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鹤 《出版参考》2009,(20):32-32
前些时候,我在和曾正德同志谈工作时,他告诉我他准备把到出版行业工作以来,平时积累的一些文字,结一个集子,要我为他这个集子写个序,我欣然答应了他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前些时候,我在和曾正德同志谈工作时,他告诉我他准备把到出版行业工作以来,平时积累的一些文字,结一个集子,要我为他这个集子写个序,我欣然答应了他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这是记录中国网络媒体发展历史的文字。撰写的这些人,不少是我熟悉的朋友,所描写的那些情节,不少是我知道的故事。但是,当把这些不同的人和事聚集到一个叙述体系中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已经不是一人一事,而是一个群体的创造,一个事业的进程,一个时代的变迁。  相似文献   

4.
《新闻传播》2007,(5):38-38
刚才,在博友“如鱼饮水”那里,看到了《重庆商报》的这个导读版。如此的版面语言,如此的导读文字,让我叹为观止。 近年来,导读版风行,但如何把导读做得精致,做出冲击力,实在是一个未解的课题。简单的堆砌、用个大幅图片装点,几乎成为目前导读版的定式,这种千报一面的景象,失云了导读版初期的新鲜。  相似文献   

5.
李巍 《记者摇篮》2005,(12):37-37
两千多年前,司马迁要把他所了解的历史事件用文字一个一个写在《史记》里。在今天,人类发现记录这个世界的方式不仅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像,而这一切将预示一个新的世界——视图世界的到来。  相似文献   

6.
沙爽 《网络传播》2007,(10):91-91
事情就是这样的巧,我的两个朋友,几乎在同一时间里对我述说起他们刚刚逝去的一场爱情。Z是坐在我对面说的,嗓音低沉,穿插着怀想和停顿,甚至还有隐忍的眼泪。D是在QQ里,把叙述变成了断断续续的文字。D和我聊天时从来不使用图片和QQ表情,那张我熟悉的脸,隐匿在另一个城市的网络背面。  相似文献   

7.
我自幼生长在农村.从学生时代便爱上了写作。几十年来,作品发表了不少,在笔耕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文字材料。把我一个不够宽敞的家搞得乱七八糟。搞文字的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什么都是好的,都舍不得扔。这些东西摆放随意.而且越积越多.有时要找一样东西俨如大海捞针.把我整得焦头烂额.脑子里整天乱糟糟的。总是让老伴埋怨。心里时常琢磨.怎样才能把这些东西弄整齐、方便查找一些呢?  相似文献   

8.
微记录     
《档案与史学》2013,(12):18-18
@煮酒谈史:在战争中,美军官兵上衣口袋里都装有降书,一块30X40厘米的黄色尼龙绸上印有13种文字,写着:我是美国人。请不要杀我,并设法把我送回去。我会通过美国政府交涉,给你们以报答。对政客来说士兵的生命只是个数字,但对一个母亲来说这是她的全部。  相似文献   

9.
泽郎乓 《新闻界》2001,(5):54-54
办好民族地区报纸是认真贯彻落实“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重要工作,是做好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要把这方面的工作做好,必须不断在创新上下功夫。时效新提高权威性时效性是当前报业竞争的焦点。新闻时效性不强,致使民族文字报处于竞争弱势;也成为影响民族文字报发行不好的一个不利因素。增强民族文字报的新闻性,在认识上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要增强新闻性与权威性、指导性。民族文字报的权威性、指导性必须靠增强时效性来实现。二是要注重贴近性和服务性。贴近性和服务性要建立于新闻性之上,离开新闻性,就谈不上…  相似文献   

10.
周骥  忻志伟 《新闻实践》2012,(11):I0001-I0001
一份报纸,一个版面。其主角是谁,是标题、是图片、还是文字?在报纸诞生之后的一个漫长年代里,这个答案无疑是文字,密密麻麻的文字为读者传送了宝贵的信息。而在“快读”、“读图”盛行的当下,昔日文字的“主角”地位渐渐被标题、图片等取代,一个用几句话就把新闻事件讲清楚的多行标题,一个用画面细节展示了文字无法传达的现场感图片,的确有点让文字“主角”地位有所动摇。  相似文献   

11.
奥运会对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全新的体验,媒体也是如此。奥运会的媒体报道把文字摄影和广播电视分开,北京奥组委的媒体运行部把文字摄影和广播电视合二为一了。国际奥委会有将近30个委员会,只有一个委员会的主席是罗格兼任的,就是广播电视委员会,就是因为它非常明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初次认识仇成梁,是在一个炎热的夏天。那天下午,操课的号声刚刚响过,报道组走进来一个样子憨厚的小伙子,只见他手里拿着一叠稿纸,开门见山地说:“我叫仇成梁,写了些小稿,麻烦您给改一下好吗?”他那腼腆而认真的样子,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1991年12月,仇成梁从苏北的一个偏僻小村来到驻沂蒙山区某团当了兵。一向对写作情有独钟的他,便尝试着把身边的一些感人的事迹写成文字,然后急不可待地往外投稿,渴望着自己写的东西早一点变成铅字。但几个月的时间过去了,他发出的稿子都泥牛入海。是投的报刊太少的缘故吧?于是,他便每写一…  相似文献   

13.
你问我答     
问:我制作封面字的时候,需要在蓝色的字周围做一圈白边,以前用illustrator时是把文字转成曲线后用“路径/偏移路径”命令来完成,但在InDesign中我找不到类似的命令,该如何来做?  相似文献   

14.
在编辑面前,我是个作者,长期同编辑打交道。在某些作者面前,我曾经是一个编辑,现在也还在主编一个刊物,也有过同作者打交道的感受。作者和编辑两种角色,都是与文字打交道。编辑与作者要成为知音这里说的是艺术上的知音。如果说,我在作品中表现的想法,不能得到编辑赏识,首先是不能得到编辑理解,那就成为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最小的痛苦,是看到发表出来的作品中错字,特别是把一个生怕弄错了的字弄错了。譬如,众目睽睽的“睽”字,与暌别的“暌”字,偏旁是不同的,一个是目,一个是日,稍  相似文献   

15.
国外有位著名摄影家曾经说过:“好摄影师有个心灵的透镜。”就是说,在抢拍的过程中,只照下人物毫无表情的样子是不行的,而要把人物在现场最传神的那一瞬间抢拍下来,那才是一幅成功之作。如果把这句话用到文字记者对特定人物的采访上来,也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如何把人物最传神、最鲜活的细节捕捉到,是一个值得探讨和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沈涛 《四川档案》2009,(3):53-54
在不经意间。我离开自己钟爱的岗位已经两年多了,和别人说起以前的工作时,经常都是说“我们档案局……”.因为在我骨子里就已经把自己认定为是档案局的人了。其实,在曾经的十八年里。在我曾经工作的档案局,十八年的时间里我只换了两个岗位,几乎是一个岗位就干了九年。这两个岗位一个是管理建国前档案,一个是研究档案(姑且称为研究吧),  相似文献   

17.
我曾经说过,图书馆是知识的桥梁。我把这观点形诸文字发表出去了,没有人反对,看来可以成立。我是从这座伟大的桥梁走过来的人,呃,不确切,应该说我正在通过这座永远也走不到尽头的桥梁,我的得益就在每一个跨步之间。  相似文献   

18.
三年前,我倘佯在那座塞外军营,总想圆一个“爬格子”梦,于是报名参加了军报七届二期新闻函授。在收到教材的当天,一本装潢精美、内容丰富、文字活泼、图文并茂的《新闻与成才》杂志也摆在我面前。默默注视它的一瞬,“新闻与成才”五个大字也深深刻在我的心底正当我豪情万丈,欲在新闻写作上大干一场时,一纸“参加考军校苗子集训”的通知,使我不得不改弦易辙。既然鱼与熊掌不能兼得,我还是先圆“军校梦”吧。打点行李时,望着几本不忍舍弃的《新闻与成才》杂志。几经犹豫,还是把它一并打进了背包。紧张的文化补习开始了,每天有数不…  相似文献   

19.
当年,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曾鞭挞党八股的一个弊端——“语言无味,像个瘪三”。古人曾说,“山之妙在峰回路转,水之妙在风起波生”。命笔作文,也是这个道理。我们要使语言有味,文采斑斓,就应该学习和研究怎样使语言中藏有机锋。文字是表达语言的。语言中有了机锋,手中的笔就会变成利剑。翻阅古籍,曾见古代文坛巨匠,在这方面建树颇多。我不揣冒昧,不避学识寡陋之讥,把阅读中随时碰到的文例,信手拈来,稍加归纳,略作分析,也许会对做文字工作的人有所启迪。下面,我把搜集到的材料分做13个题目,逐一介绍。每个题目,都先引原文,后作简短剖析。  相似文献   

20.
龙应台 《出版参考》2005,(12):21-22
在我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对“全球化”第一次发生“戒心”是在一九七五年刚到美国时。在台湾读大学时,教英语的美国教师会要求每一个学生选一个英文名字,因为她可记不得几十个中文名字。于是一整班的学生都变成了Dick,Tom,Harry;我的名字叫“Shirley”。到了美国,我开始教美国学生英文写作。面对二三十个美国学生,很难记得谁是谁,我花了一整个下午的时间把人名和脸相配起来,认得了。于是我回想,为什么教我的老师没坐下来花时间,把我们的中文名字记住,反而让五十个人都为她的方便而改名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