卢梭温和,但也有些比卢梭走得更远。称马布里是“法国大革命之父”,并非言过其实。  相似文献   

16.
1924年至1927年,在中国的大地上爆发了一场席卷全国的 革命运动。这场革命运动声势之浩大,发动群众之广泛,在中国 近代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人们通常把它称为中国的“大革命”。 这场革命,是以推翻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为目标 的大革命。农民运动讲习所为大革命培养了大批骨干力量。  相似文献   

17.
卢梭是十八世纪法国启蒙主义运动时期卓越的平民思想家,他的政治哲学名著《社会契约论》一面世便震惊了当时整个欧洲社会,其理论主张成为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指导思想,该书至今仍在全世界广泛传播。长久以来,人们对该书所主张的理论褒贬不一,但不论怎样,《社会契约论》在人类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因而值得我们走近这一名著,去体会卢梭所探求的道德理想国。  相似文献   

18.
启蒙思想尤其是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一,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及不断向前推进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其二,大革命期间,制订的宪法及罗伯斯庇尔民主思想蕴含着“人民主权”思想;其三,广泛的大众参与也是“人民主权”思想深入人心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法国大革命期间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成为法国人一种美好的向往,也给世界各国人民树立了反对压迫、反对剥削的一个典范,但是法国大革命又带来了沉重的惨祸,杀人流血事件层出不穷,这又使世界各国人民担惊受怕。在中国,改良派与革命派展开了关于法国大革命与自由的争论,它们争论的焦.董在于中国能否进行革命实现自由。这场争论使人们看到了出发点不同导致了思考问题的思路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康德美学无疑是资本主义启蒙运动以来,唯心主义美学的最好标本。从对康德美学的分析中,阿多诺向我们揭示了启蒙辩证法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原则在美学中的投影。但这种投影在当今的时代却遇到内外两方面的困境。阿多诺带着这样的疑问,在对康德美学的批判中,发展出自己的否定辩证法的美学理论。他的理论对后现代的文化产业和美学批判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