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说明文教学应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受语言的准确性;在迁移运用中感受方法的实效性;在体悟形式中感受构段的精妙性,让说明文教学也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应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在说明文的教学中,语文老师应用"课文"教"语文",教"语言",把说明文上出浓浓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3.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说明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说明文教学过程中,只有少些文体知识的讲解,多些思维能力的锻炼,少些机械性的分析,多些语言的品味,少些科学知识的传授,多些科学精神的培养,才能真正上出说明文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4.
纵观小学语文教材,说明文可以列出一大串:《太阳》《新型玻璃》《航天飞机》《恐龙》……这些文章承载着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了解说明的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能力等功能。《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可见说明性文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说明文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丰富的人物对话,也没有深刻的文章情感。但其科普性能够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感受到世界上有许多神奇之处。教学《秦兵马俑》时,可通过由词入境、以"饵"诱"探"、引入"传奇"思考等手段,让说明文教学散发出"语文味",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6.
说明文科学性强,语言精炼,逻辑严谨,与其他文体风格有较大区别,教师极易把它上成"科学课"或"概念课"。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凸显说明文教学的趣味性,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依据说明文文体特征,采用了"读""品""练"三个方法来进行教学,力求使说明文教学充满情趣,凸显语文味。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教学中,要想让说明文与文学作品一样也能教出浓浓的"语文味",应关注说明文教出语文味的四个维度,即教师的课堂语言"说"出语文味,课堂朗读训练"读"出语文味,在语言品味中"嚼"出语文味和在文章写法分析中"品"出语文味。  相似文献   

8.
说明文结构严密、逻辑性强、说明方法多样、语言平实,这一类型的文章,很多老师认为难以设计出有"语文味"的教学方案。其实,这样的认识有些偏颇,说明文教学也能充满浓浓的"语文味"。那么,我们该如何设计,才能使说明文教学充满"语文味"呢?在此,我以《蒲公英妈妈有办法》教学为例,试作说明。一、教学过程1.导入:蒲公英妈妈会为她的娃娃准备什么礼物呢?(预设:学生可能会说:蒲公英妈妈为她的娃娃准  相似文献   

9.
说明文内容相对枯燥,没有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没有具体可感的人物形象,学生不感兴趣。教学内容除了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外,似乎没有什么可讲,很难上出“语文味”。本文笔者就此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0.
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愉耳、悦目、赏心、怡神的,是散发着浓郁的语文味的。但在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语文课变成了思品课、自然课,脱离文本的讨论太多,自由诵读的琅琅书声太少,合作探究流于形式……本文就语文课堂如何生成"语文味",谈谈自己的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学校进行标兵评比.在十二节课中有一节科普说明文.给了我启发。纵观小学语文课本,科普文占了近八分之一的比例.但在很多的展示课、研讨课、评比课中却很少见到科普文.是它不受重视吗?不是。私下了解过一些老师.大多觉得科普文不如写景叙事写人的文章能上出语文味。  相似文献   

12.
郭萍萍 《课外阅读》2011,(10):338-339
众所周知,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它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每一个中国儿童学习的首选内容。而小学语文,更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本人自毕业以来,一直从事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跌跌撞撞这几年,却总也不得要领。直到有一天,一位老师告诉我:语文教学主要有两个任务——让学生学会阅读以及学会表达,教语文就要有“语文味”。从此,我不停地琢磨实践,终于有所顿悟,正如九年义务教育小语大纲中要求我们的:学生的字要规规矩矩得写,话要清清楚楚得说,课本要仔仔细细得看,练习要踏踏实实得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  相似文献   

13.
要想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语文味",教师就应该根据语文的学科特点,以教材课文为主,加强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的联系,还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增加语文课的"语文味",并融入师生间的人文关怀,创造和谐新课堂。  相似文献   

14.
李涛 《陕西教育》2010,(1):74-74
从教已有29余年,回忆起自己的语文教学之路,似乎有一种难以言说的苦涩:因为“她”经历了令人尴尬的种种“风情”。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开篇明确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语文的内核是语言,语言不仅仅是表达的符号,更是文化的载体。语文教学要重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做到言文合一,追求"语文味"。教师有效引领学生品味语言,获得感受,体验情感,理解见解,转化智慧,积淀文化,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课堂中,为了体现文本的人文性,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断地引导,为学生的精彩感悟喝彩,让学生为文本的空白处想象补充。当一堂课热热闹闹地结束时,它的余温在课下犹存。如何让写字教学也如此有趣味?  相似文献   

18.
阅读教学应回归语文教学本体。在阅读教学课上要立足语言形式的培养,让语文课姓"语",让学生真正体会言语的魅力,正确、熟练地运用汉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19.
富有语文味的课堂应该追求一种返璞归真的简约之美,应该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为宗旨,让人体验到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自由境界。怎样才能促进课堂中"语文味"的生成,值得我们深思。 一、删繁就简,简出语文味  相似文献   

20.
我们常常这样评价一节课:"这节课语文味很浓!""这节课语文味似乎淡了一些!"那么,到底什么才是"语文味"?怎么才能体现"语文味"呢?一、静下心来,聆听课堂的"静水流声"1.让课堂回归平静。新课标强调,要重视分组讨论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学时,很多教师课前让学生们充分搜集相关资料,课堂上组织学生积极讨论。教师则像导演一样,"穿针引线",让这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