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语文课程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课程的设计既要关注知识技能的外显功能,又要注重以课程培养学生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的四维核心素养。这是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给语文教师提出的要求,更是语文教师需要学思践悟的方向。笔者在处理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李凭箜篌引》这篇课程资源时,想到了《琵琶行》和《听颖师弹琴》这两篇描摹声音的诗歌,把它们组合成一组群文,给学生设定自主学习的任务群,最终以交流汇报的形式展开对文章的深度解读,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琵琶行》与《李凭箜篌引》同为唐诗中描写音乐的典范之作。《琵琶行》是现实主义流派的代表之作,《李凭箜篌引》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二者色彩不同,风格迥异,但却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描写了唐代音乐之美,给读者带来了无比美好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3.
白居易的《琵琶行》与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在音乐描写方面既有相同之处 ,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可谓异曲同工 ,尽得其妙。正是音乐和文学完美无缺的结合 ,使得这两首诗得以闪烁着璀璨的艺术光辉。  相似文献   

4.
《琵琶行》与《李凭箜篌引》同为乐府古题,又均有十分出色的音乐描写,但因作者的个人才情、生活遭遇不同,两首诗在音乐描写方面呈现出迥异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5.
白居易的《琵琶行》与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是我国古代诗歌中描写音乐的佳作,千百年来吸引着众多的读者,二者在音乐描写方面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可谓异曲同工,尽得其妙.  相似文献   

6.
唐乐是我国音苑中的奇葩 ,而精通音乐的大诗人白居易所写的《琵琶行》也因为其音乐形象的塑造而独占鳌头 ,为后人留下了一曲音乐描写的千古绝唱。诗人从琵琶女出场前的心绪和出场时的情态写起 ,“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看来 ,这位歌女是不太愿意抛头露面的 ,“千呼万唤”才姗姗而出。及至出来 ,更显腼腆羞惭 ,用琵琶把自己的脸遮起半边。这一特写镜头 ,让我们在欣赏乐声之前 ,先领略了琵琶女的风度。接着写她弹前“转轴拨弦”的准备、弹时“低眉信手”的姿态、所用“拢捻抹挑”的指法和所弹“霓裳”“六幺”的曲名 ,更为我们展…  相似文献   

7.
8.
唐代是一个诗和音乐的时代,一些著名的诗人不仅有杰出的文学才华,而且有高深的音乐修养。运用形象化的语言来描写音乐,需要有较高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可以说是一种难度较大的语言艺术,因为要把靠音响传达感情的音乐形象用语言再现出来,而且要描摹传神,这是很不容易的。我国古代以音乐为题材的诗文不乏佳作,且各有特色,如将这些诗文择其精华,加以对照阅读,有助于丰富我们  相似文献   

9.
10.
白居易《琵琶行》(节选)与《李凭箜篌引》两首诗在音乐描写上堪称平分秋色,异曲同工,成为唐代诗歌史上表现音乐艺术的两朵瑰丽的奇葩。探究其中的音乐意境,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相似文献   

11.
音乐、能给人带来听觉的享受,心灵的抚慰,而一篇描写音乐的优美篇章,更能愉悦身心,陶冶情操,让人浮想联翩,心驰神往.人教版第三册巾的《琵琶行》和《李凭箜篌引》都是捕写音乐的杰作,现将这两篇诗歌中的音乐描写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12.
<正>【设计思想】《李凭箜篌引》一诗的教学难度很大。首先,这首诗呈现出"鬼魅"之气,这既源于诗人乐于搜奇猎艳,长于新奇诡异的创作追求,也与李贺抑郁孤绝的诗人气质密不可分,诗歌呈现出来的"鬼魅"气韵对生命体验还不够丰富的中学生来说既神秘遥远又极具诱惑,而这一点,正是以往教学中不敢触及的。其次,长期以来,中学教师都把《李凭箜篌引》的教学重点定位为音乐描写手法的分析,却完全忽略了"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单元主题,难避隔靴搔痒、舍本逐末的遗憾。本教学设计意在以单元主题为纲,变难为易,化繁为简,呈现一种  相似文献   

13.
余永梅 《考试周刊》2014,(36):10-10
本文分析了两首诗对音乐各具特色的描写:《听颖师弹琴》中作者运用多种手法写音乐,如比喻、联想、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再现了美妙的音乐,赞扬了琴师技艺的高超,风格自成特色,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量。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以意境的奇瑰取胜,体现其在艺术上的独到之处。诗中作者用了比喻、丰富的联想和大胆的夸张,超出于常情之外,真正体现出了他的浪漫主义、想若天外的艺术风格。这两首诗各擅其妙,情味各一,实为音乐诗作之佳品。  相似文献   

14.
《李凭箜篌引》作为李贺诗歌的代表作,意象跳跃、意境诡谲,理解起来有些难度.为了提高学生鉴赏李贺诗歌的水平,文章以《李凭箜篌引》为例,采用自读、讨论、表达、吟诵等小组学习方式,完成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5.
李贺的诗集,曾名为《李贺集》、《李贺歌诗集》、《李长吉歌诗》、《李长吉文集》、《昌谷集》、《李贺诗集》等,皆四卷,或多“外集”一卷。据杜牧《李长吉歌诗叙》“太和五年十月中,半夜时,舍外有疾呼传缄书者,牧日:‘必有异,亟取火来!’及发之,果集贤学士沈公子明书一通,日:‘我亡友李贺,元和中,义爱甚厚,日夕相与起居饮食。  相似文献   

16.
一节课收获的多与少取决于教师对文本的掌握和把控,语文教师要做到入其中,还要出其中,找到学习文本的最佳契合点。  相似文献   

17.
高中语文第三册把白居易的《琵琶行》作为重点篇目,而把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作为自读篇目。如果能将这两首诗中精妙的音乐描写进行比较,学生肯定能从中汲取到有益的知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  相似文献   

18.
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以下简称李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以下简称白诗)均有出色的音乐描写,清人方扶南把它们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但因诗人的个人才情不同,生活遭遇不同,故两首诗在音乐描写方面呈现迥异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9.
"微课"或者"微课程"是"点式"学习的一种支持形式。文章基于《李凭箜篌引》的微课,从开阔学生视野、聚焦课程教学目标和增强学生多元感受箜篌诗的层面开发。教学表明,"微课"对变革传统"大课堂"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一篇描写音乐的奇作。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般侧重于对其音乐描写的研习,而对其修辞手法运用的丰富性讲解则不是很多。笔者力图对诗中的修辞手法进行集中探讨,便于同仁教学中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