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当·斯密(1723-1790)是十八世纪英国著名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他的成功著作是1776年3月发表的《国富论》①一书.他和他的著作一起,在经济学的发展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对他曾肯定地评价说:“在亚·斯密那里,政治经济学已发展为某种整体,它所包括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②尔后,特别是十月革命以后,苏联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对斯密经济学理论的体系,又作了不少研究,并且已经形成了一种系统的一致的看法.但是,随着世界与中国经济政治形  相似文献   

2.
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年-1790年)在斯密之前有许多人写过经济问题的著作,但他使经济学成为一门科学。斯密最早阐述了“双赢法则”这一原理,让人们认识到了市场经济是生态经济,竞争的结果是双赢,是协作,而不是倒退。亚当·斯密,英国经济学家,1723年生于苏格兰克科第镇。小时候,斯密非常聪明,拥有超常的抽象推理能力。他在14岁时考进格拉斯哥大学。3年后获得牛津大学奖学金,去牛津度过了6年求学生活。他后来在学术上的成就,就是在这时候博览群书打下的基础。他的巨著《国富论》奠定了经济学的基本方向。《国富论》的一个主…  相似文献   

3.
亚当·斯密是苏格兰伟大的经济学家和哲学家,被世人尊称为"现代经济学之父"。他的著作《国富论》集中体现了他的经济学思想。文章从其论述的高等教育思想为出发点,试图找寻为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借鉴依据,并依照我国具体国情,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是十九世纪上半期德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历史学派的先驱人物。他反对古典经济学,提出了独创的“国民经济学”和“生产力理论”,首创了保护贸易学说。他的经济思想不仅对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的发展有一定影响,而且在他的理论中提出了一些很有见地的看法,对我们今天还有现实的参考意义。可是,长期以来,我们对李斯特的研究不够重视。本文将对他的经济思想作一比较全面的介绍,并作一些评论。《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是李斯特的代表著作(1841年出版),他的经济思想集中反映在这部著作中。在这部著作中,他明确表示反对“流行学派”的理论.他说的“流行学派”就是指斯密,李嘉图的古典经济学及其信从者。李斯特说:“流行学派的理论体系存在着三个  相似文献   

5.
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奠定了200多年来经济学的基本框架:生产-流通-交换-分配,蕴涵了劳动分工和自由市场竞争的观念。马克思自称他的政治经济学思想多半来自斯密和李嘉罔。后来的马歇尔等经济学家也都高度赞扬斯密。到了19世纪末,经济史家坎南一手策划了“斯密升级运动”。他编辑整理了斯密的遗稿,校注了《国富论》等书,斯密现代经济学创始人的地位由此确立。  相似文献   

6.
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斯密以其《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两部巨著奠定了他在伦理学和经济学上的历史地位,也正是源于这两部著作中对人性的论述所呈现出的不一致,才构成了“斯密问题”。通过“斯密问题”的诠释,深刻地认识到“经济人”与“道德人”二者的统一,阐明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合道德性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又离不开道德的支撑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7.
1790年7月17日,亚当·斯密逝世。斯密不会想到,在其后200多年时间里,围绕他的争论从未停歇。《国富论》广为颂扬,被誉为现代经济学的开山典籍。但在伟大的经济学家熊彼特眼里,斯密却不过是一个苏格兰的小海关工作人员,对重商主义略有浅见而已。而作为道德哲学家的斯密及其伟大的作  相似文献   

8.
福州的三坊七巷与现代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过程中,由三坊七巷文化孕育出的一批经济学家对现代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实践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严复、陈衍、陈岱孙和陈彪如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1901年严复翻译的亚当.斯密的《原富》的出版,标志着现代经济学被引入中国。回顾在中华民族危亡的关头,从三坊七巷走出的这群人对中国现代经济学的贡献,重新审视今天中华民族和平崛起时期的经济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对未来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兰洋 《教学与研究》2021,(10):47-55
马克思与斯密的关系是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钥匙.在一定意义上,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到《资本论》的发展过程,就是马克思打破"近斯密性",进而透视古典经济学之内在矛盾的过程.在《形态》中,马克思以一种接近斯密的方式明确论述了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进程,形成了他思考资本主义起源和本质的第一个理论范式.而在《哲学的贫困》《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资本论》等著作中,马克思逐步揭示了资本的形式结构化特征,最终摆脱了斯密的"商业化"理论的窠臼.必须看到,这一过程并不是通常所理解的从一般意义上的分工逻辑向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拓展,而是在马克思理解了资本主义的特殊性质之后所生成的真实的历史视域.只有在完成这一转换后,马克思才真正洞察到资本主义经济现实的"假象化"本质和古典经济学的目的 论特征.  相似文献   

10.
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者,他在其1776年出版的代表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相当深刻地论述了教育经济问题。一、劳动分工论与教育经济思想劳动分工论是斯密整个经济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因而也是他的教育经济思想的理论基础。斯密很清楚地认识到了劳动分工与教育间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劳动分工能提  相似文献   

11.
看不见的手     
18世纪,英国出现了一个大经济学家,名字叫亚当·斯密(AdamSmith,1723~1790),人们把他称之为“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1776年撰写了一本书,书名是《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这就是影响至今的经济学经典之作《国富论》。亚当·斯密在书中提出这样一个理论,叫做“看不见的手”。他说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每一个人在做事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想到为了促进社会利益,他首先想到的是怎么实现自己的利益,都是从个人的利益出发去做事的。但是当他真正这样做的时候,就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着他,其结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的效果要…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对斯密和李嘉图经济学方法论上的批判,主要是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的写作中展开的。以斯密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方法论具有二重性质,是"生理学方法"和"外在观察法"的混合物,这源于当时资产阶级双重的历史任务。李嘉图承继了斯密颇具科学价值的"生理学方法",但由于该方法的先天缺陷,导致了李嘉图学派的解体。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中国的经济学发展具有丰厚的土壤 ,历史为中国经济学体系的建立和经济学家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是 ,中国的经济学发展也面临着挑战。中国经济学家的出路在于通过“吐故”和“纳新”的途径 ,实现在研究内容上、研究方法上、研究体系上的创新和重构 ,形成一种“华人范式”。这样 ,中国经济学才能进入世界主流经济学之中 ,中国的经济学家才能获得被称为“皇冠”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相似文献   

14.
古典经济学家创立了劳动价值论 ,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文章通过对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的考察 ,揭示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逻辑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15.
亚当·斯密是苏格兰伟大的经济学家和哲学家,被世人尊称为"现代经济学之父"。他的著作《国富论》集中体现了他的经济学思想。文章从其论述的高等教育思想为出发点,试图找寻为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借鉴依据,并依照我国具体国情,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亚当·斯密不仅仅是经济学家和道德哲学家,而且也具有史学家的内涵。他在致力于探索经济理论和道德实践的同时,亦彰显出关于史学本身的独到见解和对史学方法论的具体运用,对此,欧美学者已经从斯密的历史观、斯密关于史学的理解和历史研究法三个不同层面对其思想中的史学意蕴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和探讨,这无疑为我们重新认识亚当·斯密并进一步研究其思想中所蕴含的史学价值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亚当·斯密不仅仅是经济学家和道德哲学家,而且也具有史学家的内涵。他在致力于探索经济理论和道德实践的同时,亦彰显出关于史学本身的独到见解和对史学方法论的具体运用,对此,欧美学者已经从斯密的历史观、斯密关于史学的理解和历史研究法三个不同层面对其思想中的史学意蕴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和探讨,这无疑为我们重新认识亚当·斯密并进一步研究其思想中所蕴含的史学价值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亚当·斯密是英国杰出的古典经济学家,《国富论》是他留给人类的不朽名著。这部著作富含教育经济思想。文章从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教育与人力资本的关系、教育与就业的关系以及教育成本分担四个方面分析了斯密的教育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理论中的生产力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力这个范畴,并不首创于马克思,在马克思之前,已经广泛地为马克思的前辈们所使用(魁奈、斯密、李嘉图、李斯特等)。而且在这些经济家的著作中,生产力所表示的意义又是不尽相同的,生产力已经是一个无所不包的范畴,甚至有的经济学家还标榜自己的经济理论是关于生产力的学说。然而,马克思以前所有的经济学家关于生产力的理论,虽然或多或少包含着一定的合理因素,但从总体上说来却都是非科学的。马克思在继承前人的优秀思想成果时,也沿用了生产力这个范畴,不过是在经过重新理解后,才纳入了自己新的世界观体系之中。在马克思的理论中,生产力始终是他借以说明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物质资料生产在社会发展中全部意义的一个主要范畴。也就是说,生产力这个范畴,是马克思建筑他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和经济理论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  相似文献   

20.
丁辰 《华章》2013,(13)
亚当·斯密是古典经济学的开创者,而阿马蒂亚·森则是一位经济学与伦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在继承斯密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把伦理学与经济学结合起来,提出了以自由为核心的发展观,将平等、自由、公平等概念用于分析福利、发展等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为伦理学和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