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说教材 “初学画图”是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初中第三册的第九课。主要是面向初—年级初学画图软件的学生。本册书从第九课到第十四课共六课内容。讲述如何运用电脑绘画,使学生掌握运用电脑绘图工具绘画,让学生领略电脑绘图的神奇。初学“画图”这一课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画图软件,了解画图环境,认识各种画图工具圾其大概功能。重点学习使用“铅笔”工具画图,  相似文献   

2.
作为多年从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在教学生使用WindowS附件中的画图工具进行电脑绘图时,发现诸多问题。首先,绘图效果差;其次,画图软件受鼠标制约太大,使电脑绘画成为一件极不容易的事。对于专业设计人员来说,使用Corel Draw、PhotoShop等专业绘图软件得心应手,但是对于非专业人员而言,绘图软件越专业,使用起来越困难。利用Word软件中的绘图功能,可以让你快速地绘出精美的图画,甚至连三年级的小学生也能在1个小时内绘出“专业级”的图画来。  相似文献   

3.
技校开设电脑绘图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以致用,要求教师既要做好课程的配套设置,又要做好绘图软件的专业性翻译,还要搞好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4.
新学期开始不久,在3年级的信息技术课上,我教学生认识画图软件的工具栏,让学生学会使用工具栏中的工具对图片进行编辑、修改。刚开始接触电脑,许多学生不会使用画图工具,甚至有些学生还不太会使用鼠标。一堂课下来,能完成任务的学生不多。但班上有一位学生用画  相似文献   

5.
高开溢 《物理教学探讨》2002,20(7):48-48,F003
应用“Word”软件备课或编辑物理试卷时,总少不了绘图,绘图的快慢直接影响到备课和编写试卷的效率。由于Word2000(或Word97)的“绘图”工具只提供一些线条和基本图形,绘画复杂的物理图形往往比较慢。当然,我们也可采用一些专业软件提供的现成的图形,但由于物理不象数学那样地经常使用几种固定的图形,变化多样的物理图形使得一般软件提供的图形常常难以满足,这样,迫使我们不得不使用Word提供的“绘图”工具进行绘画。因此,掌握一些画图的基本方法是必不可少的。这里将介绍一种快速绘图方法——“单元绘图法”。所谓“单元绘图法”,就是指在绘图时,先仔细观察,  相似文献   

6.
教材分析: 《请你认识我》原是广东岭南版《小学美术》一年级第五课的内容,教材本意是想让刚刚互相认识的小朋友通过书写自己名字和制作个性化的名片等形式,加深小朋友之间的印象及感情。我在这节课的基础上,让学生利用电脑程序中的“画图”软件来书写自己的名字并掌握画图程序中各个工具的使用方法。由于考虑到一年级小朋友对于电脑操作还不是太熟练,对画图软件也缺少必要的认识,所以我选择了二、三年级的小朋友为教学对象。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在《信息技术》“画图”课的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优化电脑绘画创作,以及课后多层次延伸,形成绘画爱好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8.
蓉子:在一次全市信息技术课教学观摩比赛中,一位老师上了一节小学四年级的《电脑绘图》课。课一开始,老师先扼要讲解了软件中几个常用工具的操作方法,随后给出一个作品范例“学校升旗仪式一景”(电脑图画)。画面上是一面“国旗”高高  相似文献   

9.
教材:江苏省小学计算机教材第26课教学目标:1.让学生综合运用Windows95“画图”软件和美术知识与技能创作图画。2.在灵活运用“画图”软件和美术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培养对计算机的兴趣,体会表现的乐趣。3.培养学生独特的感受能力、熟练的操作能力和自主创新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把美术画图知识通过“画图”软件灵活地表现并进行富有个性的创作。教学过程:一、自我欣赏,引发疑问,激发“活用”兴趣。1.课件展示“画图”软件创作的主题画,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犤上课时,每位学生面前的窗口是一幅优美的绘图作品犦同学们…  相似文献   

10.
有的教师爱用WINDOWS平台下的附件“画图”绘制实验装置图。而实际上“画图”绘制实验装置图非常不方便,我认为绘制化学实验装置图还是用WORD绘图工具好。WORD是OFFICE家族中的一员,是常见的办公软件。WORD提供了绘图工具,可供用户绘制各种图形,而且还提供了100多种基本图形供用户随意选择,对绘制的图形可进行着色、改变大小和形状、翻转、旋转、加阴影、组合图形和给图形加文字等操作。绘制实验装置图时,其功能比“绘图”强大得多,方便得多。下面就WORD绘图工具与“画图”功能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11.
<正>一、说教材《可爱的家》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三年级下册的内容。它是教材关于画图板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矩形""椭圆""圆角矩形"工具,并能灵活运用工具绘制"可爱的家"。学生通过前几节课关于画图软件的认识、操作,已经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并能运用一些常用工具绘制一些简单的图画。本节课教材首先通过对优秀作品的欣赏,激发学生利用计算机画图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画图模块时,  相似文献   

12.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画图程序中对图形进行自定义颜色及对图块进行“翻转/旋转”操作,使学生在学习了使用绘图工具和对图块的复制、粘贴后,对画图的颜色填充和图块操作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本节课主要通过自制CAI课件《小蜻蜓满天飞》的激趣导入,以实例制作、作品欣赏、作业设计、信息反馈为主要方式来达到教学目的。本教学设计适用于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画图教学,巩固对绘图工具的综合运用以及复制、粘贴的操作,学习对图形的自定义颜色和图形的“翻转/旋转”操作。因为教学内容较多,所以采用自制CAI课件《小蜻蜓满天飞》进行教学。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一一将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重点、难点突出,给学生形成形象、直观的印象,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巩固了旧知识、掌握了新知识,并能综合运用画图知识进行电脑美术作品创作,培进行电脑美术作品创作,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教材:《信息技术》小学第二册汉字输入与电脑画图(下篇)第八课《小蜻蜓满天飞》。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基本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能在画图窗口中综合处理图形操作,具体掌握对图形的复制、自定义颜色和旋转的操作。能力目标:巩固使用绘图工具制作电脑美术作品,并对图形进行复制...  相似文献   

13.
新学期开始不久,在3年级的信息技术课上,我教学生认识"画图"软件的"工具栏",让学生学会使用工具栏中的工具对图片进行编辑、修改。刚开始接触电脑,许多学生不会使用"画图"工具,甚至有些学生还不太会使用鼠标。一堂课下来,能完成任务的学生不多。  相似文献   

14.
<正>一、教学内容与学生分析《神奇的曲线》是江苏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上册)第10课《画线》内容中的一部分,是针对画图软件中曲线工具的使用而开展的教学,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按照教材的布局,这课内容是认识画图后的起点教学,但本人认为如果把这课当做画图的起点教学,针对刚刚接触电脑的三年  相似文献   

15.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还有许多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地方,如课程综合性不足,过于强调学科中心",电脑绘画软件与美术课程的其他内容相比更具综合性,表现在:绘图软件的易懂、方便以及绘图软件是儿童感兴趣的。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在《信息技术》“画图”课的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优化电脑绘画创作,以及课后多层次延伸,形成绘画爱好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7.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这必然导致其教学方法的独特性,而电脑艺术绘图课程又是动漫艺术系学生的一门极其重要的基础课。同时直接影响学生是否能顺利就业。所以,毕业学生就业的现象可折射出一定程度的该课程在定位、规格、层面、课程内涵等问题,本文将以电脑艺术绘图课教学为例,对目前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仔细的分析,并且提出一个衔接紧密,内容充实并把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融入到课题练习中的建议。建立一种新的并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教  材:北师大教材第二册第九课年  级:小学三年级课  时:1课时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重点:图片的选定、移动的方法、透明和不透明工具的使用教学难点:学会观察事物,用所学知识完成具体的任务教学准备:画图软件教学设计:1.学生和教材从教材本身来看,知识点多而且分散,包括选定工具、任意裁剪工具、透明、不透明、移动、复制、粘贴、取消等,都不太适合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一课时内掌握,因此我把该课分为两个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本课的内容处在整个画图软件的中后段部分,学生掌握了画图软件的各种绘图工具的使用后,对…  相似文献   

19.
一、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在教学中,Windows中附带的“画图”以其简易清晰的画面深得师生的青睐。然而教师也往往对“画图”感到头痛,因为它对于不规则曲线的表现力实在是不尽如人意,无法满足人们审美的需求。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创造性的思维。当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技能,充分挖掘创新能力。例如,在一次电脑绘画课上,教师让学生画生活中的物品,这时学生面露难色,觉得这些工具不够用,难以画出活生生的事物。于是,教师在教学中启发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20.
在画图软件的教学中要设计渗透多个知识点,主要是因为画图软件容易掌握,学生年龄小对绘图非常感兴趣(给他们提供喜欢的卡通形象,让他们模仿),将这些知识点渗透进去,可以让学生很容易理解并掌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