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九俊 《宁夏教育》2006,(5):41-41,43
首先,“教教材”是以书为本的教学,它以教材为中,教材怎么说,教师就怎么讲,这种教学以教材为唯一的“孤本”和“圣经”,重视的是相对固定的结论和教材规定的任务,这样的教学归根结底是对教材负责;而“用教材教”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人本教学”,在这里,教材是“范本”,是“凭借”,教学讲究的是以教材为载体,从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维度去考虑发挥教材对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最大功效。这种理念下的教学,教材既是知识之“舟”,也是能力之“桥”,还可以是心灵洗礼之“池”。因此,“教教材”和“用教材教”实…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我们应树立这样一条新理念:“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相似文献   

3.
4.
“用教材教”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与传统的“教教材”不过一字之差.其内涵却有霄壤之别。正是在这一教学思想的指引之下.语文教学更加“开放”.向课外拓展延伸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我们在欣喜于这种变革的同时,也发现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忽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过多地补充课外内容,甚至脱离文本随意“拓展”。“用教材教”,重视拓展了,还需要“教教材”吗?本期的三篇文章。会对大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5.
贺春香 《教育革新》2007,(11):34-35
语文课堂教学的低效性问题由来已久。近十年,从素质教育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语文教育工作者为提高教学效益想尽办法、费劲周折。关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研讨活动也犹如"雨后春笋",语文课堂教学的形式也可谓"乱花渐  相似文献   

6.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军 《上海教育》2003,(7B):50-50
“教”教材.考虑的出发点是传授,是强调如何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是以知识为本位的:用教材“教”。立足点放在学习对象身上,注重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同步相谐,注重知识传授中的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7.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以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  相似文献   

8.
如何处理教材与学生的关系,是决定着教师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关键。教学效果不佳,多为“教教材”;教学效果好,多为“用教材教”。  相似文献   

9.
2002年春天的一个平常日子,一份看似普通的函件在陆良县教育局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在这份云教基[2002]1号文件里,陆良县被云南省教育厅列为今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县。想着来之不易的机遇,王家茂局长紧握钢笔批阅文件的手有些颤抖了。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等七部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职业院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怎样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如何适应目前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以进行教研教改,已不单纯是任课教师本人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整个学校办学质量和生存的问题。笔者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引导教师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尝试。  相似文献   

11.
“用教材教”已成为新课改背景下广大语文教师的基本理念,并进而成为其课堂实践重要的指导思想和评价标准。然而,实践发现,不少语文教师在使用“用教材教”这一标准进行评价时还存在着认识不清、把握不准的情况。明确“用教材教”的评价要点,是衡量语文教师对该问题认识深度的标尺,也是促  相似文献   

12.
对于我国基础教育而言,实施新课程已经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也不能不清醒地认识到:地处偏远的农村学校,由于信息技术落后、教师教学素养等方面的因素,在实施新课程中出现了认识上较模糊、把握不好、操作欠科学的情况,这样难免产生了一些“热”与“冷”的现象。具体情形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师备课或者上课时是在“教教材”还是在“用教材”,反映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观念。“教教材”是把教学狭隘地理解为传授知识,把教科书当作教学的唯一内容。它提倡教师备课要“吃透教材”,即吃透教参中的标准答案;上课要“以本为本”,不能超出大纲。学生的学习应“围绕教材”,学校考试应“紧扣教材”,试题答案应和教材“保持一致”。因此,语文课就是语文,语文教材就是语文,我们的语文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而“用教材”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观念,它认为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以及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教学的内容不仅是写在书本上的知识,而且包括了蕴涵在书本知识后面的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活生生的问题和对这些问题的回应。那么,教师如何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呢?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和深入,教育工作都在探索并实践着新的教育理念。“发展”的教育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认可并大胆尝试着。“发展”理念源于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义:“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全面发展、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15.
阻碍我国当前素质教育实施和发展的原因中最关键的是没有建立素质教育所需要的课程体系。因此我国的课程和教材要由原来的以选拔人才为目的、以知识为中心向提高全体受教育的综合素质的目标转变。素质教育的课程教材体系要体现全面性、时代性、多样性、实用性、个性和地方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如何做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具体说就是如何让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基于教材但又不为教材所束缚,怎样使教学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笔者以为,如何将教材中所获的的“资源”经过适度转化、整合并优化于教学活动之中,是“用”的灵魂。  相似文献   

17.
18.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素质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生命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成长。“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已经逐渐被一些中小学教师所接受,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尝试着用教材教。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它有利于使教学过程真正体现教师的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但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关系,不能走向极端。我们认为,不能把教教材与用教材教截然对立起来,而应在教学过程中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一、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载体,教教材是用教材教的基础用教材教本身就意味着得用教材,不能完全脱离教材,只  相似文献   

20.
在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中,课程标准是国家对不同学段的学生规定的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应达到的基本素质要求,是对学生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教材(本文指教科书)则是具体化了的课程标准,是师生实现新课程目标的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