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朗读教学在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中得到高度重视,但走进现代语文课堂,却很少听到朗朗的读书声。特别是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高而朗读越来越少。学生读书不开口,不声情并茂的朗读,就不能从声音上感受语言的魅力,语言的美被拒之门外。汉语的音乐性强,汉字是形、音、义的统  相似文献   

2.
汉语的音乐性强,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决定着汉语教学必须以朗读为主,这是我国几十年语文教学积淀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但是由于受教学成绩的影响,目前仍有很大一部分教师采用以教材分析为主的授课模式,以小组合作交流为主的课堂表现式,形成了语文教学的怪现象,这不能不说是很大的失误。  相似文献   

3.
邓卫新  安志烁 《现代语文》2006,(11):109-110
一、汉字形、音、义之间的关系 1.汉字形、音、义的系统性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工具,要全面、细致地研究汉语,就要从汉字入手,分析汉字的构成规律.  相似文献   

4.
唐娟 《文教资料》2007,20(5):88-89
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以表意为主兼表音的意音文字,是集“形、音、义”于一体的视觉符号。在汉语学习中,外国留学生感到最困难的是识别和书写汉字。本文从分析汉字的性质特点出发,在总结中国传统的童蒙汉字教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应把握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汉字的魅力     
从形、音、义体会汉字魅力,作为语文教师不仅担负起传授语文知识的重任,更应肩负起把汉语发扬光大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正>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最为基础的一种组织方式就是朗读,并且朗读也是一种最为关键的教学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属于学生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种,针对加强学生识记汉字的音、形、义等来讲,有着重大的意义,还能够使学生进一步地理解和应用具体的词语。与此同时,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也有利于学生科学地把握课文主题和全面地理解课文的知识。为此,作为广大的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们来  相似文献   

7.
<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失时机地进行汉字教学,不仅行之有效,而且事半功倍,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一、有助于准确掌握古代诗文的词义汉字包括音、形、义三个方面,以今字而论,《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一"字,其形为"一",其音为"yī",其义有八条:数目最小的正整数;同一;全、满;专一;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  相似文献   

8.
汉字是世界文字体系中唯一一种形、音、义一体的特殊文字.它作为记录汉语的工具,对研究汉语自然具有特殊意义.我国古代的汉字研究成果异常丰富,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是分别从汉字的形、音、义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的.这些研究表面上看是汉字研究,实质上是通过汉字的研究对汉语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系统.是汉语得以交流的重要辅助工具。汉字有形、音、义三要素.其中汉字字形识别在研究汉语的认知加工中有重要的作用。利用汉语认知的研究成果,去指导汉字教学是汉语教学追求的一个目标。汉字的难关不渡过.就会影响学生全面掌握汉语的技能。因此,在确定基础教育阶段汉语教学原则时.不仅要考虑语言学习与语言教学的规律.同时要考虑汉字的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10.
识字教学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用汉字记写汉语。不识一定数量的汉字,便不能阅读和作文。而汉字不同于拼音文字,它是形、音、义的统一体。每个汉字都有一定的形体,一定的读音,表示一定的意义。由于汉字字形复杂多样,字的音、形、义交叉现象频繁,如一音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中指出,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语文教学具有重要影响.课标中说,汉字是平面型方块字,笔画平行或纵横交错,多向展开;笔画种类繁多,组合式样丰富;汉字的构造复杂,教量繁多,学习汉字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汉字记录的语音单位是音节.汉字有形有音,还有一定的意义,是音、形、义的综合体.汉字的音、形、义之间本来都存在一定的理据,汉字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根据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对生字、词语的认知、含义、用法的整体掌握,要研究汉字的学习方法及规律,研究识字、写字与阅读、写作教学以及发展学生思维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以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李宝 《文教资料》2011,(20):36-38
本文从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读的地位、要求和训练方法几方面论述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强调了应当把朗读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正>识字是阅读的基础,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识字教学不仅仅是单纯地教学生认字,更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汉字的音、形、义之间的内在联系,即所谓的联系性识字。联系性识字在儿童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儿童建立汉字音、形、义的多维联系,从而培养儿童主动识字的兴趣,提高儿童识字的效率,增强儿童热爱汉字的情感。那么,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展开联系性识字教学呢?1.建立识字与儿童认知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的教学方式——朗读、背诵、作文是符合语文教学特点和规律的。汉语有音乐性.汉字又是音形义的统一体,这就决定着语文教学必须以朗诵为主,因为只有通过朗读,才能把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意义情感唤醒;也只有通过朗读,才能使作文由对范文的模仿上升到创作阶段,而对于琅琅上口的诗词歌赋,  相似文献   

15.
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也是低年级语言教学的一个重点.识字对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具有重要意义,汉字是音、形、义三个因素构成的方块图形.学生掌握汉字,不仅要分别识记音、形、义三个因素本身,还要建立音、形、义三者之间的统一关系.教学改革要求学生在低年级就能闯过识字类,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在教学中,在我们认识的汉字中有很多字音相同,字形相同的字,还有难记的.怎样使学生学得更加生动活泼,进一步掌握汉字变化的规律音、形、义,使学生在造句、作文中尽量少写或不写错字.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的汉字源远流长,汉字音、形、义兼备,丰富多彩,它不仅是我国种族语言极为灿烂的一部分,而且也是汉民族宝贵文化的遗产。我们中小学教师要掌握好汉语言文学,宣传汉民族文化,弘扬祖国优良文化传统,这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神圣职责。那么,怎样才能学好汉语言文字呢?关键是抓好学生的阅读和朗读的训练。古代就有"吟咏"之说,可见,朗读对于中小学语文教育是十分重要的。通过熟读、朗读、背诵把课文中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语言的能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语文教学中,抓好朗读让学生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情语言的精妙之处,给人身临其境之感,给人美好的享受,从而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欣赏能力,提高语文的学习水平。  相似文献   

17.
传统文字学中,训释字义主要有"形训"、"声训"和"义训"三种方式。这三种释义方法,亦被广泛运用于现代汉字教学。本文以对外汉字教学中《汉语水平词汇和汉字等级大纲》中的汉字教学为例,拟从形近、音近和义近三个角度进行教学方法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怎样进行教学才是有效的?有人认为:先教读音,后明字义就成了嘛。其实不行!第一,先谈“字”的教学。是“音→形→义”、“形→音→义”还是“义→形→音”?要确切地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掌握汉字的一个基本特点:“困形见义”。无论象形字也好,会意字也好,指事字也好,形声字也好,都充分体现了“因形见义”  相似文献   

19.
方块汉字是形、音、义三位一体的以表义为主的文字,它是汉语使用者自古以来就认定的基本语言单位。本文提出第二语言汉语教材在总体设计上应力图体现汉语字与词关系这一特点,循汉语之本来面目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20.
几年的工作经验让我得出的结论: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识字能力,是语文识字教学的核心内涵。如果学生知道掌握汉字的重要性,并产生识字的兴趣,他就能自觉地去学习并掌握汉字的音、形、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