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川端康成是日本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的作品主调虚无、哀伤、悲悯,又极尽含蓄蕴藉之美,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深深的禅意,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淡泊宁静的禅境。本文拟以川端康成早期的代表作《伊豆的舞女》为例,从生即是苦、虚无之美、物哀之美、幽玄之美几个方面来分析贯穿川端康成作品的佛禅精髓。  相似文献   

2.
梁萌萌 《文教资料》2012,(13):25-26
川端康成作为具有日本特色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作品受前朝和歌、《源氏物语》等"物哀美"特质的文学影响较大。作品《雪国》是其"物哀"美学影响下的代表作,基调优美哀婉,情节平和含蓄,却让人在掩卷后不断回味。本文分别从"物哀"的形成与理解、《雪国》中的物哀之美及其中的现代意识三个方面来分析,从日本民族文化传统中的"物哀"之美这一明显特质入手,结合《雪国》,分析这种独特的美丽与哀愁,以及包含于其中的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3.
美国19世纪作家爱伦.坡的作品常以死亡为主题。他笔下的死亡充满了悲伤之美、恐怖之美和浪漫之美,他认为死亡之美才是极致之美。他如此钟情于死亡之美,有这么深的死亡情结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很大的关系。他对死亡的描写也体现了他在失意的人生中对美的渴望与追求。  相似文献   

4.
《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力作,作者在力与美的展示中,立体雕刻了古巴老渔夫桑提亚哥这一文学史上典型的"硬汉"形象。整部小说像一曲宏大的交响乐,处处回荡着沧桑而坚韧的精神之美、自然界的宏大之美、温和柔软的人性之美的旋律,巨大的混响中,生命之美、精神之美、人性之美、自然之美被提升到令人仰视的高度。  相似文献   

5.
川端康成是日本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也是亚洲继印度作家泰戈尔于半个多世纪以前获得该奖之后第二个荣获此奖的作家。他是20世纪国际文学界的名人,代表作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千只鹤》《古都》等。他的作品带有日本传统的纤细美和悲哀美,在文学领域里,他既是美的追求者,更是美的获得者和传播者,新修订的高中语文第一册收入的《花未眠》,就是他的一篇启迪美、传播美的佳作。  相似文献   

6.
郁达夫是一个在创作上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他作品强烈的主观抒情有别于其他作家的作品。他的小说淡化了客观的叙述,强化了主观性的描写,无论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还是对人物心理的描写,都融入了强烈的主观情绪,构成了他小说的抒情性特征。本文以《沉沦》为范本,从感伤美和病态美、节奏美和韵律美、浪漫美和诗意美、抒情的散文美四个层面来品味郁达夫小说的抒情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7.
作为日本文坛现代派的代表川端康成,很早就以“继承日本的美学传统”自称。在他的文学作品中细致地描写了日本人对自然的热爱及情趣,描写了人与人之间的无不常有的悲哀韵致,尤其是在小说《雪国》中展现了日本文学的悲哀之美。  相似文献   

8.
2019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中的《四季之美》源自日本古典文学名著《枕草子》。虽然卞立强译的《四季之美》语言优美、广为流传,但却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语文教学过程中对日本四季审美意识的误读,不利于语文核心素养与文学品鉴能力的培养。本文梳理《四季之美》在我国的流传以及入选语文教材的情况,探析译文中存在的问题,指出译文问题致使对日本传统美意识理解的不足与偏差。中小学语文教材在选编外国文学作品时要对译本进行甄别,即便为适合中小学生阅读而对译本作修改也要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之下。惟其如此才能达到学习外国文学作品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雪国》是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代表作,作为植根于日本传统审美意识与东方佛理文化的川端美学的结晶,无疑闪烁着佛禅之美。作者以其简洁精巧的艺术构思,淡雅幽玄的文体,描绘出空灵闲寂的佛禅意境,构建了与现实独立的美的世界。避开虚无消极的陈因,体会其东方美的审美价值,借鉴其艺术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10.
1968年,川端康成凭《雪国》《古都》《千只鹤》等三部中篇小说荣膺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继1913年泰戈尔之后第二个获得此项殊荣的亚洲作家。川端康成是日本文学界“泰斗级”人物,成名作是《伊豆舞女》。他善于用意识流写法展示人物内心世界,他的作品体现着东方的传统美学,使读者享受到了一场东方文学的盛筵。  相似文献   

11.
短篇小说《伊豆舞女》是当代日本新感觉派主要作家川端康成的作品。该作吸收了西方现代派顿悟理论,又融汇日本的审美情趣,以敏锐的感觉,高超的艺术获得了诺贝尔奖金。本文仅论述其运用顿悟手法,在刹那间捕捉永恒的美的艺术意蕴,借以探索如何运用现代派艺术来反映东方传统美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自己缝一针     
雪小禅 《初中生》2013,(5):59-61
她,用文字腌制时间,煮字疗饥,过着鲜衣怒马的生活,享受银碗盛雪的闲情,在三生韶光贱的光阴里,指尖上捻花,孜孜以求,散发微芒。她,是文学空间中的宠儿,是一块蕴含自然之美、小众之美、宗教之美的无瑕之玉。她,就是雪小禅,《读者》百名签约作家之一,青春文学领军人物。其短篇小说多次被《青年文摘》、《读者》转载,多次被评为全国读者最喜欢的作品。[美文展示]他,一个正如日中天的歌手、演员。之前,我并不喜欢他,因为他看起来有几分轻浮,甚至带着几分浪子的放荡。可看完那个访谈,  相似文献   

13.
川端康成是日本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也是亚洲继印度作家泰戈尔之后第二个荣获此奖的作家,是20世纪国际文学界的名人,代表作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千只鹤》、《古都》等。他的作品带有日本传统的纤细美和悲哀美,在文学领域里,他既是美的追求者,更是美的获得者和传播者。《花未眠》,就是一篇启迪美、传播美的佳作。《花未眠》属于说理散文,作者从“花未眠”这一自然现象引出对自然美的探讨,引导读者思考关于审美的问题。川端康成认为“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因此要清醒地“活下去”,去努力感受到更多…  相似文献   

14.
《蒹葭》是上古诗歌,其中的“美”感染了无数人。《蒹葭》是美的,她把众多的美融和到了一起——音乐之美、表达之美、意境之美,还有爱情之美等。通过对其的赏析,我们获得了心灵的净化和生命的超越。  相似文献   

15.
《阅读与鉴赏》2009,(7):8-10,106
她。用文字腌制时间,煮字疗饥,过鲜衣怒马的生活,享受银碗里盛雪的闲情.在三生韶光贱的光阴里,指尖上捻花,孜孜以求,散发微芒;她,是文学空间中的宠儿,是一块蕴含自然之美、小众之美、宗教之美的无瑕之玉。她,就是雪小禅,《读者》百名签约作家之一,青春文学当红领军人物,文字妖娆曼妙,其短篇小说多次被《青年文摘》、《读者》转载.多次被评为全国读者最喜欢的作品。  相似文献   

16.
大凡世界著名的作家,总是力图使自己的作品内容能在读者的心灵中得到多层次、多角度的延伸,使读者通过创造性的思维,得到审美的愉悦和哲学的思辨。 川端康成是日本当代文学史上的巨匠,他不仅继承了日本古典创作的传统,又接受了西方文学的影响,善于使用独创的艺术手法,刻画出人物细微的内心感受。他的《雪国》、《千只鹤》、《古都》三部作品于1968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金,在世界文学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中篇小说《母亲的初恋》写于一九四○年,它以佐山和雪子等人物为中心,通过雪  相似文献   

17.
邢孟达 《考试周刊》2013,(34):19-20
川端康成的名作《雪国》将日本传统文学的悲哀与冷艳相结合,向读者展现了以女主人公驹子为代表的纯净美和悲哀美的完美融合。同时,也体现了日本民族"物哀"之美的美学理念。  相似文献   

18.
丁婷婷 《文教资料》2007,24(18):83-85
日本现代作家三岛由纪夫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创作了大量具有美学思想的作品。三岛文学的基本精神是古典主义的,本文论述了其古典主义形成的两个来源,并结合小说《金阁寺》和《忧国》,分析了三岛作品中表露出的美学理念和文化特征。本文认为三岛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对血、死、美相统一的美学观念,“文武两道”以及独特的天皇观念。  相似文献   

19.
徐湘豫 《培训与研究》2008,25(10):19-21
本文通过对《功夫熊猫》之美的论述,指出了影片背后中国文化之美是其成功重要的因素,同时,对影片的音乐之美和意境之美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对作品的成功之处表示了赞扬和认同。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功夫熊猫》之美的论述,指出了影片背后中国文化之美是其成功重要的因素,同时,对影片的音乐之美和意境之美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对作品的成功之处表示了赞扬和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