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蒙养教材是指我国古代专为实现启蒙教育而编,在小学、书馆、私塾和村学等蒙学中进行启蒙教育的课本,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闪耀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辉,其精华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蒙养读物的编写至两宋,远迈前代,在我国蒙养读物的发展中具有典型性和里程碑意义。从我国宋代蒙养读物编写中淘漉精华,寻绎蒙养读物编写的规律和经验,对发展现代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2.
我国历代重视蒙养教育,旨在对少儿实施知识和道德启蒙,依此规定教育内容多为识字和习惯的培养,还编写出一系列蒙养教材。无论其教育目的、教育内容还是教材编写,有许多经验值得当前教育改革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音乐课除教学生唱歌,学习必要的读谱知识,进行琶乐基本技能训练以及音乐欣赏外,还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的任务。音乐教材上的歌曲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其歌词大多具有教育性。笔者在按教材顺序教唱遍些歌曲时,不是简单地进行师教生唱,唱会即止的教学,而是结合教材渗透思想教育。如,在小学二年级上学期教唱《布谷》、《小雨沙沙》、《布娃娃》、《秋》这些歌曲时,着重对学生进行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在教唱《小鼓响咚咚》时教育学生关心别人,不干扰他人休息、学习、工作;教唱《多么快乐、多么至福邓寸教…  相似文献   

4.
蒙学教材即是幼童在启蒙教育阶段阅读的各种读本。我国历史上,人们一直很重视蒙学教育,所以古代有各种各样的蒙学教材,除《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几本流传甚广的蒙学教材外,各类蒙学书目近两千种。学习和研究经典蒙学教材的编写对我们今天小学语文教材编写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私学在教育史上所发挥的作用●吴霓一、中国古代私学承担了蒙养教育阶段的任务就中国古代私学的发展状况来看,它大体上可划分为程度较低的蒙养教育阶段的私学和程度较高的专门研习经籍阶段的私学。中国古代的蒙养教育,几乎完全是在程度较低的私学中完成的。无论...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和运用,小学多媒体活动课开辟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新领域。小学语文教材可以说是一部百科全书,内容包罗万象,丰富多彩。许多课文除有强烈的思想教育意义外,还渗透着现代科学知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理解力差,加  相似文献   

7.
一、开发课程资源,实施专题教育 为加强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疏导与矫治,学校除开设《素养》(内容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地理、法律、历史、安全等)、《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等德育课程外,还可以主动挖掘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实施不良行为矫正的专题教育。如法制类专题教育,可印发《法律安全教育教材》,还可邀请校外专家来校作“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专题报告,邀请少管所民警带犯人来校现身说法;适时进行普及法律知识图片展;进行法纪知识竞赛等。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的蒙养教育是指针对于儿童的教育活动。它以“明人伦”为主要目的,以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并伴随着文化知识的传授。蒙养教育在古代属于私学,在培养人才方面起着主要的奠基作用,后来受到了官方和朝廷的影响与控制,这样就造成了蒙养教育在提高全民族文化道德水平的同时,也具有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但其原则与方法,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众所周知,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它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每一个中国儿童学习的首选内容。古代的童蒙教育和现代的小学教育都重视汉语的教学。在各门学科中,小学语文可算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了。始于周秦的中国古代童蒙教育“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等伦常之节和诗书礼乐典章制度之文”,其主要内容是以语文为主的,大致可分为识字、习字、学诗、作文、读史、学经等。汉代的教师被称为书师,一教学生识字,二教学生经学,以《孝经》、《论语》为主要教材。自唐代后,由于受科举考试注重诗赋的影响,开始进行诗歌教学,开我国蒙学习诗作对之先河。…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的蒙养教育的不断发展的,蒙学教材也在不断的丰富扩展。其间编写了大量脍炙人口、流传久远的蒙学教材。纵观我国古代蒙学教材的流变,它是源远流长,综合发展的。  相似文献   

11.
陶有宏 《现代语文》2008,(11):13-14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重视蒙学教育的传统。我国古代对8—15岁儿童的教育叫“蒙养”教育。如果说“四书”“五经”是中国经学教材典范的话,那么我国古代也不乏以识字为主的蒙学教材。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则莫过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习称三、百、千)。中国蒙学教材的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尤其是“三、百、千”在我国古代语文启蒙教育中曾赢得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   

12.
(一)法国的教育管理高度集权,全国推行统一的课程,这与其立国后长期实行中央集权有关。法国的基础教育三1年级至7年级相当于我国小学阶段,中等·教育第一阶段6年级至3年级相当于我国初中,第二阶段2年级至结业班相当于我国高中。历史课届人文社会学科,历史颇受重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人文社会学科课程开设情况如下:1945年小学人文社会科课程1969年以前小学一直沿用1945年的课程计划。1969年把道德、史地、观察练习、绘图、手工、唱歌、指导活动合并为启发课,其作用是综合运用基础课的知识,在实践中巩固和深化这些知识。70…  相似文献   

13.
爱国主义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内容。各学科都有爱国主义教宵的内容,而历史常识课在这方面的内容尤为丰富。在历史常识课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能激励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小学生到了高年级,求知欲越来越强,思考也由简入繁,对各种渠道输来的信息易于接受,但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有限。要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识别真、善、美与假、丑、恶,提高民族自信心,形成革命信念,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高尚情操,就必须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小学历史常识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培养这种感情的丰富内容。联系教材来看:《北京猿人》可使学生了解我国历史的悠久;《古代教育家孔子》说明我国的文化源远流长;《万里长城》反映了人民的勤  相似文献   

14.
黄济 《中国教师》2006,(7):22-24
我国对蒙养教育是极为重视的,而且编纂了许多教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对我们今天进行儿童教育仍可供借鉴和批判继承。在最早的经典《易经》中就提出“蒙以养正,圣功也。”就是说“教儿婴孩”,“养正于蒙”,是一桩神圣的事业和一项神圣的工作。在蒙养教育方面,除学校教育外,尤重家教。在这方面比较成熟的经验有:1.从小培养,使其习与性成。要求做到“教儿婴孩”,紧紧抓住儿童“心未滥而先谕教,则化易成”的时机,使其“绝恶于萌芽,起教于微妙”(贾谊语)。2.从小事琐事做起,由小见大。要从小教育儿童学习“洒扫、应对、进退之节,亲亲、敬长、…  相似文献   

15.
邢正贤 《考试》2014,(4):20-21
<正>一、认真研读考试说明目前全国使用的人教、鲁教、湘教、中图四个版本的教材在知识内容、编排体系等方面差异明显,各版本教材中都有一些不属于考试说明要求考核的内容。为了体现考试的公平,只能以考试说明作为命题依据,因此我们必须按照考试说明要求进行复习。对考试说明删减的知识点,初中地理除主要气候类型特点、成因及分布,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外的知识不再复习。最后阶段考试复习的依据不是教材而是考试说明,复习回归的是考试说明,而不是教材。  相似文献   

16.
正一.幼儿阶段教育小学化的含义以及主要内容幼儿阶段教育小学化在我国当前教育形势下极为普遍,其主要是指老师或者家长对幼儿阶段的学生,提前教授小学阶段所学习的各项内容,或者通过小学教育形式和小学教育方式来教育幼儿学生。幼儿教育小学化过于重视传授学习知识,而忽略了幼儿阶段孩子的性格特点,比如:幼儿喜欢玩耍、性格活泼、心理发展不成熟等特点。幼儿教育小学化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幼儿教育教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代有人把儿童阶段的教育称之为“蒙养教育”。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从办学形式到教育内容,以及教材和师资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传说中的我国原始社会阶段,由于没有阶级,儿童受教育的机会是平等的。那时没有文字和书本,教育的方法是口耳相传和模仿。青年人、成年人用歌谣、谚语、神话、传说等为口头教材,通过语言、游戏和儿童跟随成年人劳动,让儿童受到教育。这时的儿童教育还是无意识的,是带有社会职能性质的。到了西周的奴隶制社会,文字已经产生,为了认识和使用文字,就产生丁传授和学习文字的机构,这时开始有了小学的萌芽。为了适应奴隶主统治奴隶的需要,在宫廷里设立了专为贵族子弟读书  相似文献   

18.
《周易·蒙卦》有“蒙以养正,圣功也”之说,“蒙”是蒙昧、幼稚之意,当万物生长之后,接着来的是幼稚蒙昧的时期,教育就成为当务之急。教育就是为了培养正道,这是神圣庄严的事业!所以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重视蒙学教育的传统,古代一般将8至15岁儿童的“小学”教育阶段,称为“蒙养”教育阶段,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称为“蒙学”,所用的教材称为“蒙养书”或“小儿书”。  相似文献   

19.
从2001年秋季我省开始在高一年级使用人教社新编《中国近代史》(必修)教科书,同时在高二年级中也开始使用同一版本的《世界近代史》(必修)教科书,同以往使用的旧教科书相比,新教科书无论是在体系结构、编写意图等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和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为了突出历史教学的阶段性,新教材首先在章节内容上作了调整,由旧教材的10章27节调整为6章30节,章目的内容、含义均扩大了,很显然其意图在于突出中国近、现代史各个历史阶段,让学生能从历史阶段上去把握历史知识和各阶段的特征;(2)为了增加历…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历史教育和历史教科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历史教育和历史教科书课程教材研究所严志梁一、我国近代历史教育的开端我国古代很早就重视历史和历史教育,但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儒家经书一直是中央和地方各级学校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考试和选拔人才的依据。读书人的哲学、文学、历史等知识主要通过儒经获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