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书”这个词,对于中学生,在有些地方似乎已异化为听教师“讲书”。作为数学教学三要素(教师、学生、教材)之一的数学教材的地位,往往不受重视。在中数界呼吁数学教学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可持续发展,变“学会”为“会学”的今天,还学生“读书”的权力,多让学生读书,使学生形成阅读数学教材的习惯,掌握数学阅读的方法,已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2.
王莉 《亚太教育》2019,(8):71-7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推进,当代教育越来越重视小学数学与生活的相互作用。基于此,如何巧妙借用生活元素活化数学教学逐渐成为诸多一线教师的研究重点。因此,本文从“立足教材,挖掘生活元素”“贴合实际,契合学生需求”“复习巩固,强化学生记忆”三方面对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方法展开了探讨,以期能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近年,“数学是一种文化”的观点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认同,在数学课程中重视数学的文化价值也渐已成为共识。为此,各版本教材以“你知道吗”“数学阅读~数学百花园”“数学万花筒”等为题设置专栏进行显性体现。其中,“你知道吗”为众多版本教材用得最多的标题。但是,很多一线教师对这个教学栏目并未足够重视,有的放手让学生自由阅读,有的将其当成知识传授.有的甚至视而不见,资源利用率低.教学方法单调,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4.
在实施新课程中,怎样才能开发好课程资源,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作用?教师如何在“使用教材”方面多下功夫?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一、“用教材教”的3个依据1.要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数学课程标准》体现了小学数学学科对学生最起码的要求,是小学数学教学和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主要依据,对小学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性。小学数学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应该在深钻数学课程标准、数学教材和认真研究学生的过程中,找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材与学生三者之间的联系,才能够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在钻研和实践…  相似文献   

5.
数学阅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已悄然步入数学课堂,成为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途径之一,而对于新教材编写的特色之一,专供学生阅读的“阅读材料”却容易被遗忘。利用“阅读材料”,挖掘它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成为当今教育研究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阅读材料”在不同版本的初中数学教材中都有编排,体现了其在中学数学课程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价值。华师大版的初中数学教材中,每一章都编排有两组以上的“阅读材料”,成为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重要教学资源。文章以华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为例,就“阅读材料”的基本编排思路予以分析,探讨其主要的教学价值,思考其有效的教学应用策略,更好地发挥其多元价值,丰富学生的数学阅读,开阔学生数学视野,涵养学生数学文化,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7.
随着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教师越来越感觉不会教书了:“教教材”与“用教材”到底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教教材”就意味着保守、落后?是不是“用教材”就可以任意处理教材?《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要求数学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上如果不让学生动起来,不关注学生说什么,那就不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于是,情境多了,活动多了,形式多样化了,课堂也热闹起来了.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与指责也多起来了,课堂教学的形式化、低效等问题使人们对新课程产生了怀疑.那么,什么样的数学课堂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呢?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材是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它为教学活动提供了基本框架.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理性地看待数学教材,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自身特点,在教材留下的“漏洞”处巧妙地打上数学文化史、社会责任感、知识形成过程的“补丁”,使教材变“厚”,使教学“增值”,使学生学得更扎实、更深刻且更高效,从而构建学生“学”、“思”、“行”相结合的、充满活力的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9.
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我国的基础教育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数学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数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他们的心理素质。 下面我就结合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材的教学体会,来谈一谈初中数学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几点想法。 1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材,体现了“素质教育”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0.
数学高考试题“来源于教材,高于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说明高考数学复习应引导学生回归教材,夯实“四个基础”,启发学生认识到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不仅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提高数学核心素质、赢得高考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一、新课程下数学教学活动的革新与模式(一)数学教学活动的革新新课程改革以来,教材建设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数学教材非常重视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有用的数学”,注重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中师教材《数学》 ,除《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和《代数与初等函数》中的“不定方程”一章外 ,其知识体系、结构与现行的高中《数学》教材基本相同 ,区别只是难度略小 ,但涉及的知识面更广。中师的培养目标是小学教师 ,与高中的教育机制有所不同 ,这就要求中师数学教学要体现师范特点 ,避免“中学化”。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还要对学生进行专业基本功教育。师范学校的教师上课 ,对学生来说就是“活的教学法”。教师要力求把小学数学的教材教法融汇到中师数学教学之中 ,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有目的地给学生…  相似文献   

13.
纵观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动手操作的“做数学”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的培养、应用意识的激发都是很有价值的。很显然,我们教材当中数学活动的内容编排相对不足,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习题,都很有思维含量,老师可以充分去挖掘,进行变式,进行扩展,来补充数学活动中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些内容。基于这样的考虑,笔者对六年级教材中“动手做”一题进行了开发挖掘,拓展成为一堂综合实践活动课。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新课程理念的转移而不断开拓和发展起来的苏教版数学教材正逐步得到推广和实施。如何实施苏教材,体现苏教材的基本理念,真正实现“让学生的笑声在课堂上放飞起来”呢?本文在分析了苏教材的特色的基础上,对苏教材的教学设计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一、苏教材的特色与理念苏教材在秉承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理念的同时,有了很大的创新和发展。“生活数学”、“活动思考”、“数学实验”是苏教材的特色,“以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技能作为教材的内容”是苏教材的宗旨,“在注…  相似文献   

15.
<正>2022年版课标背景之下的数学教学,需要教师的“讲”让位于学生的“学”,促进学生自主经历教材字面表述的“现实化”内容解构和“儿童化”意义建构的过程,方能启迪学生积极探索相关概念的意义,主动产生数学思考,促进学生知识与方法、思维与技能的自然生长,从而实现从教材语言的书面表述向儿童思维自主表达的突破,推动学生数学认知的不断深入与核心素养的应然发展。下面以某版本教材六年级下册“比例”单元的概念教学为例来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材是数学教学大纲的具体体现,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但教育的超前性与教材的滞后性永远是一对矛盾。因此,教师应大胆摈弃视教材为“圣经”,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旧的教材观,在深刻领会编者编写意图的前提下,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断调整、充实学习材料,变“教教材”为“用教材”,为学生的创新学习提供可创造的自由空间。  相似文献   

17.
何宝群 《辽宁教育》2011,(12):43-44
近年来,在数学课程中重视数学的文化价值已经形成共识,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均能或多或少地补充一些数学史料。其实,各种版本的教材中已有不少数学史料素材,如北师大版教材(下面均以此版教材为例)通过“数学万花筒”“数学阅读”“你知道吗”等阅读材料,给学生提供了一些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闻与数学发展史等数学史料。它们是数学教学中激励学习积极性、学习科学方法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极其生动的思想养料。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些数学史料,能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首先源于人类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在人类进步中的作用,加深学生的数学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作为数学课程“实施者、决策者和创造者”的教师在依托教材从事数学教学活动的同时。还需要对数学教材进行再一次的“深度加工”,通过对教材符合创造性原则的积极选择、有效重组及完善整合等“创新化”建构,充分控掘数学教材本身所蕴涵着的创新教育因素,使教材潜在、可能的创造力转化为学生显性、现实的创造力,真正使数学教材成为学生创新性学习的“学材”,实现数学教材的创新教育功能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数学学习中的反思、反思能力是近年来越来越受关注的一个课题。《新课程教师读本》则把“反思”这一教学理念提高到了应有的高度:“人们在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解决问题时,不断的经历直观感知、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这些过程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有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中蕴涵的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同时提出,评价应关注学生“能否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并改进学习方法”,“教材的呈现应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留有比较充分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过程”。  相似文献   

20.
新的初中数学教材,以“生活数学”、“活动思考”为主线,注重体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让学生感到数学无处不在,学好数学能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但是,学生们在解联系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