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晋陶渊明与西晋作家束皙之间的关系,尚缺乏全面探讨。文章从束皙是疏广之后,而疏广正是陶渊明心仪的高士入手,考察了陶渊明与束皙在性情、理想、史学才能等方面的密切关系。作者将撰文进一步探讨陶渊明与束皙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可以促进陶渊明、束皙与汲家书、《穆天子传》等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西方的"互文性"文本理论出发,揭示了陶渊明与张衡、束皙的关系,对嵘《诗品》品陶之说进行了补充。文章特别强调陈寅恪对古人"应具了解之同情"的态度的重要性,通过理论的阐发和诗文的对照,表明了陶渊明对汉晋以来文学传统的继承。同时,本文对《归园田居》五首其一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作者指出,陶渊明与张衡、束皙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其平生的志业与人生的践履亦有差异,但是,隐逸的情怀与脱俗的高趣,却是其共同的追求。由此,张衡的归田与束皙的贫居成为《归园田居》诗的深层文化背景,陶渊明也成为这两位作家的异代知音。  相似文献   

3.
陶渊明一生与酒相伴,与诗相依。陶渊明在诗与酒中,蕴藏着忘忧情怀,隐含着率性真我,表达着释然超脱。从酒中品陶渊明的诗歌,对于了解陶渊明的人生轨迹、思想意识及其诗歌的价值观念、创作风格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桃花源记》是晋代大诗人陶渊明最为世人传诵的一篇文章,文章试从此文的创作背景、创作手法、创作主体等方面来看陶渊明的感情倾向。  相似文献   

5.
从对陶渊明的创作心理、生存心理、社会心理的分析和研究入手 ,探讨陶渊明隐居生活的动因和价值 ,试析陶渊明的孤独而且超脱的隐居生活对他创作的巨大影响 ,说明了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重新认识陶渊明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陶渊明一生创作了大量恬淡自然的田园诗和被人称颂的散文,他似乎在于小说创作方面没有留下具体篇什,“陶渊明与小说”这个课题极少有人涉足,事实上,陶渊明对古代小说创作产生过一定影响,本文以《桃花源记》为例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束皙的赋虽然篇幅短小,但内容新颖,选材独特,语言通俗,在崇尚绮丽繁缛文风的西晋赋坛饱受争议。本文从束皙赋中以人为本的创作思想,质朴直白的创作风格,以及不慕荣利的创作追求三个方面,展示了其文化品格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8.
从对陶渊明的创作心理、生存心理、社会心理的分析和研究入手,探讨陶渊明隐居生活的动因和价值,试析陶渊明的孤独而且超脱的隐居生活对他创作的巨大影响,说明了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重新认识陶渊明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结合近三十年间关于陶渊明及其《归去来兮辞》的研究成果,从创作时间和地点,陶渊明归隐的原因,作品渊源与艺术特色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0.
明末清初山左著名诗人、隐士徐夜对陶渊明的接受是全方位的。由于经历了改朝换代的社会大动荡、大变革,使得集国恨家仇于一身的徐夜不仅自觉地接受了陶渊明的生存方式、生活态度与名族气节,同时又对陶渊明的诗歌从创作目的、题材及风格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接受。  相似文献   

11.
东晋时期,道教神仙思想对陶渊明产生了较大影响。他在诗文的创作中塑造了仙境、仙人、仙乐、仙药等道教意象。这些意象折射出陶渊明对道教神仙思想的自觉服膺。  相似文献   

12.
明代“昊中四才子”之一、诗文书画“四绝”的艺术家文徵明有着很深的陶渊明情结。从人生遭际、诗文创作、书画艺术三个角度,考察文徵明对陶渊明的接受,可以印证陶渊明对于后世文人士子的·心灵状态、生存方式、艺术创作等多方面的影响,在为传统书画艺术探讨文化根源的同时,也可拓展陶渊明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3.
王迎春 《池州师专学报》2004,18(4):63-65,113
中古魏晋时代政治动荡,具有典型的乱世特征,因而士子隐逸成风,遂形成了这一时代重要时代特征之一的隐逸文化。在这些隐士中。阮籍与陶渊明是其中最有成就而且具有相似之处的两位诗人。陶渊明的创作与精神风貌在某种程度上继承了阮籍的思想理念。本文试通过分析中古时代隐逸文化特征及阮籍、陶渊明的隐逸生活形态及作品创作来阐释二人共同的隐逸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14.
陶渊明诗文对诸如《山海经》《穆天子传》《燕丹子》《列仙传》《汉武帝内传》等,这些多被后人视为小说著作典籍中所记的故事及文字多有援引,对当时民间流传之故事俗说亦有采纳。并在充分占有小说素材的基础上,为表达己意对小说进行拈合补缀,翻奇出新。更有甚者,陶渊明托空以见意,创作了《桃花源记》这样“用散文写成的具有某种长度的虚构故事”,成为“唐以前第一篇小说”。从对小说的接受,到整合,再到创作,小说的内演过程便在陶渊明诗文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因此,陶渊明对小说的征引、拈合与创作,在小说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认识意义。  相似文献   

15.
郭飞 《语文天地》2012,(24):52-53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不是一时之思、一时之作,而是作者人生理想的体现。陶渊明出身寒微,历次出仕,因不能适应官场的污浊虚伪,最终辞官隐退,躬耕田园。考察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活经历及精神追求,可以发现,《桃花源记》的创作有着深厚的生活与思想根源。陶渊明生活的晋宋之际,士族制度极盛。  相似文献   

16.
陶渊明田园诗的创作源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其思想回归于自我满足,建造属于自我的精神家园。其代表作融合着田园风情,开启了田园诗歌盛行的时代,从陶渊明创作的《归园田居》五首中,可以窥见诗人的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特点,这也是我们解读陶渊明创作思想和情感的重要途径。围绕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分别进行分析,探讨诗人的内心情感发展及变化,可以从中总结诗人的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17.
关于陶渊明的性格,历来意见不少.本文从陶渊明所受的家庭教育、他的长辈及时代思潮对他的影响等方面来探讨他的主导性格形成的原因,并借鉴现代心理学的性格理论,论述了陶渊明性格对于他的创作风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陶渊明的后期作品是指陶渊明从41岁辞去彭泽县令隐居躬耕到63岁去世所创作的诗文作品。陶渊明后期诗文多篇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综合分析陶渊明后期诗文所体现的心态,主要包括有志未骋的悲慨、生死问题的忧思、生活穷苦与固穷守节的困惑、知音难觅的孤独凄凉,使陶渊明“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  相似文献   

19.
冯志英 《沧州师专学报》2013,29(1):41-42,52
陶渊明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卓有成就的诗人,他有着“质性自然”的心性,向往田园隐逸的生活,追求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并最终产生了桃花源理想.“自然”,是指导陶渊明生活和创作的基本准则,他这种顺应自然的思想明显是受老庄思想的影响.陶渊明在生死、富贵、名利、天命、自然之化等方面对老庄思想均有吸收,但是,在人情、交往方面又与道家思想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20.
提起陶渊明,总是认为他是晋末宋初之时特立独行、卓尔不群的一个人。但事实上,无论是他的行为方式、兴趣爱好还是文学倾向都深受东晋士人心态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有所突破。本文试图通过对陶渊明的隐逸思想、菊与菊花酒的爱好和田园诗创作等方面的分析,探究陶渊明如何接受和突破东晋士人心态,形成自己遗世独立的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