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是通过各种具体的活动得到实现的,国旗与红领巾教育就是这样一种鲜活的例子。国旗与红领巾教育是理性与诗意相联系的生活教育,是促进学生精神充盈的动态生成教育,是激发学生不断走向超越的信念教育,也是一种审美地把握教育生活的活动方式,进而引导学生走向高远的诗意境界。  相似文献   

2.
试论教育适应学生   总被引:8,自引:7,他引:8  
在教育与学生的关系上,历史上曾经出现了学生服从教育、学生适应教育、教育服从学生三种关系。但在制度化教育中,延续至今的主要是学生适应教育。我国教育改革中提出教育适应学生,就是对这种关系的调整,这是对当代社会知识观变革、社会需要变革、人们对人的发展认识变革的反映。所谓教育适应学生,是就教育的个体发展职能而言的,主要是指教育活动适应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多种需要和多种可能性,有针对性地引导和促进其有效的发展。其实质是打破以往教育的统一性特征和模式化,实现教育本身的多样化和创新化。当前在教育适应学生上既应在思想观念上要有明确认识,更要改革教育评价制度,更新教师素质,加强教育与学生生活世界的结合。  相似文献   

3.
赏识教育是对学生闪光点的正面的激励,激发学生的自信与动力。惩罚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增强为学生过失负责的责任感。单纯的、泛滥的赏识和惩罚对学生并没有帮助,甚至产生反作用。由于职业学校的学生的特殊性,必须合理运用赏识教育和惩罚教育,让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现更多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4.
高职高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框架是:教学与教育相结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教育与学生实际需要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教育与心理健康相结合,教育与环境教育相结合,身教与言教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1教师和学生最基本的法律关系教育法律关系中最重要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教师的教育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是教育活动中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产生教师与学生权利义务的基础,所以教师与学生是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双方相互依存。在教育法律关系中,教师和学生最基本的法律关系有四种。一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教育法》明确规定了教师对学生有  相似文献   

6.
知识教育、个性教育以及"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都属于"主体"的教育体系,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产物.其实,教师和学生并不必然地构成主客体关系."对话"教育把教师与学生的教学看作是互为影响的辩证的发展过程,奉行的是教师与学生平等的教育思想,是既尊重教师又尊重学生的教育,为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教育惩罚与奖励,都是教育学生的手段.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有为数不少的教师,总是习惯性地用教育惩罚来教育学生.然而,国外及我国一些教育家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面对学生的无知和犯规,教师过激的、粗暴的言行可能会事与愿违;教育学生,奖励永远比惩罚好.  相似文献   

8.
由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存在的问题,教育学教学始终未能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改变这种困境的基本思路是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革理念,让教育学真正指向教师。可以选择的路径包括:重视教育知识与教育信仰的转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倡导教育阅读与教育思维的联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强调学习体验与教育实践的获得,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密切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联系,增强学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论技术教育的重要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代科学教育已发展成为科技教育,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是不可分割的,技术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科学探究能力有重要作用,是发展学生科学精神、形成科学素养和科学态度、掌握科学方法、了解科学过程的载体。我国应加强基础教育中的技术教育,注重在中小学开设的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设计理念与技术应用能力;同时对科学课程各学科内容进行改革,将科学知识与技术手段教育相结合,将技术因素渗透在理科教材中,并且重视培养技术教育方面的师资。  相似文献   

10.
边婧 《华章》2012,(31)
开展“基于同伴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践与研究,是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同时也为了培养一支具有较高心理自助与助人能力的学生骨干队伍,充分发挥学生自身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体现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它是我院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新探索、新途径,提高了我院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是加强我院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11.
“主体”教育的变革与“对话”教育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教育、个性教育以及“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都属于“主体”的教育体系,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产物。其实,教师和学生并不必然地构成主客体关系。“对话”教育把教师与学生的教学看作是互为影响的辩证的发展过程,奉行的是教师与学生平等的教育思想,是既尊重教师又尊重学生的教育,为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2.
路广 《辽宁教育》2023,(6):85-88
教育戏剧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教学手段与教学载体。它将戏剧方法与戏剧元素应用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从而引导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获得经验、学习知识、培养技能。通过学科整合及其他途径,深入挖掘教育戏剧的内涵与教育功能,探索出新的教育理念、策略、方法,有利于让学生在参与戏剧的过程中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帮助学生获得个人成长。  相似文献   

13.
通识教育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新理念。其内容是对大学一、二年级的教学实行不分专业的通识教育。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本质是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其核心是受教育者整体素质的构建与展现。通识教育在实践中与教学过程相结合,通过学生对课程的学习,达到教育的目标,完成人的自我完善与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的统一。顺应时代与实践的要求,教育理念的变革将是一切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4.
教育的起点在于对学生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思考与解读。绿色教育理念认为:学生是一个生命体,学生生命兼具生物性、社会性和精神性三重属性。学生生命的三重属性共同决定了教育对人生命关怀的三个维度,即:基于学生生命的个体性、当下性与超越性,教育既要尊重学生的自然生命,又要关照学生的社会生命,更要提升学生的精神生命。三个维度的融合共生是理想教育的本真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15.
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不公平是我国目前教育不公平的最突出表现之一;农村师资的相对薄弱,显然又是城乡教育不公平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作为培养师资特别是培养农村小学师资的师范院校,为了促进教育公平应该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三个方面的教育培养工作:重视培养学生热爱农村的感情和献身农村小学教育事业的信念,重视培养学生胜任农村教育的特殊知识与能力,重视培养学生全面而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和教学技能。  相似文献   

16.
从方法视角来看,科学教育强调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占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以超然的姿态出现,人文教育则强调学生的融入,是知识对学生的浸染与熏陶;科学教育侧重于"以理服人",人文教育侧重于"以情感人",尽管都强调学生的投入,但二者吸引学生的方法与内容不同,如果前者以内容的逻辑性、严密性取胜,后者则以形式的跳跃性与丰富性见长;施科学教育是一种内化的过程,是主体对客体的纳入,而施人文教育是一种外化的过程,是主体赋意义于客体,是主观体验的向外表达;人文教育强调各人的独特体验,更能容忍多样性与不一致性,而科学教育总是与过去有着更丰富的联系,更注重统一性.  相似文献   

17.
钟艺华  卫敏杰 《文教资料》2008,(10):105-106
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时代性.家庭教育应该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成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18.
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情感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把情感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以理激情,将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内容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以情激情,将现代教育技术中的情感熏陶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以境激情,将学生实践活动中的情感培养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以行激情,将学生日常行为教育的情感培育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中学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是人生自我价值观与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通过学校与家庭的教育,学生逐步完成对自我的认知.因此,在这个人生最重要的阶段实施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中学生应该在全方位的教育护航下保持身心的健康.体育教育的初衷是增强学生体质,而学生做运动的同时又可以锻炼其意志力;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压力;培养其集体荣誉感等等.因此,中学体育教育中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就被凸显出来,将以中学生群体生理、心理特征等为基础,对高中体育教育中的心理教育作重点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意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爱和尊重每个学生的生命本性是教育以人为本的起点和基石,培养学生丰富的社会属性与鲜活的个性是教育以人为本的核心内涵,观照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是教育以人为本的终极目的。教育的真谛是帮助学生成为既能适应社会又能改造社会的人,实现对自身、对上一代的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