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书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对发展农经济、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镇图书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不可替代。村办图书室是农村净化灵魂、学习先进科技、提高文化素质的场所,是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具体表现。目前一些地区的文化站徒有虚名,图书馆的状况令人担忧,应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姚向峰 《科教文汇》2009,(15):19-19,52
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的优势,找出了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优势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结合点,并分析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结合中存在的问题,对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长效机制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它的提出及付诸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可谓千头万绪。网络资源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相对于其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来说,目前在全国农村建设网络是见效最快、扶贫效果最明显、也最容易切入的基础设施建设。正是出于网络资源的重要作用,在新农村建设中,才要大力加强网络资源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是21世纪核心技术之一,本文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信息技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不利于信息技术在农村和农业生产中应用的因素,提出推动农业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的优势,找出了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优势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结合点,并分析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结合中存在的问题,对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长效机制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7.
论乡村文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传统乡村社会文化具有自然的情态和笃定的特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乡村文化在促进乡风形成、增强农民素质、改变农村面貌、丰富农民生活、凝聚农村人心等方面有着特殊的积极作用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信息技术在佛山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状况.分析了佛山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提出了推动农业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乡镇政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主要职责,即强化学习,提高认识,避免进入新农村建设的误区;强化管理职能,切实管好用好国家和各级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资金;强化统筹协调职能,搞好新农村建设的科学规划;强化组织职能,培育和组织好农民。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我国“三农“问题现状,阐述了乡镇图书馆在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农民脱愚致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方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农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充分发挥科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钢 《华夏星火》2008,(4):9-11
前不久,中央召开了农村工作会议,发布了2008年一号文件,对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推动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解决农村民生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等提出了要求,并强调要"着力强化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基本支撑"。这是继党的十七大之后,中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是21世纪核心技术之一,本文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信息技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不利于信息技术在农村和农业生产中应用的因素,提出推动农业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民经济这座大厦的基石。但是近些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业地位薄弱,农民增收缓慢,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本文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旨在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近8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仅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历史背景以及劳动力素质问题作以解析。  相似文献   

16.
法治建设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本身就是一个农村法治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本文试从新农村法治建设的定位出发,针对农村中突出和集中的法治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健全法律法规,提高农民素质,加大法律服务等对策,以期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治建设进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得出,问题的关键和根本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即农民出现问题。在建设中必须以农民为主体,才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真正解决民生问题,实现全面的小康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18.
盛香芬  张海燕 《科教文汇》2008,(26):193-19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得出,问题的关键和根本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即农民出现问题。在建设中必须以农民为主体,才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真正解决民生问题,实现全面的小康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19.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出现了诸多不和谐音,直接影响政府专项财政支出的效益。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如何建立有效的财政支出监督机制已是当务之急。分析了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中财政支出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东营市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地区,丰厚的石油资源兴起了庞大的石油工业经济体系,但也造成地区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二元结构矛盾,成为影响“三农”和区域持续发展的最大滞肘。为此,多年来,尤其是在“十五”期间,东营市委、市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为载体,充分发挥政府社会管理和财政分配的职能作用,把农民、农业和农村发展整体纳入区域资源一体化配置体系,探索建立了融合城乡二元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运行机制和工作模式,并在实践中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