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魏秀仁的《花月痕》是一部带有自传体色彩的小说,一般论者简单地视为狭邪作品,认为是受才子佳人的影响而成,而没有深入进行探讨.本文试图从作者的独特个性、文人心态、历史时代、受经典作品的影响等方面简略地探讨魏秀仁《花月痕》的自叙性,探索《花月痕》的艺术渊源,并分析其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影响力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花月痕传奇》是清代作家陈烺的代表作之一。它是一部描写男女因缘的传奇作品,全剧围绕萧步月与霍映花的镜花水月之情展开描写,体现了陈烺超脱的人生感悟。剧本的情节构思、语言、结构等方面的安排都很独特。剧本中林宾日和登龙的序,其他评论家的题辞、评辞以及每折的批点,分别从剧情、结构、语言以及对后世影响等方面对剧本进行批评。结合剧本从这些评点可以看出,《花月痕传奇》的文人意识很强,作为文学作品,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花月痕》对《红楼梦》明显有着模仿痕迹。笔者拟从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提炼、文章的叙事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诗词酒令的插入等诸方面来谈谈《红楼梦》对该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花月痕》中有大量关于疾病的描写,尤其是主人公韦痴珠、刘秋痕,是在病中不断深化对对方的同情怜惜,最后痴珠病死,秋痕也自缢追随他而去。这些疾病描写亦隐藏在诗词中,都有提到病、病体虚弱之意。对疾病的描写不仅助推了情节的发展,表现人物的最后悲剧高潮,也体现了人物之间的"同病相怜"与"病中恩爱"。对韦痴珠病情详细变化的描写,一是揭示人物命运的悲惨,二是魏秀仁自身贫病交加的写照。  相似文献   

5.
《花月痕》作为晚清早期狭邪小说的代表作之一连接古今,不仅上承古典才子佳人小说范式,更是开一代小说的新风气,隐含着一定的现代性。它表现了女性的主体意识,开启了颓废气息和浪漫叙事的先河。  相似文献   

6.
王若安 《现代语文》2007,(11):33-34
本文对《花月痕》作症候式文本分析,通过对文本中名妓是名士心态的解读以及韦痴珠、荷生两个主人公形象、两条故事情节模式鲜明对比是作者的焦虑的表现,是在近代语境中士子的价值得不到实现的潜意识不得发泄,在文学叙述中移情。进而简析近代中国士子的心态。  相似文献   

7.
《花月痕》是晚清狭邪小说的代表作品之一,具有狭邪小说结构和内容的典型意义,为进行存在主义哲学层面的分析提供了契机。通过对名妓的存在环境、名妓与名士的关系以及名妓的才学即“艺”的实质性分析,可以凸现名妓消极的存在状态和存在地位,同时也可以发现在这种状态下一些超越性行为和解脱之道。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结构主义符号学的符号矩阵理论,来分析《花月痕》文本的双重含义.即行动与价值的二元关系,以及个性与权力、金钱的关系,试图对《花月痕》进行一番全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9.
《海上花列传》是“近真”型狭邪小说的开山之作.与《花月痕》和《贵楼梦》等“溢美”型狭邪小说相比,《海上花列传》突破传统,开启一种新的创作模式,在多个方面展现了时代和社会赋予小说的现代性特点.如,作者用一种历史与文化的眼光来审视海上青楼的庸俗之变,并将物欲横流的现实诉诸笔端;又如,《海上花列传》的人物刻画更丰满、更真实,每个人物都善恶并陈、妍媸俱现.这些都标志着狭邪小说创作的转型.  相似文献   

10.
《离骚》有楚文化的外部特征和中原文化的内在实质。楚地的山川风物、民俗民风,楚人原始神话思维及风味独特的楚声楚歌是其产生的沃土;中原文化的现实关怀和理性精神是其产生的催化剂。《离骚》抒情主人公是浪漫的神性和现实的人性的统一。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相融合,浪漫的神与理性的人相统一,才成就了《离骚》这篇千古奇文。  相似文献   

11.
曹丕作为建安文人的主要领导人,自身也积极地进行文学创作,对于他的诗歌,现在学者一般认为他的诗是直接学习汉代乐府民歌和文人五言诗,但读他的诗,我们还可以感受到其创作的另一种传统,即对于《诗经》的继承.本文主要就其诗歌的题材、内容和艺术手法等方面,阐述其对《诗经》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小说艺术是西方晚起的一种文学样式,神话、故事、诗歌、戏剧这四种文学形式与西方小说艺术血肉相连,在题材、艺术思维方式、结构方式、技巧等特质上是以上四种文学形式的融合。  相似文献   

13.
朦胧诗的兴起是在七十年代末,此后三、五年间达到鼎盛。但严格说来,朦胧诗在七十年代初就已酝酿于青年人的心中,直至1979年3月北岛发表《回答》后才被承认,继而逐渐发展壮大,形成一个流派。  相似文献   

14.
石黑一雄的代表作《长日留痕》是一出个人的悲剧,作品表现出悲剧主人公奉献出一切的抗争精神。这种悲剧精神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蕴,主人公失败的抗争弘扬了人的价值。主人公的不幸隐喻着整个人类所面临的一种生存困惑,现代社会应当多关注个体存在价值,促进个体发展。文章运用悲剧理论,从悲剧人物、悲剧情节以及悲剧主题方面分析《长日留痕》所体现的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15.
孙子是我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自觉继承者与积极弘扬者,其"必取于人"的人本说、"因敌而制胜"的因变观、"修道而保法"的德政观、"唯民是保"的保民论,正是对先秦时期变革突破中形成的文化精神——疑天惟人的人本精神、因革变易的因变精神、德刑相合的和合精神、保民惠民的民本精神——的承续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唐寅是明中叶时期吴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名列江南四大才子之首。他精心创作的《花月吟效连珠体十一首》七律组诗及有关花月诗,是诗人诗酒自娱、任情自适生活情景与美好理想的形象体现,也是诗人力图摆脱困境、追求个性解放时代精神的强烈反映。组诗思想之恬淡闲逸,结构之严密完整,语言之清新圆畅,修辞之活泼灵动,意境之澄明幽雅,无不彰显出诗人天才创造的魅力,是江南边缘文人生活情趣、诗学水准、诗意人生与自然意识的典型代表。唐寅"花月诗",以其特有的创新精神、审美价值与诗学意义,奠定了中国诗歌史上里程碑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诗经》的审美意识主要体现在羊大为美、和谐为美、风雅为美和比兴为美等四个方面。《诗经》这些审美意识的存在不仅具有深厚的化渊源,而且对中国后世美学产生了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先秦时期已经出现从本体论的高度探讨文艺的本与末,《淮南子》文艺本末论既对前贤的思维成果有所吸收、借鉴,也有自己的独创和发挥,使本末论在艺术范畴内呈现出比较成熟的理论形态,为中国古代文论的进一步发展成熟做出了奠基性贡献。  相似文献   

19.
李群玉诗歌的艺术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群玉是晚唐著名的湘籍诗人,他的诗既受到沅湘之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孕育,又接受屈原、宋玉摇荡情思,托物抒悲的传统。楚骚文化对其诗歌的影响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20.
付朝 《滨州学院学报》2011,27(5):102-106
《孙子兵法》舍事言理的论说式结构是文章体裁的重大创新,具有深厚的文化渊源。其最早的源头应为《周易》:主要概念和概念构成均取自《周易》,主体结构的理论框架也源于《周易》,而一句一理的结构占位和立象尽意的哲理化思辨也都深具文化特质。所以,这不仅是文体结构的重大进步,也成就了我国轴心时代理论言说方式的深刻变革,对提升整个民族的理论思辨能力和文化发展均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