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结合刘俐李教授的<焉耆汉语方言研究>,对焉耆方言中的儿化韵在作用和分布方面作一个系统的分类和总结,以区分焉耆方言中的"儿化"和"儿尾",并进而预测在焉耆方言中"儿化"现象不仅不会消失,还将会有所发展.由此加深我们对"儿化"和"儿尾"两个概念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2.
关中方言区的儿化类型可分为商州等处的简单黏附型,西安等处的中度儿化型,礼泉等处的混合型,鄠邑、千阳的深度儿化型,澄城、宝鸡等处则是儿尾自成音节。简单黏附型占关中方言区的44.4%,儿尾自成音节占近29%。该方言区儿化或儿尾的共时性呈现出不太平衡的格局。中度或深度儿化主要在中部,简单黏附主要在东部,儿尾自成音节主要在西部和北部。该方言区儿化或儿尾共时性差异的形成与周围方言的相互影响及语言发展的历史规律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关中方言区的儿化类型可分为商州等处的简单黏附型,西安等处的中度儿化型,礼泉等处的混合型,鄠邑、千阳的深度儿化型,澄城、宝鸡等处则是儿尾自成音节。简单黏附型占关中方言区的44.4%,儿尾自成音节占近29%。该方言区儿化或儿尾的共时性呈现出不太平衡的格局。中度或深度儿化主要在中部,简单黏附主要在东部,儿尾自成音节主要在西部和北部。该方言区儿化或儿尾共时性差异的形成与周围方言的相互影响及语言发展的历史规律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本文归纳了赤水话的声韵调系统及变调现象,重点对赤水方言儿化韵的语音形式,基本韵母生成儿化韵的类别以及自成音节的儿尾等进行了描写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描写九江话里的儿化现象和儿尾。儿化和儿尾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九江话里,在表义以及语法作用方面,二者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它们的主要作用在于:一、儿化和儿尾是某些词的词类标志;二、它们中的一部分只起构词作用,但有一部分能表小义或由小义引申而来的少义;三、儿化或加儿尾是一部分静态单位进入动态交际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安阳市区方言的"儿化"和"儿尾"与中原官话、普通话相比,有很大不同,该文用共时描写的方法,对安阳方言的"儿化"、"儿尾"进行研究,提出安阳方言"儿化"和"儿尾"现象并存,并受前一音节影响与"子尾"呈互补分布的面貌;并结合历时分析和语法化理论,指出儿化和儿尾的层次性,以及正在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从保定方言中词尾"儿"的表现形式来讨论其历史演变过程,以及它对汉语语言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镇龙方言儿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没有名词性叠音词根的儿尾词是镇龙方言的一大特点;儿尾有协和音段的功能以及狭义指小和广义指小的方式;儿尾与子尾在人名和亲属称谓的范围内构成了一对有相反社会意义的语言变素;儿尾的共时声调差异系轻声渐进扩散所致;镇龙方言儿尾实际上在一个音系内部共时地展现了一种由儿尾向拼合型儿化演进的汉语后缀“儿”的微观语言史;儿尾的轻声音变表明单个语素的音变也可以是在相关词汇中渐进扩散的.  相似文献   

9.
"×儿"是指"儿"音与其前字音节在语流中是否融合的问题,融合了的称"儿化",没融合的称"儿尾".因此,"儿化"与"儿尾"属语音平面上的术语;而带不带"儿"与词汇平面有关,是词汇平面上的问题.无论是语音平面上"儿化"与否,还是词汇平面上是否带"儿",都与语法平面上的"儿"有一定的关涉.语法平面与词汇平面一般统称为"儿缀".  相似文献   

10.
四川南江方言的词缀"儿",从语音上看有儿化和儿尾两种形式,儿化不自成一个音节,儿尾自成音节。后缀"儿"放在双音节或多音节后儿化,放在单音节后一般为儿尾。本文试从儿化、儿尾的构成、作用、音值等方面说明词缀"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襄阳方言作为北方方言的一种,儿化现象十分普遍,文章就其儿化的语音现象、儿化出现的方式特点和使用范围进行整理和分析,以揭示襄阳方言的儿化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12.
顾劲松 《河池学院学报》2012,32(4):48-51,55
隶属于江淮官话洪巢片的涟水方言中首次发现有儿化现象存在。涟水方言儿化词总量较少,主要是一些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且使用频率较高的时间词、称谓词和其他普通名词;儿化实读表现与儿化音节本身的韵母类别有关;老派儿化现象比新派丰富,较之于老派,新派儿化现象呈现出明显的萎缩态势,此态势主要与普通话渗透等因素有关。涟水方言儿化现象主要是历时继承和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陇西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历来引人注目,陇西方言也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主要谈谈陇西方言的"儿"和儿音后缀词,并就方言中没有儿化现象的原因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14.
陇西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历来引人注目,陇西方言也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主要谈谈陇西方言的"儿"和儿音后缀词,并就方言中没有儿化现象的原因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15.
儿化是大同方言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语言现象,通过比较大同话和普通话,使我们认识到大同话儿化的特点是基本韵母儿化后趋于相同,儿化韵母比普通话少,儿化词比普通话多,儿化在方言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雒鹏 《西北师大学报》2003,40(5):116-118
本主要讨论甘肃靖远方言中后字是儿化韵的两字组变调。先简要介绍靖远方言声韵调,然后讨论后字是儿化韵的“非叠字”和“叠字”两字组变调。靖远方言儿化韵属拼合型,儿化变调有四种类型。“非叠字组”的变调跟今音的语音环境有关,但又跟后字是非儿化韵的两字组变调不同,它们遵循着不同的变调规律。“叠字组”的变调涉及多重词法音系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前有关河北衡水市方言儿化韵的报告中还没有发现儿化韵有加闪音的情况,经过调查,发现位于衡水市东北部的武邑县确实有这种情况而且很成系统。  相似文献   

18.
目前有关河北衡水市方言儿化韵的报告中还没有发珥儿化韵有加闪音的情况,经过调查,发现位于衡水市东北部的武邑县确实有这种情况而且很成系统.  相似文献   

19.
重庆话的儿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重庆话儿尾的白音值和重庆话儿尾在语素“儿”的发展演变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即重庆话儿尾正处于“儿”从实语素到虚语素发展的承接阶段上。  相似文献   

20.
遵义话既有儿化韵也有自成音节的儿尾。遵义话的“儿”尾有久远的历史,有的“儿”尾仍保留了“儿”的本义,但目前“儿”尾词数量不多,现有的“儿”尾词也正在急剧减少。通过实地调查,对遵义话“儿”尾词的数量、结构和功能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引起人们对其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