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近日,国内首家免费为农民工子女提供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北京百年职校日前和南都公益基金会合作在北京建立了第一所分校——百年新公民职业学校。在典礼现场,南都公益基金会捐赠了360万元用于分校和教师培训中心的建设。基金会秘书长徐永光表示,在未来10年内,南都基金将出资3亿元人民币,在国内建设100所新公民职校。  相似文献   

2.
信息     
《教师博览》2012,(1):32-32
逾万名打工子弟学校教师游走在边缘地带12月4日.由南都公益基金会和清华伟新教育基金支持.涉及全国10个城市近1.6万余名的打工子弟学校教师的新公民园丁奖评选落幕.有401名打工子弟学校老师获奖.  相似文献   

3.
"可不可以在道路上玩耍?""可不可以在汽车边躲猫猫?""小弟弟、小妹妹能不能独自上街?"这是南都公益基金会支持的新公民视频教室项目办公室针对当前流动儿童中交通事故频发的现象,在北京市昌平区白庙实验学校开展的安全知识宣讲活动中的内容。白庙实验学校地处北京近郊,学生大多  相似文献   

4.
尽管“外来人员”、“流动人口”等称呼逐渐被“城市新公民”取代,但是坚不可摧的户籍壁垒依然存在。城市接受了“新公民”多年来的贡献,却在高考时无情地“抛弃”了他们的孩子——  相似文献   

5.
周大平 《教育》2009,(1):31-34
2008年12月6日,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南都公益基金会、搜狐教育频道联合发起的首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公益评选活动落下帷幕。参选的案例共53个,分别来自于地方政府和地方教育局自荐、各地媒体推荐以及专家学者推荐。评选以“独立、公益、公开、公正”为原则,采取专家投票、记者投票、公众网络参与投票相结合的方式,经过初选,有20个案例脱颖而出,随后的终选,确定了其中的10个“优胜奖”和10个“优秀奖”。  相似文献   

6.
“寄宿制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难题唯一有效的补救措施。”全国政协委员、希望工程发起、南都公益基金会筹建负责人徐永光今天接受记专访时说,寄宿制学校的规范化管理和集体生活,有助于父母不在身边、缺失家庭教育的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同时可以降低留守儿童的安全隐患。[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郭宇宽 《成才之路》2009,(24):I0003-I0003
“流动超常儿童”实验班将面向北京地区招收9岁~10岁的流动超常儿童,免费提供小学至高中阶段的教育。尽管规模与解决农民工子弟的教育机会公平而言微不足道,但依然能点亮这些孩子心中的火种。宋庆龄基金会、中科院心理所以及芳草地国际学校将联合举办“流动超常儿童”实验班,面向北京地区招收9岁~10岁的流动超常儿童,免费提供小学至高中阶段的教育。长期关注农民工子弟教育的南都基金会参与项目运作,并由新公民之友协助招生。(6月20日《北京青年报》)  相似文献   

8.
2008年6月21日,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联合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在上海召开了"企业促进教育创新"公益论坛。本次论坛汇集宝钢、南都集团、福特基金会等国内外著名企业和基金会管理者以及高教界学者,畅谈中国企业的发展与综合国力提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论城市农转非新移民子女的社会融入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农转非新移民子女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新移民。他们必须融入城市社会才能健康地成长,但是他们的社会融入会面临文化差异、空间隔离、社会隔离和学业成就差异等困难。如果他们不能顺利地实现社会融入,就可能沦落到城市社会经济的底层,成为城市的“二等公民”,有的甚至会成为城市社会安全的破坏者。显然,城市农转非新移民子女的社会融入困难并不是他们自身和家庭能够解决的,它必须依靠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通力协作才能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0.
中译为“城邦”的“波里斯”(πολιs,Polis,Citystate,)一词有“城市”、“国家”、“公民集体”三个含义。作为早期国家的一种形态,古代城邦是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公民为主体、结合周围农村地区而形成的小国寡民的社会共同体。“公民集体”(a citizen community)的形成和发展是城邦的本质所在①。波里斯(polis)用以指城邦时,虽  相似文献   

11.
锻造新公民     
章敬平 《教书育人》2005,(11):10-10
今年7月10日,新教育实验“成都年会”上展示了“新公民教育”校本教材。如果没有意外,9月新学期开学的时候,将有千百名小学生,拿到专门为他们编写的公民读本。他们当然不晓得,在中国大陆的课堂上讲授公民课,70年来还是头一回。  相似文献   

12.
邱兴 《教育学报》2007,3(4):92-96
城市新移民子女的亚文化跨越要经历文化适应、社会融入、文化融合三个阶段。礼仪教育能够帮助城市新移民子女达成亚文化跨越各阶段的多数任务。在文化适应阶段,礼仪教育可以引导城市新移民子女与城市原住民子女实现和平共处,帮助他们理解、接受城市主流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并养成城市社会认同和推崇的良好行为习惯;在社会融入阶段,礼仪教育不仅可以为他们融入城市原住民及其子女社交圈提供中介或桥梁,融洽他们与城市原住民子女的关系,还可以帮助他们形成交往意识、礼仪行为和交往技能;在文化融合阶段,礼仪教育既可以减少乡村文化、“城中村”亚文化对他们的不良影响,促进他们认同、接受城市文化,实现同化,而且也可以促成他们与城市原住民子女的双向影响,从而实现文化融合。因此,礼仪教育应当成为我国城市新移民子女教育的重要模式。  相似文献   

13.
汤尧 《教育科学》2006,22(6):16-18
教育公益诉讼是检察机关、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等作为公益共同体的形式当事人,对教育领域内违反教育法律法规、侵犯国家或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公民受教育权等合法权益的行为,依法提起的新型诉讼。提起教育公益诉讼应当具备三个条件:案件属于教育公益诉讼的范围;诉讼请求中具有明确的保护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内容;存在一个能够代表公共利益的诉讼主体。  相似文献   

14.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我国社会正在步入公益时代。中小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承担者,引导中小学生参与社会公益、通过培养公益心造就合格的社会公民,是公益教育的出发点。本研究从慈善公益、人际公益、环境公益、科学公益等方面进行问卷设计与调查分析,呈现中小学教师对学校公益教育的态度、认知与行为方式等。在此基础上,提出“拓展中小学德育课程内涵,将公益教育与德育有机融合起来;加强中小学公益教育整体设计,使公益教育活动化;密切中小学与家庭、社会合作,将学校公益教育引入家庭、社区”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锻造新公民     
今年7月10日,新教育实验“成都年会”上展示了“新公民教育”校本教材。如果没有意外,9月新学期开学的时候,将有千百名小学生,拿到专门为他们编写的公民读本。他们当然不晓得,在中国大陆的课堂上讲授公民课,70年来还是头一回。公民教育,是与市场经济相契合的教育。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已经走了很长的路,但我们的教育,仅仅披上了一件素质教育的外衣,我们反思了20年,才将公民教育从历史的海洋中打捞出来。虽然“新希望工程”的拥趸们,给公民教育戴上了一顶“新”帽子,他们也承认,他们要讲解的还是政府的权力、公民的权利、公民与日常所说的“老…  相似文献   

16.
以社会创业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创业(Social Entrepreneurship),也译为“社会创新”、“公益创业”,或“公益创新”。牛津大学社会创业研究中心认为,社会创业,是个人、机构和网络,通过捕捉新机会,挑战传统结构失效。社会创业可以指营利或非营利组织的创新立业,而大多介于两者之间。如创建慈善公益基金会、创办兼顾社会利益的营利企业、志愿公益活动、产学研混合型创新活动等都属于大社会创业范畴。  相似文献   

17.
吴鹏 《海外求学》2004,(21):38-39
美国奖学金的来源,有些是基金会、公司、工厂或私人捐助给学院的,有些则来自联邦政府、州政府或市政府的教育基金:在州立大学里,本州的公民若能证实经济需要.获取全部或部分“学费奖学金”(tuition scholarship)并不太困难。但非本州公民或外国留学生要争取学费奖学金,就不容易了。至于还提供生活费用的奖学金更是为数不多,取得机会较少。  相似文献   

18.
张雪平 《云南教育》2004,(23):28-28
在谈到拉文斯堡市的发展时,市长赫尔曼·福格勒认为,他们的企业结构合理,大、中、小型企业均衡发展,国内生产总值的30%来自汽车、飞机业的零配件生产设计。该市还有德国最大的玩具公司之一,年产值2.5亿欧元,以十多种语言生产儿童书籍、拼图等玩具,畅销世界50多个国家。然而,这一切都与学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企业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也需要企业。“教育是城市发展的发动机”,福格勒市长深有感触地说。在拉文斯堡乡镇,近50万人。有32所幼儿园、13所大学。市长认为,城市发展离不开公民的参与,而公民参与城市管理和发展的程度高低,取决于公民…  相似文献   

19.
当下,许多人认为素质教育只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理想的教育目标而已,只是专家、学者的事情,离普通的教育主体自身似乎还很遥远。基于这样的认识,他们自然既没有素质教育的自信,也没有素质教育的热情。于是素质教育只能作为“漂亮之花”而被束之高阁。殊不知,受教育权是一项基本的公民权,“怎样受教育”也是一项公民权。从这一点来看,素质教育应当首先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20.
《教师博览》2012,(6):32-32
4月22日,“爱飞翔·乡村教师培训”2012启动仪式暨全民公益论坛在华东师大拉开帷幕。该项目由崔永元公益基金联手华东师大教育发展基金会飞翔公益基金在上海和北京同时举办,2012年培训的主体活动将于7月27日至8月7日在上海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