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对于窦桂梅老师,我听过她不少课,读过她不少文字,也曾多次讨教于她,每一回,我都能感受到她充盈血脉之间的对语文教学的那种异乎常人的一往情深。她在儿童、在文字中获得了皈依,对教育、对语文充满了眷恋。于是,她的“语文”便常常会产生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会震撼着你。还是让我们进入她的课堂吧。我们所从事的是母语教育。既然是母语,那就应该是有“根”的,应该有很多最为基本的元素,应该有很多值得我们永远发扬的传统。对于窦老师,我以为她显然是注意到了这一点的。这表现为她的两个自觉回归。首先是回归母语教学的本义。《再见了,亲人》是…  相似文献   

2.
今天,公众心目中的好老师是什么样的?这似乎是一个被很多人不太当回事的话题,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乏味”话题。但是,当我们为种种教育问题焦虑和困惑之时,好老师应该什么样,恰恰是我们回避不了的。好老师是什么样的?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同北师大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做好老师”要有理想和信念,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  相似文献   

3.
写作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块内容,怎样写好作文,一直困扰着很多同学。为此,我们特别邀请了蔡明老师开设“蔡老师教你写作文”这个栏目,为同字们的写作引航。蔡明老师是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老师、教授级中学高级老师、作文教学专家,并一直担任江苏省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评委。蔡明老师先后完成了“四步作文教学法”“开放型作文教育”“大面积提高作文课堂教学效益”等省级科研课题,编写了《精神之旅·话题作文大视野》《跟特级老师蔡明学作文·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漫画作文》《在日记中成长》等中学生读物。  相似文献   

4.
遇见您,真好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每次读到李商隐的这句诗,我就不禁想起教我的老师--陈军老师,一位和蔼可亲的语文老师。陈老师是一位责任心很强的老师。有一次,他生病动了手术,本来应该好好休息上一段时间的,但他怕我们把学习落下,仅住院了一天,就忍着剧痛来学校给我们上课。上课时,陈老师痛得扶着讲台,一直弓着腰站着给我们上课。看到陈老师这个样子,我们都听得特别专注,没有人忍心走神一下。  相似文献   

5.
<正>当今社会的快节奏,拉着我们激烈奔跑,我们匆匆忙忙从这一站赶赴下一站,从上一站赶赴下一站,这也使得我们语文人渐渐浮躁,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在浮光掠影间行走,"慢语文"离我们越来越远。在一次研修培训时,听了两节"同课异构"课。两位老师执教的是苏教版九年级上册季羡林老先生的《成功》一文。甲老师在介绍了作者季羡林的生平及授予季老的"感动中国"颁奖词之后,跟同学们说:"课前我们已经进行了预习,那么你们觉得季羡林先生的这篇文章可以换一个  相似文献   

6.
费雅玲 《成才之路》2012,(12):19-19
素质教育的口号的提出,肯定了语文教学的方向,加深了传统教育的外延,应该说它是对传统语文教学在批判认识基础上的拓展,既把传统语文教学的主要部分的肯定作为它的立足点,又给予了必要的修正。因此,在贯彻这一精神的同时,当务之急是要求语文教师对教育因素重新审视。通过对魏老师语文教学艺术的学习,我们发现,魏老师的语文教学艺术始终贯串着素质的任务,其中对素质的认识,远高于一般理解。魏老师身兼数职,  相似文献   

7.
“江苏教育”1954年二十三期上曾刊登了吉久登老师的一篇小品文——“三位算术老师”。我们读了以后,觉得第一位算术老师的教学方法是被作者吉老师肯定的。但从这位老师对所举例题的讲解过程来看,那是有很多缺点与错误,是不应当予以肯定,而应该也是我们批判的对象。他举出了“白布每尺2000元,买5尺6寸共要多少元?”一题后,随即问儿童:“这个题目应该用什么方  相似文献   

8.
“现在老师动不动就把家长‘请’到学校,孩子肯定调皮,我们也不是不管,可孩子就是不听话,我们真没办法。”“说真的,我就怕孩子说,老师请您去一趟。”“一张条子或一个电话就把我们‘请’到学校,站在老师面前,我们做家长的连说话的权利都没有。”“现在的老师,教育家长比教育孩子更有招数,只要你往他跟前一站,准会被劈头盖脸地数落一番。”……茶余饭后、公交车上、放学路上,常常听到有家长这样议论着。从家长的抱怨中,我们不难看出:老师和家长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共同教育好孩子,但是,彼此沟通起来是多么不容易呀!十几年的教育教学生涯…  相似文献   

9.
“现在老师动不动就把家长‘请’到学校,孩子肯定调皮,我们也不是不管,可孩子就是不听话,我们真没办法。”“说真的,我就怕孩子说,老师请您去一趟。”“一张条子或一个电话就把我们‘请’到学校,站在老师面前,我们做家长的连说话的权利都没有。”“现在的老师,教育家长比教育孩子更有招数,只要你往他跟前一站,准会被劈头盖脸地数落一番。”……以上并不是个别现象,茶余饭后、公交车上、放学路上,常常听到有家长这样议论着。从家长的抱怨中,我们不难看出:老师和家长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共同教育好孩子,但是,彼此沟通起来是多么不容易呀!十…  相似文献   

10.
国庆七天假回来的第一天,我在办公室一边改着学生的周记,一边跟大家谈论着不少学生不做或漏做假期作业的问题。突然,王老师快步走进办公室,嘴里生气地嚷道:“这还了得!大家快来看,看我们教室门前站的学生。”果真,教室门前站了一长溜学生。王老师继续“控诉”着:“我本想了解一下假期作业完成的情况,便让没写完作业的同学站起来,凡是主动站起来的不惩罚。没想到一下子站起来这么多。84个人中只有24人按时完成了作业。我都下不来台了!”孔老师听到这里也生气地说:“这帮孩子真是反了,等会儿语文课我就不讲课了,挨个查语文作业,只要没写、漏做的,罚每天把7课要求背的部分抄一遍。”  相似文献   

11.
“现在老师动不动就把家长‘请’到学校,孩子肯定调皮,我们也不是不管,可孩子就是不听话,我们真没办法。”“说真的,我就怕孩子说,老师请您去一趟。”“一张条子或一个电话就把我们‘请’到学校,站在老师面前,我们做家长的连说话的权利都没有。”“现在的老师,教育家长比教育孩子更有招数,只要你往他跟前一站,准会被劈头盖脸地数落一番。”……以上并不是个别现象,茶余饭后、公交车上、放学路上,常常听到有家长这样议论着。从家长的抱怨中,我们不难看出:老师和家长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共同教育好孩子,但是,彼此沟通起来是多么不容易呀!十…  相似文献   

12.
今年4月,周益民老师的专题刊出后,引起了很多老师对他和诗化语文的关注与讨论。一些老师对于诗化语文采取了肯定的态度,认为诗化语文应该是一个好的语文教师追求的境界。但也有不少老师很真诚地提出了一些意见。有人认为诗化语文过分强调文学教育,只能成为一种教学追求。例如有老师说:“诗化说白了就是文学教育,它是我们教学中一种较为理想的境界,是极具个性化的东西。诗化应该成为教学的一种追求,但它必须深深植根于听说读写上,植根于言语训练上。”有些老师认为诗化语文容易走向“虚化”,不容易操作,缺乏可行性。对于所谓可行性的问题,我…  相似文献   

13.
傍晚,我在一家米粉店里吃饭。一个小女孩跟她爸爸坐在我对面,静静地吃着。她袖子上佩戴着一黄杠,应该是个少先队小队长吧。在她爸爸到旁边打电话时,我和她聊了几句。“你喜欢你们的老师吗?”“喜欢。”“有没有最喜欢的?”“语文老师。”“为什么最喜欢他呢?”“他对我们要求很严格,对我们以后好。”  相似文献   

14.
“秘密”与“秘密”文/崔志红午睡后起床,孩子们穿衣服,洗手,拿水碗。我正在帮个别幼儿穿衣服,何醍兴奋地跑到我面前:“老师,老师,我发现了一个小秘密。”边说边举起手里的棉花。“老师,棉花一吹,它就往上跑。”说着,从一团棉花中撕下了一小块,放在嘴上吹。棉...  相似文献   

15.
孙忠胜 《语文天地》2010,(12):35-37
前年冬季有机会和几个语文老师一起去杜郎口学习.感受最深的是学生的语文课堂展示,真是“万紫千红春满园”,然而,同去的语文老师跟笔者有同样的感受。我们的课堂准备得再充分,在讲台上讲得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很多学生就是听得不知所云。两眼茫然。我们面临着“老革命碰到新问题”的无奈。语文老师该如何指导预习呢?是不是应给学生提供一个完  相似文献   

16.
刘超 《中学生天地》2008,(10):38-38
我每天最大的期待就是上课铃响的时候语文老师走进教室的一刹那,然后我老想着最好这堂课永远都不要下课。我总是想着每一次单元测验都能拿到最好的成绩,这样就能引起她的注意。我总是策划着在放学的时候可以跟她偶遇,这样我们可以一起走出校门。初一时教我们的语文老师退休了。她刚毕业就来教我们班。也许是因为跟我们年龄差得并不多,也许是因为我们是她的第一届学生,她对我们特别亲切,一点都没有老师的架子。上课的时候,她常常不站在讲台上,而是喜欢在课桌间穿梭。上次出去秋游的时候,她和我们打成一片,又跳又叫的,玩得都快疯了。  相似文献   

17.
曾经看过丰子恺先生的一幅漫画:一双大手把着一人形木模,将一学童往木模里按压,使之中规中矩,孩子痛苦得泪雨滂沱。这就是被批判的“千人一面”的传统教学。于是,新课程改革顺时代而生,人们为之振臂疾呼,老师们也纷纷吸纳了与之相随的新课程理念,积极投身到教学研究与改革中来。美国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所以说,新课改虽然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因此,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新课程改革,力求在课堂设计中关注每一个孩子全面和谐的…  相似文献   

18.
学生应该尊敬老师吗?应该,而且是无可置疑的。老师有必要公开教育学生尊敬老师吗?对此,我以为需要慎重考虑了。这是我在听一位语文老师教《伞花》时想到的问题。《伞花》是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中的一篇课文,主要内容是:傍晚,突然下雨了,老师们结束了一天紧张的工作,走出办公室时,同学们争着给老师送雨伞,他们自己呢,宁可淋湿,“有的顶着塑料布跑了,有的两个人合着一把小伞跑了。”老师怀着感激之情坦然接受了学生送过来的雨伞。课文的立意是赞扬同学们如何尊敬老师的。这个立意自然是不错的,但透过立意,我们就可以看到它的真实用意:教育学生…  相似文献   

19.
特别考试     
今天下午第二节上课铃刚响,语文老师便大步流星地走进教室,站在讲台上,目光在全班同学们身上大概停留了5秒后,便开口宣布:“这一节,我准备让大家考试,测验一下第二单元学得怎么样。”语文老师的话音刚落,全班学生都说开了:“我们还没复习呢!”“这太突然了,我们一点准备都没有!”5分钟后,只听见语文老师站在讲台上大声说:“安静!”顿时,全班鸦雀无声,接着,语文老师又说:“我给你们留15分钟的时间,如果你们这次考得好的话,我说‘嘿嘿’……如果考得不好的话,我就‘嘿嘿嘿’。”说完语文老师便走出了教室。我们深知老师话中的“嘿嘿”与“嘿嘿…  相似文献   

20.
“朱老师骗人 !”在孩子们的嚷嚷声中 ,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感到汗颜。在我们的教育中 ,“善意的谎言”太多 ,老师就是以这样的情境 ,拉着孩子往自己设好的圈套里钻 ,孩子们往往不易察觉。于是乎 ,我们的教育就成功了 ,教学目标就达到了。殊不知 ,这样一个又一个精心设置的“陷阱” ,忽视了孩子们内心的真实感受和体验。我们总是站在教师的角度去感受、审视学生的心灵。有一次听课 ,老师为了让孩子说出句中的重点词语 ,郑重其事地对孩子们说 :“下面老师来读这个句子 ,看老师读的怎么样 ?”孩子们非常认真地期待着。结果 ,老师读错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