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初著名文学家刘体仁,曾官刑部主事、吏部郎中。体仁生卒年和籍贯在常见工具书中说法不一。经考证,体仁当生于1617年,卒于1676年,是安徽颍州(今阜阳市)人,而非河南许昌人。  相似文献   

2.
传世宋蜀刻本唐人诗文集中有一部分书上钤着清初著名诗人、收藏家刘体仁的印章,有研究者即据此认为是刘体仁借入宫阅书之便窃出而占为已有的.其实,有充分证据显示,早在明代后期,宋蜀刻本唐人诗文集就从明皇宫藏书的文渊阁中散出,而后才被刘体仁收藏了若干种.  相似文献   

3.
元祐六年(1091年),为远离朝堂之争苏轼自请知颍,他在知颍期间创作的诗歌被称为"颍州诗".苏轼"颍州诗"涉及关怀民生、吟咏自然风光、叙写与友交游等题材,呈现出诙谐幽默的情趣和超然物外的境界.苏轼在"颍州诗"中多次描写颍州地方风物,追思先贤,怀念恩师,促进了颍州文学的发展,对颍州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清代乾嘉诗坛,诗人交游之频,亦极一时之盛。在众多诗人中,张问陶与刘大观的交游及其诗作尤其引人瞩目。本文通过考证认为,在长达二十年的交往中,他们志趣相投、肝胆相照、友谊纯真,诗酒唱和、互见性情。其交游诗作记录了乾嘉诗坛“诗人相重”的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5.
清代乾嘉诗坛,诗人交游之频,亦极一时之盛.在众多诗人中,张问陶与刘大观的交游及其诗作尤其引人瞩目.本文通过考证认为,在长达二十年的交往中,他们志趣相投、肝胆相照、友谊纯真,诗酒唱和、互见性情.其交游诗作记录了乾嘉诗坛"诗人相重"的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6.
欧阳修颍州诗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修自中年来颍为守后,便眷眷不忘归颍,颍州与欧阳修关系密切。研究欧阳修的“颍州情结”首先需梳理出其颍州作品。本文以欧阳修自编《居士集》为首要依据,结合系年、诗意、前人研究成果及其他史料文集。重新辨析考证欧阳修的颍州诗作。  相似文献   

7.
颍州欧阳修之遗族,为欧公四子之后裔之说,已成定论。今欧公第32代裔孙欧阳礼先生著文说颍州欧氏系欧公之远族,非裔孙。其说误矣。从方志史料、家乘谱牒和相关信息综考察,颍州欧氏确为欧公四子欧阳辩之后裔。  相似文献   

8.
陈师道曾在颍州任州学教授三年,今存创作于该地的"颍州诗"共52首。在这些作品中,陈师道不仅描绘了颍州的自然风光,而且在抒发闲适、隐逸之情时体现出对此地风土人情的热爱;即便在与亲朋好友赠答时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情,也与颍州的地理环境有很大的关联。这些"颍州诗"不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对"后山体"的形成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稿在吴兴丛书本《迟鸿轩集》附录《藐叟年谱》的基础上,搜辑其往还朋辈诗文中酬赠、唱和资料,增益其生平行迹,补充其治学、习书之迹,交游、酬唱之什,聊补年谱之未备,以供论文史者参详。  相似文献   

10.
本稿在吴兴丛书本《迟鸿轩集》附录《藐叟年谱》的基础上,搜辑其往还朋辈诗文中酬赠、唱和资料,增益其生平行迹,补充其治学、习书之迹,交游、酬唱之什,聊补年谱之未备,以供论文史者参详。  相似文献   

11.
颍州西湖     
<正> 阜阳在秦汉时称汝阴,在北魏以后称颍州,颍州西湖故名,为唐宋明清历代名胜。这里曾绿树成荫、林苑烂漫,画舫朱艇、碧波潋艳,楼台亭榭、歌舞不绝。在历史上,颍州西湖堪与杭州西湖、扬州西湖齐名,是为人文荟萃之地,觞咏风流之乡。《大清一统志》云:“颍州西湖闻名天下,亭台之胜,觞咏之繁,可与杭州西湖媲  相似文献   

12.
阜南朱寨曹元村宋墓新出王容季、王子直墓志铭,确认了北宋名儒王回家族墓地位置,是近年安徽地区宋代墓志材料中最重要的一次发现。出土墓志文与文献、传世诸墓志文互证,可校补王回家族史料之讹误、阙疑,为研究北宋颍州王回家族居地与墓地迁移,爬梳其家族世系与族人迁徙轨迹,考证其家族名人科举、仕宦、交游、文学成就、婚姻与丧葬等提供了珍贵材料。墓志文蕴含的丰富史料信息,对研究北宋文学史、社会生活史及基层行政管理组织机构变革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欧阳修中年自请来颍州为守后,便把颍州定为终老之地。离开颍州后,他写下了诸多思念颍州,表达归颍愿望的诗作。颍州的魅力是欧阳修思颍的显性层面。思颍实际上就是思隐。对故乡缺失的家园情感也移聚到对颍州的思念中,思颍又是思家。归隐情怀与家因情感最终共同融注到思颍之中。思颍是对宦海风波、现实无奈的远离,对宁静淡泊而又自由稳定的精神家园的寻找。激发欧阳修寻找精神家园的因素即他的人生悲情,其现实来源有三:健康状况的衰退、政治理想的失落以及亲人故交的零落。  相似文献   

14.
《王维集校注》若干问题举隅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华书局版陈铁民《王维集校注》是建国以来的第一部王维诗文的校注本,但其错误之多却较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尤甚。其中的主要错误主要表现在"注"方面,如作者交游的笺注错误、诗文编年的系定错误以及题注方面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15.
姚培谦出身于金山望族,家富藏书,喜读书治学;又尚风雅,广交游,对《宋诗别裁集》之成书贡献巨大。笔者于《〈宋诗别裁集〉编者姚培谦交游考》中曾考证出姚氏相与交游者31人①,后继续爬梳相关文献,于本文中则补考出相与交游者41人、正误5人。此72人中,以江南人士居多,这与江南文人酷嗜雅集唱酬、切磋学问、探讨诗艺的传统有关;而相交者中又半为诗人学者,多主张以经史为本,务实黜虚,这也契合了清前中期崇尚实学的学术思潮,并对《宋诗别裁集》批评理念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龙山子既结楼于宅东北,稍并其邻之竹,以著书乐道,集交游燕笑于其中,而自题曰“借竹楼”。方蝉子往问之,龙山子曰:“始吾先大夫之卜居于此也,则买邻之地而宅之。  相似文献   

17.
吕景蒙于明嘉靖前期任职于颍州,其职司虽重在风宪且任职时间不长,但在明代中后期乃至清代颍州的人文教化史中贡献卓著,影响深远,被列为颍州名宦。他最具影响力的人文教化举措是修缮了西湖书院、兴建了三忠六贞祠、纂修了颍州地方志,这些人文教化措施功在当时,誉流后世,不仅提升了颍州人文生态的品质,而且使颍州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延续了这一人文生态的高位品质。  相似文献   

18.
尤侗是清初著名的戏曲家和文学家,江南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一生交游广泛。仅据其《西堂全集》而言,提到的有名有姓者不下六十人,而最为重要的也有三四十人之多。交游活动对尤侗的生平经历、思想、著述等多方面产生着影响,也直接影响到他的戏曲创作活动。尤侗交游的重中之重是与文坛名士的交游,可分为曲词之交和诗文之交,而尤以曲词之交为著。  相似文献   

19.
欧阳修滁州、颍州、亳州诗歌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修一生宦海沉浮,曾在安徽的滁州、颍州、亳州为官,他在三地的诗歌创作均取得了丰硕成果。其滁州、颍州、亳州诗歌的思想内涵具有同一性:寄情风物、赠答友朋、忧时爱民;其滁州、颍州、亳州诗歌具有发展性:体现了其诗风的逐渐成熟,展现了其心理状态的逐步嬗变。  相似文献   

20.
欧阳修与颍州有不解之缘,形成了挥之不去的颍州情结。颍州的风土人情使遭受仕途打击的欧阳修获得巨大的精神安慰,把它当作心灵的净土。政治上打击与磨难,也让欧阳修心有余悸,逐渐形成归隐思想。欧阳修晚年虽身居高位,却壮志难酬,政治上不能有所作为,内心的社会责任感使他陷入深深的矛盾和自责之中。欧阳修的身体状况与亲朋故旧的相继凋零,加深了他对生命的感悟,增强了他对淡泊生活的向往之情。这些因素促使他形成颍州情结,将颍州作为自己的精神归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