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改进原因 高中人教版必修2中涉及到的乙醇和钠反应的实验,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①产生的氢气不纯,混合有挥发的乙醇;②氢气的量少,因为反应本身较慢且所取钠的量又少,同时反应产生的乙醇钠会附在金属钠表面阻碍反应的进行,以上两点导致较难观察到氢气燃烧时产生的淡蓝色火焰;③氢气的验纯操作不易进行,反复的验纯导致钠和乙醇的用量不好把握;④不能控制反应的进行;⑤不能进行定量实验.教材中所给的实验只能演示乙醇和钠反应生成氢气,不能从定量角度说明是羟基上的氢被取代.本文介绍的这套实验装置可以较好地解决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2.
金属钠跟水的反应非常激烈,钠被熔化成圆球,在水面上来回滚动,发出“滋、滋”的声音,放出氢气。此反应现象奇特,非常有趣。学生的情绪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他们非常着急地想知道放出的气体是否为氢气。这时,教师应把反应的气体收集起来,并加以验证。现行的教材采用的是用镊子夹住金属钠,放入水中,用充满水的试管收集气体。此方法在实验过程中是行不通的,因为金属钠一遇水会立刻熔化成水球跑掉,用镊子是夹不住的。我在多年的实践中,采用下面的改进方法效果很好。a.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250ml烧杯1个、15mm×150mm的小试管2支(并…  相似文献   

3.
钠与乙醇反应的实验改进武汉市警予中学(430012)王环菊高中课本上的销与乙醇反应的实验是在试管中进行的,在试管中进行这个实验如果教师掌握不好(钠过大、煤油未抹干、手指没捂紧试管口等)就会出现试管中冒火球、生成的氢气跑掉、实验效果不好的问题.诸如上述...  相似文献   

4.
1 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如附图所示:A,D是两只同体积的塑料洗发精瓶削去底的容器,通过单孔橡皮塞、圆珠笔芯和一次性输液器组成连通器。两瓶的颈安装在  相似文献   

5.
钠跟水反应演示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一化学教材第84面演示实验4-3中是用试管收集金属钠与水反应后产生的气体。此法不仅操作麻烦,而且无法用点燃气体的方法附图实验装置进一步证明产生的气体是可燃性气体——氢气。为使操作简单、方便,现象明显,并使收集到的气体可点燃,笔者将装置、操作作如下改...  相似文献   

6.
7.
邹标 《中学教学参考》2011,(23):126-126
一、与简易装置同原理的拓展 可以将试管用u型管、锥形瓶、广口瓶、干燥管等代替,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8.
乙醇与金属钠反应,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乙醇的重要化学性质之一,我们对乙醇的实验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改进了实验方法,使实验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下面介绍我们的做法:一.我们设计的本实验的教学方法:1.将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做的学生实验;2.教师演示实验仪器改用能导气验气的配套装置;3.学生则采用自制的微型实验装置进行实验;4.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法.二.我们采用的实验装置:1.教师演示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如下(分步规范地操作,边做边讲解):(1)使无水乙醇与金属钠反应,让学生观察其反应是否剧烈(与原来…  相似文献   

9.
贵刊1987年第一期《对锌跟氯化铁能发生置换反应吗一文的意见》和1990年第二期《锌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的探讨》二文中,有些同志认为:锌与氯化铁溶液能放出氢气。并写出了如下化学反应方程式:  相似文献   

10.
高中化学教材中钠与水反应实验虽然简单,但无法让学生直观看到反应生成的气体,且未能对该气体性质进行论证即给出结论,不利于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同时,该实验容易因取用钠太大造成实验事故。文章通过改进实验,能清楚观察到气体的生成并对其溶解性、可燃性进行验证,并能观察到钠在煤油和水层反应的跳动现象,效果明显,实验成功率100%,不存在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1.
12.
新课程人教版化学册已出版使用了两个轮回,相比较传统教材,新课程实验版更注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求知的主动性,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能力,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新课程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3.
14.
二、实验操作 使用时,在D管口用洗耳球将酸压入B瓶,中,利用虹吸作用,酸一压过C管后,就会自动地连续流入B瓶,当酸液沿过玻璃棉(或碎塑料  相似文献   

15.
金属的化学性质是初中化学知识体系的重要内容,而金属与酸的反应是金属化学性质的重要方面,在考虑金属与酸反应的时候,至少会考虑金属与酸反应的快慢和等质量的金属与足量酸反应放出氢气的多少,前者与金属活动性的强弱有关本文不再赘述,而后面问题的解决通常是学生觉得比较困难的,但是如果做一些归纳则会使学生在解这样的问题时变得很简单.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初二物理新教材把“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由选学内容改为必学。由于此规律特别抽象,必须通过演示实验的方法总结概括出来。因此,做好演示实验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课本所采用的方法是:把注射器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中部,用手指堵住前端小孔,封闭一定质量的空气。通过压、拉活塞使筒内空气体积变化,使空气对堵在注射器小孔的手产生“推斥”、“吸引”的感觉,来说明压强跟体积的关系。实验操作中发现此实验装置可见度小,直观性不强。若作为演示实验,不能使每一位同学对压强随体积变化有感性认识。为此,对本实验进行了改进。1实验装置(图…  相似文献   

17.
为使钠与乙醇反应产生较多气体且点燃后能维持稍长时间燃烧,设计了一种较为简便的实验方法.在一支摘掉橡胶乳头的滴管(无色滴瓶上的)中加入约0.2g的小钠块,然后将其慢慢倒放在一只盛有约15mL无水乙醇的50mL烧杯中反应.利用该装置钠与乙醇反应产生的气体经点燃后火焰大而明亮,持续燃烧的时间可长达30s左右,能顺利进行探究及验证气体的成分.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十年制初中化学《课本》141页《钠跟水起反应》置换出氢气和生成氢氧化钠的实验,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演示实验。教材中的实验方法是用刺小孔的铝箔将钠块包起来,用镊子夹着放在装水的烧杯里,铝箔上罩一倒放的漏斗(水中),漏斗颈上套一只试管收集氢气。对这样的做法我们感到有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采用小试管、透明中性笔、肥皂泡、煤油等一系列常见用品对钠与水反应装置进行改进,改进后的装置不仅能验证氢气的产生,同时还能比较钠、水、煤油三者的密度.改进后的实验有现象明显、易于观察、装置简单、趣味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根据高中化学读本第一册P102教师演示及P310图11学生分组实验,按照课本上要求,用铝箔包好金属钠,用镊子夹住放入水中,用排水法收集氢气,这样做比较麻烦。笔者作了如下改进。实验步骤1.取直径20mm。长200mm具支试管一支,配橡皮塞,接上乳胶管及玻璃弯管,把水加入具支试管中,使液面低于支管口约2cm,并滴入2滴酚酞试液。2.把另一支盛满水的试管倒扣在盛有水的烧杯中。3.把一块绿豆大的金属钢用滤纸吸于煤油后,投入具支试管中,迅速塞住橡皮塞,把导管口移入盛满水的试管口下方收集氢气。改进后的优点在同一个发生装置上,可以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