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闻评论作为一种新闻媒体发出自己声音的形式,在我国正越发成为各大媒体的主打栏目,但目前现实的情况是新闻评论类节目普遍存在的收视率、收听率、阅读率低下的现状,而归结其原因就是"可看性"、"可听性"、"可读性"不强。本文总结了几点常见的广播评论类节目"可听性"不强的表现:陈词滥调,老生常谈;平淡无奇,不痛不痒;画地为牢,闭门造车;不是"近日"就是"日前"。就此提出了提高广播评论类节目可听性的几点做法:定位准确;放下说教姿态;夹叙夹议;巧用音响等。  相似文献   

2.
有些地方媒体融合转型后,片面地理解和实行新闻报道的"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对新闻评论也实行了"一稿多用"。于是,许多广播评论实际上成了文字评论的有声版,导致广播特色不明显。本文认为,广播评论要追求可听性,就必须多用录音评论形态,除了论据要以现场音响为主、论点要由记者进行阐述外,论证也应该体现出动态过程特征,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广播评论的可听性。  相似文献   

3.
广播新闻评论作为专门提供给广播使用的新闻评论,是广播新闻宣传的灵魂,是广播电台宣传的旗帜。鉴于其对广播电台、广播新闻的重要性,本文在广播新闻评论论述基础上,初步分析了广播新闻评论的写作原则和写作方法,进一步提高广播新闻评论的可听性,使其更好地发挥宣传与舆论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事与理之间的关系,有的很复杂,使评论作者颇费心力,深入剖析,层层推导,往往几易其稿,以求分寸适当,击中要害。有的却比较简单,只要娓娓道来,把事情讲清楚,稍加点拨,道理就显现出来了。作为评论方法,可称之为“叙事出理”。这样的评论,可读性可听性强,读起来听起来不费劲,没有负担。有些功底深厚的评论作者,往往信手拈来,妙笔成趣,连篇累牍。请看署名燮阳的发表在人民日报“经济漫谈”专栏上三篇有关小拉链的系列评论。第一篇发表于1992年3月5日,题为《小拉链怎  相似文献   

5.
王武 《传媒》2014,(24)
正当前,广播新闻评论节目的形式融合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一档节目往往要采用多种评论方式,这样不仅能够加强节目的可听性,而且能够提高新闻评论的深广度,进一步提高节目传播效果。回顾广播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它已经从最开始的单一播报形式转变为多重方式为一体的立体播报形式。本质上来讲,广播新闻评论是广播新闻的灵魂,随着全媒体传播时代的到来,各媒体的竞争焦点也从内容转向了思想,这也催生了一大批评论类广播节目。广播新闻评论节目要想  相似文献   

6.
我国社会正在经历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新问题层出不穷,牵涉面涉及亿万大众。在复杂多样的舆论生态环境之下,传统财经媒体的新闻评论要素也在因时而变,最为突出的特征是评论主体与评论选题的多样化,这是传统财经媒体新闻评论在新媒体时代的积极变化。然而,由于传统财经新闻评论的特殊性,其在不断优化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改善的问题,具体表现为部分评论人员专业素养不足、专业论述与受众代入失衡、评论整体缺乏舆论效力等,未来传统财经媒体在评论领域还有很大提高空间。  相似文献   

7.
<正>广播财经证券类节目诞生以来,其初期阶段是以简单信息播报和单向式市场分析评论为主,这个阶段节目主持人作用相对弱化,在节目中更多地表现为穿针引线者;后来节目进入到专家评论与听众观点陈述交流相结合阶段,具有很强的可听性与参与性,节目主持人的作用得到强化,表现为组织各方观点,引导话题。  相似文献   

8.
网上舆论主导权的争夺和较量日益激烈,主流网络媒体的舆论阵地作用日益凸显。目前,网络评论的整体格局呈现网民评论日益丰富,网络评论代表网络媒体自己观点立场的评论应时而出,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9.
茹红 《中国广播》2010,(2):42-43
“三贴近”原则是广播电视实践中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原则。广播作为一种听觉文化,其“三贴近”原则的具体体现便是可听性。具有可听性,才能真正提升广播的生命力。本文结合厦门经济交通广播的特色,从广播与听众的关系、广播报道的着力点及节目的服务性与实用性功能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加强广播的可听性。  相似文献   

10.
《新闻导刊》2005,(5):15-17
新闻评论在媒体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西方传媒界,著名报人普利策把评论比作“报纸的心脏”,这一比喻集中代表了他们对评论在媒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近几年来,言论在国内各媒体异军突起,报纸的不少版面都开设了言论专栏,形式也更为多样。时事评论——“因时而评”、“合时而著”的新闻评论,由于颇吸引读者的眼球.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报刊的一大看点。  相似文献   

11.
一、评论要具有可听性,必须要有广播特点。广播稿件的特点:语言上要求口语化、通俗易懂、声调和谐;结构上要求主线单一、构思新颖、层次分明。广播评论要体现这些特点,就必须做到开门见山,因事论理,由小见大,语言生动活泼、明晰动听。为此,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下手: 1、在语言上体现广播的特点。①运用大量生动活泼、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经济报道尽管有了较大改观,但一些稿件的可听性仍然比较差。那么,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方法,才能使经济报道吸引人,有较强的可听性呢?此文简略论之,以抛砖引玉。着眼于人有些经济报道之所以枯燥乏味,常常是由于文中“没人”。一写经济,就是数字、术语、产量、效益等各种经济现象,而忘记了创造财富的人,正所谓“只见物,不见人”。有篇  相似文献   

13.
现场音响、采访录音、现场述评、热线参与,是构成广播评论趣味性的四个先决条件或原材料,那么,怎样将这几种体现声趣的原材料巧妙地、合理地融进评论三要素中,增强评论的可听性与战斗性。一、充当评论由头引进论点以富于声趣的素材作为新闻评论的由头,先声夺人,引人入胜。主要有三种办法:单一式声趣由头、双料式声趣由头、总揽式声趣由头。请看总揽式声趣由头一例──湖南长沙东区广播站1988年11月3日播出获“中国广播奖”的评论《莫教孩子当看客》。该评论的开头,小学生张波前天勇敢揭发坏人却遇父母一顿打骂后这样回答记者…  相似文献   

14.
周涛 《记者摇篮》2010,(5):47-48
广播是一门听觉艺术,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是广播的基本功能,而可听性是其最重要的基本要求,好的广播新闻应当有很强的可听性,能够让人产生继续听下去的愿望。那么如何才能增强广播新闻的可听性呢?本文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增强广播新闻的可听性。  相似文献   

15.
何志平 《新闻前哨》2004,(10):63-63
科普广播作品和一般科普作品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的可听性。然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科普广播作品往往是科学性、知识性有余,可听性不足。努力增加科普广播作品的可听性是科普广播人孜孜以求的目标。增强科普广播作品可听性的方  相似文献   

16.
王涛 《记者摇篮》2014,(9):25-26
当前,在各种新闻媒介中,经济新闻的数量并不少,经济新闻的贴近性和可听性也在不断增强。但是,真正受听众欢迎的、可听性强、听众离不开、听不够的实用性经济新闻却并不多见,很多经济报道高高在上,听着枯燥、晦涩,一点儿都不亲民。这个问题确实需要经济广播频率的采编人员认真思索,不断研究。那么,如何增强广播新闻的亲民味道和风格,让听众听得懂、用得上呢?一、时效、快捷可以充分体现当今经济新闻传播与报道的亲民风格  相似文献   

17.
孙永 《视听界》2010,(6):109-110
对于广播来讲,没有耳朵的认可,再好的语言也不会有生命。能不能抓住听众的耳朵,往往是广播节目成败的关键。广播评论节目的可听性体现在以下几点: 1.新闻性 主要体现在话题的选择上。正在发生的被关注度高的新闻事件,受众更想去了解大众媒体呈现出来的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8.
时评,即时事评论的简称。它缘事而发。因时而评.对各种新闻事件和流行观点进行即时评论,针砭时弊、尖锐泼辣,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广泛的群众性和鲜明的政治性,在党报评论百花园中一枝独秀。随着法治和民主进程的推进和报业竞争的加剧,党报评论的“时评化”更为重要,成为党报评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补充。  相似文献   

19.
文合时而发──北海日报两组系列评论浅析叶乐阳去年,北海日报一版先后推出两组系列评论,一组以《论振奋精神跨入1995年》为副题统领8篇署名评论员文章,另一组以《学习孔繁森系列评论》为副题统领9篇署名评论员文章。这两组评论选题有所区别,但读者反应热烈。有...  相似文献   

20.
报刊新闻讲究“可读性”,电视新闻注重“可看性”,同样道理,广播新闻也要有“可听性”。可听性主要取决于新闻内容(新闻事实)和新闻形式(报道方法)。新闻价值越高,可听性自然就越强。而同样的新闻事实,可听性的强弱就决定于新闻报道的方法。这就要求广播新闻一方面写作上精当、形象,娓娓道来;另一方面则应注重广播新闻所用声音载体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