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道德经》诞生2500多年来,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中,产生了巨大的多方面的作用,但同时,也曾蒙受巨大的误解。可以说,时至今日,这种误解仍然在某些人中延续着。不知从甚么时候开始,也不知为什么会这样,一些人并没有深人地研究老子的学说,便仓猝地宣称儒家的学说是人世的、积极的,而道家的学说则是出世的、消极的,似乎老子的学说只不过是虚无缥渺的玄虚之谈。是的,历史上曾经有过不少失意者从老子的学说中,获得超越功利,淡然处世的心理宁静;也确曾有过不切实际地妄谈黄老之学,以致误国误事。但是,这显然并非老子学说的本意,…  相似文献   

2.
中华文化中,与儒家思想并行互补的是道家。道家的始祖是老子,其圣经叫《老子》,也叫《道德经》。据说老子姓李名耳,老子是尊称,老先生的意思;亦说他姓老名聃,尊称为子;还说他当过周朝的国家图书馆长,很有学问,孔子都曾特地登门求教过。现在我们能读到的《老子》...  相似文献   

3.
《道德经》的管理哲学浅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经》的管理哲学浅议冯军作为道家主要经典的《道德经》,过去一直被更多地看作是消极、出世、倒退思想的理论反映,是弱者的智慧。从管理这个角度,认为它是反对人为的管理和控制,主张放任自流式的"顺其自然"。其实,这是对《道德经》的偏见和误解。以现代眼光纵...  相似文献   

4.
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文化研究所、《中华文化论坛》编辑部联合主办的“《道德经》与当代社会”研讨会,1998年9月24日在成都举行。到会的专家学者共约30人。《道德经》是我国春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老子的代表作,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典籍之一。它言简意赅,博...  相似文献   

5.
老子《道德经》与中国古代军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道德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学术名,自古及今,有不少人将它视为兵书,甚至王夫之将其称作“言兵之祖”。老子生当春秋衰乱之世,为了实现其“道法自然”的理想社会,在《道德经》中提出了一系列用兵治军的原则,从而形成了其独特的道家军事思想。老子的思想对后世兵家影响至为深远:一是开启了道家兵法的先河;二是通过《孙子兵法》广泛影响了历代战争理论和战场实践。  相似文献   

6.
正"道"是《道德经》的核心概念。在《道德经》的宇宙论中,道生出了天地万物。然而,对于老子宇宙论的实质与展开,学者们却有不同的意见。本文试图通过对"有无"、"生"、"域"与"道"的内涵的探讨,来阐释《道德经》中的本体宇宙论。一、"有"与"无""有"与"无",是《道德经》中一对重要的哲学范畴。《道德经》第一章即言:"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然而,"有"与"无"的具体含义,却难以轻易得知。我认为,  相似文献   

7.
《道德经》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集中体现在重“天道”与“慈”的观念上,而这两种观念恰恰对应着当代的生态中心论和环境伦理思想。《道德经》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由此显示了其强烈的当代性。  相似文献   

8.
《道德经》的传播主要包括语内传播和语际传播,文化意象的错位也主要体现在这两个方面:首先,《道德经》中的文化意象经历了历史空间的行旅,从古代穿越到现代,译者对文本的解读难免会因为时空的距离而产生文化意象的"失落"。这一点从各家对老学的注解可见一斑;其次,《道德经》中的文化意象在跨文化的语境中被省译、误译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外译过程中的文化意象错位有的是因为翻译底本的选择所造成的,有的则是因为文化意象的在异域文化中的空缺所致。总而言之,文化意象的错位大大影响了《道德经》的翻译文本质量和《道德经》的对内、对外的传播。梳理并分析《道德经》中的文化意象错位,既是文本传播的需要,也是翻译活动文化转向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
《道德经》作为中国最早的一部道教哲学著作,不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作者试图从哲学阐释学的视角对《道德经》的英译进行比较研究,审视阐释学与中国典籍翻译的关系,并对在阐释学指导下的翻译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通鉴·唐纪》的编撰并非衍两《唐书》本纪之文、合其志传为一,而是将唐代列朝《实录》作为其参考、引用的核心史料。司马光采取了独特的方式处理《实录》史料,既以《实录》标目、直接引用《实录》、辨析《实录》中的曲笔与错误,又对《实录》中的部分曲笔采取了保留态度。通过对相关史料的处理,《唐纪》比《实录》更胜一筹:纠正了《实录》中的曲笔、谬误的记载,其内容更加真实可信;删去了《实录》中冗长、重复的部分,《唐纪》能够先后有伦、精粗不杂;司马光依据其落脚历史与现实的一家之言改造《实录》所记,确保了《唐纪》所载内容能够符合史学资鉴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段玉明 《中华文化论坛》2022,(4):124-134+159
《开宝藏》的刊刻是汉传佛教史上划时代的事件。而其所成却是相当复杂的历史过程,就中既有历代经录编纂的经验积累,也有历代石刻佛经的具体实践,《开宝藏》的刊印不过是此一经录藏经化的结晶而已。《开宝藏》的刊印终结了中土盛行已久的传统经录的编纂,也式微了中土佛教史上声势浩大的石刻佛经运动,并带动了宋元以降佛教弘化重心的整体下移,汉传佛教由是呈现出了截然不同于前期的信仰样态。  相似文献   

12.
道家道教经典《道德经》以道为本体,表达了一种"得一"的终极情境。印度教经典《薄伽梵歌》以人格梵为本体,表达了一种个体存在和人格梵相连的"瑜伽"终极情境。"得一"和"瑜伽"既具有相似性,又具有各自的文化模式特点。  相似文献   

13.
2001年出版的史蒂芬·霍吉(Stephen Hodge)的《道德经英译与评论》,无论是对底本的重新编排、还是在类文本的设计上,都体现出多视域融合的特点。但当前老学研究界缺乏对其价值的深入挖掘。因此,我们尝试从霍吉的《道德经》英语译释入手,在梳理老学译介史和时代语境的基础上,以其他的英译本为参照,深入解读"视域融合"为霍吉对老子思想译释带来的影响,并通过"读者接受"和"文本变异"等相关理论的应用,探讨霍吉对老子思想译释的得失,从而为当前世界老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二十年前,我应星云上人邀请,在佛光山作系列讲座,首讲为“佛学研究的方向”;讲稿由慧海法师纪录,发表于《觉世》月刊①。文中指出:“今天研究佛学,需要更客观的研究精神。”因此,“文献学和语言学的训练,必不可缺”。当时,台湾佛教正在腾飞,佛学研究则尚未起步,而我在香港开始“佛教思想现代化”的工作,亦到处演讲,一方面介绍日本和欧美的佛学研究成果,一方面力陈我们自己要接受新的研究方法,才能赶上世界水平。当时我还期以五十年,中国佛学界应该可以做出成绩。②如今二十五年过去了,情形的确已经改观:随著港台经济的发…  相似文献   

15.
四川道家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兼道教方志研究部主任王纯五先生的新著(天师道二十四治考),是近代以来海内外第一部系统阐述天师道二十四治的学术专著,填补了我国宗教地理学的一个空白。该书在1996年9月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后,迅速行销到香港等地区以及国外。宗教地理学是研究宗教地理属性的新兴学科,近年来颇受欧美及日本等国学者的重视。这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除宗教学本身的研究外,还涉及历史学、地理学、民族学、方志学、地名学、考古学等领域。早期天师道属于民间秘密宗教,正史所记极为简略。南北朝时,出现了一些记述天师道…  相似文献   

16.
纵观《老子》,我们不难发现“道”的涵义并不一致,如果我们按照老子思想的本末次序,作一番逻辑上的推论,就不难看出“道”具有几大层面的蕴义。首先,老子的“道”是一种“本体的道”,指的就是不可道、不可名的“常道常名”。它是一种形而上的实存,也即不外是一种“...  相似文献   

17.
"道"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核心概念,历代思想家对其论述极多.而《老子》中对"道"的讨论,可以说是首开先河.陈鼓应认为:"老子之前的思想家关注的问题多停留在人伦物理的层面上,到老聃的出现才将思想视野从'物'的世界提升到'道'的领域"(陈鼓应:《论道与物关系问题(上)——中国哲学史上的一条主线》,载《哲学动态》2005年第...  相似文献   

18.
<正>家训是我国传统家族教育中特殊的形式,是我国古代家族长辈为子女而专门撰写的文献。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家族为本位的社会,为了家族的兴旺发达,各家族都非常重视对子孙的教育。家训作为家族教育的文献载体,在家族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有着丰富的家训教育资源,有待进一步整理和挖掘,以为当今教育提供有益的历史借  相似文献   

19.
正在《论语》中,孔子构建了一个"仁学"体系,《国语·周语下》记载:"言仁必及人",同样,孔子在谈论"仁"的时候极大部分都涉及人际关系,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仁学即人学"。在人际关系中,朋友作为重要的交际对象,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有二十余篇研究中,多数研究者简单地将《论语》交友之道概括为为何交友、如何择友以及如何相处三方面,其中部分文章甚至仅选取个别文句分析,没能把交友  相似文献   

20.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传世之作,对这部民族瑰宝的版本的研究和整理,在当代我国学术界取得重大成果并引人瞩目的,首推全国著名《三国演义》研究专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沈伯俊先生。他从八十年代初就独撑大旗,大声疾呼:重新校理《三国演义》。并为之焚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