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分与硼对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水分和硼对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水分对大豆株高和干物重影响显著;硼对大豆株高和干物重影响不显著;水分与硼互作对大豆株高和干物重影响也不显著.在水分胁迫时,施硼显著影响大豆产量构成因子的形成.干旱胁迫施硼无效;偏涝时,施硼能显著增加大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产量.  相似文献   

2.
不同基因型大豆对硼敏感性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三种基因型大豆北9395、北454和北384对硼敏感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应试的三个大豆基因型在三个硼处理水平中,其单株粒重均随着硼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硼促进籽粒干物质的积累;三个大豆基因型对硼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北9395对低硼最敏感,且高硼时易出现中毒症状;北454需硼范围较宽;北384对低硼不敏感;北454和北384高硼时增产明显.  相似文献   

3.
作者以黄淮海平原典型的小麦玉米两熟农作制为案例,进行了水氮耦合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施氮水平上,麦玉产量随着灌水量增加而增加,灌2水比灌1水,产量增加幅度是2.60%~14.45%,浇水3次的麦玉产量与灌水2次的基本持平或略有下降.因此,以小麦灌2水处理最好;在同一水处理上,麦玉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增加到22.5kg/667m2时产量达到最高,施氮水平增加到30.kg/667m2时,有所下降.因此,以单位耕地施氮22.5kg/667m2最佳.水分利用效率与麦玉产量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所以,以小麦灌2水,单位耕地施氮22.5kg/667m2时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好,此时对小麦而言可节水50m3/667m2左右.  相似文献   

4.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旨在寻求简便且费省效宏的施硼方法,结果表明硼肥不同施用方法的肥效是,浸种>基肥撒施>喷施>不施硼肥,它们分别比不施硼肥667m2增产7.62 kg,3.30 kg,2.40kg,增产率分别为10.8%,4.7%,3.4%;硼肥浸种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大幅度地增加每株结荚数而深刻影响产量;最经济有效的施硼方法是用0.1%的硼砂溶液浸种5~6 h.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条件对鱼腥草叶片总黄酮和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探明鱼腥草生长适宜的栽培条件,为合理利用鱼腥草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了不同光照、水分、土壤肥料处理,栽培鱼腥草,分析了不同处理条件下叶片总黄酮、含水量、维生素C、蛋白质和粗纤维含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适度的光照、充足的水分有利于提高鱼腥草总黄酮、维生素C和蛋白质含量;光照降低和施水量增加,可减少粗纤维的含量;施用有机肥,可促进鱼腥草叶片黄酮、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积累,并对光照强度有较好的补偿作用;施用牛粪时,维生素C含量和粗纤维含量最低,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施用牛粪、一层遮阳布遮阴、每天每盆浇300 m L施水量的栽培条件,对鱼腥草的总黄酮和主要营养成分的积累比较有利。  相似文献   

6.
以2年龄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全光照(Ac100)、75%光照(Ac75)、45%光照(Ac48)、20%光照(Ac20)]对桐花树根系生长和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360d后,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桐花树的根生物量和根冠比均呈显著下降的趋势,其中Ac100的根生物量和根冠比最大,分别是Ac25的15.42倍和2.08倍;营养根和贮气根的根数、根长和根直径均呈逐渐递减的趋势,Ac100的营养根根数和根长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中Ac100的营养根和贮气根的根数、根长分别是Ac25的3.85、1.37倍和14.59、1.68倍;根系含水量呈上升趋势,其在6月份最高,冬春季最低;而根系活力则呈下降趋势,其在冬春季呈下降趋势,在夏秋季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试验表明,不同光照强度对桐花树根系生长和根系活力有显著影响,在100%光照强度下其根系发达,根系活力较高.而在25%光照强度(过度遮光)下不利于根系生长,且桐花树能适应一定程度的遮荫环境.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哈尔滨地区的粉质粘土进行了冻结过程的水分迁移试验,考察了含水率、冻结温度及干密度在封闭系统的条件下对粉质粘土中水分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含水率和干密度相同,顶板的冻结温度越高,水分迁移量越大,顶板冻结温度为-3℃的水分迁移量较冻结温度为-9℃的水分迁移量大;控制顶板冻结温度和干密度相同,初始含水率大的试样,水分迁移量大;控制顶板冻结温度和含水率相同,水分迁移量随干密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8.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旨在寻求简便且费省效宏的施硼方法,结果表明:硼肥不同施用方法的肥效是,浸种>基肥撒施>喷施>不施硼肥,它们分经不施硼肥667m^2,增产7.62kg,3.30kg,2.40kg,增产率分别为10.8%,4.7%,3.4%;硼肥浸种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大幅度增加每株结芙数而深刻影响产量,最经济有效的施硼方法是用0.1%的硼砂溶液浸种5-6h。  相似文献   

9.
珙桐是我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本研究以珙桐三年生幼苗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施氮情况下,紫外线升高和降低对珙桐水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线升高或紫外线降低对珙桐叶片组织含水量无显著影响,但紫外线升高或紫外线降低均会使叶片相对含水量显著升高,水分饱和亏显著降低;施氮与紫外线升高的交互作用对珙桐幼苗叶片的水分状况无显著影响;施氮与紫外线降低的交互作用会使组织含水量升高,相对含水量显著降低,水分饱和亏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合适的饲用大豆品系。方法:以五河野生大豆天然变异株系的F3代变异品系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不同变异品系野生大豆的生长性状、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的进行比较。结果:不同变异品系的主茎高、主茎粗、主茎节数、一次分枝数、分支荚果数、单株产量、小区产量、脂肪含量、水分含量未达到显著水平,二次分枝数、主茎荚果数、蛋白质含量等性状达到显著水平。复叶叶面积、最长分枝长、百粒重等性状达到极显著水平。结论:野生大豆变异4号的复叶叶面积、主茎高、主茎粗、主茎节数、最长分枝长以及蛋白质和水分含量等性状表现最好,营养成分丰富,全株饲用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11.
作者以黄淮海平原典型的小麦玉米两熟农作制为案例,进行了水氮耦合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施氮水平上,麦玉产量随着灌水量增加而增加,灌2水比灌1水,产量增加幅度是2.60%~14.45%,浇水3次的麦玉产量与灌水2次的基本持平或略有下降。因此,以小麦灌2水处理最好;在同一水处理上,麦玉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增加到22.5kg/667m^2时产量达到最高,施氮水平增加到30.kg/667m^2时,有所下降。因此,以单位耕地施氮22.5kg/667m^2最佳。水分利用效率与麦玉产量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所以,以小麦灌2水,单位耕地施氮22.5kg/667m^2时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好,此时对小麦而言可节水50m^3/667m^2左右。  相似文献   

12.
电引火头药量和允许误差是延期雷管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实验,在引火药同一配方、延期体相同切长及相同的装配的条件下分别研究电引火头质量的大小对硅系、硼系和钨系延期元件延期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电引火头质量的增大,硅系、硼系和钨系的延期时间出现了相同的递变规律,而硅系和硼系延期精度的变化与钨系变化不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诸葛菜的生长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确定适宜的施氨水平,为沿淮地区诸葛菜高产栽培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五种不同施氮量尿素(0 kg/hm2、110.00 kg/hm2、143.33 kg/hm2、176.67 kg/hm2、210.00 kg/hm2),测定诸葛菜的生长指标和产量指标.结果:不同氮肥处理间诸葛菜的株高、主花序有效长度、主花序有效角果数、二次分枝、秸秆干重、全株有效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和籽粒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其余指标未达到显著水平.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诸葛菜的株高、根颈粗、二次分枝数、主花序有效长度、主花序有效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及秸秆干重均呈现增加趋势,而全株有效角果数、千粒重、产量等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趋势.结论:沿淮地区诸葛菜施氮水平为176.67 kg/hm2时,产量达到最高为796.67 kg/hm2.  相似文献   

14.
缺硼土壤种植油菜时施用高效速溶硼肥比施用硼砂可显著增强油菜生长势、优化产量结构、改良油菜籽品质,增产1.71%~10.6%;比不施硼极显著增产,增幅达21.17%~26.04%.高效速溶硼肥的三种施用方式即基施+喷施、基施、喷施肥效差异不显著.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综合分析、以苔期喷施0.15%的高效速溶硼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微波膨化糯米饼机理的研究,探讨了以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大豆分离蛋白、玉米粉、油脂、水分含量、辐射功率与时间对膨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6.
王丰玲 《高中数理化》2007,(3):47-48,43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对锂的结构和性质的判断有①与水反应比钠剧烈;②它的原子半径比钠小;③它的氧化物暴露于空气中易吸收水分;④它的单质可作还原剂;⑤它的阳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钠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中错误的是( ).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西部侏罗系砂岩在冻结条件下的力学特性,以内蒙古葫芦素冻结法施工风井为工程背景,采用MTS-816岩石伺服实验机对粉砂岩在相同含水率不同温度以及相同温度不同含水率条件下进行单轴试验,根据试验数据绘制应力-应变曲线.试验表明:通过冻结后,随着温度的降低,砂岩的单轴抗压强度明显提高,含水率越大,冻结后对低温的反应越敏感,强度也较高;降低冻结温度后砂岩的弹性模量增大,并且呈现脆性变形增强,塑性变形减弱的趋势;破坏形式多是劈裂的脆性破坏.并分析单轴强度与温度和含水率的关系,拟合了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西部侏罗系砂岩在冻结条件下的力学特性,以内蒙古葫芦素冻结法施工风井为工程背景,采用MTS-816岩石伺服实验机对粉砂岩在相同含水率不同温度以及相同温度不同含水率条件下进行单轴试验,并根据试验数据绘制应力-应变曲线.试验表明:通过冻结后,随着温度的降低,砂岩的单轴抗压强度明显提高,含水率越大,冻结后对低温的反应越敏感,强度也较高;降低冻结温度后砂岩的弹性模量增大,并且呈现脆性变形增强,塑性变形减弱的趋势;破坏形式多是劈裂的脆性破坏.并分析单轴强度与温度和含水率的关系,拟合了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19.
以油菜为实验材料,采用3种光照水平(L1、L2和L3分别为100%、45%和25%光照)和3种氮素水平(N1、N2和N3分别为0.4%、0.8%和1.6%NH4NO3)的双因素实验,研究光、氮及其互作对油菜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相同光照条件下,油菜种子的发芽率随着氮浓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0.8%氮浓度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最高。(2)种子发芽势随着氮浓度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在相同光照强度处理下,1.6%氮浓度处理的种子发芽势显著低于其他两处理组(P<0.05)。(3)在L1、L2光照条件下,发芽指数随着氮浓度的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L3光照条件下,发芽指数随着氮浓度的升高呈现下降的趋势;在相同光照条件下,以1.6%氮浓度的种子发芽指数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4)在L1光照下,种子的活力指数随着氮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以1.6%氮浓度处理组最低,显著低于其他两个处理组(P<0.05);在L2、L3光照处理下,种子活力指数随着氮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种子活力指数以1.6%氮浓度处理...  相似文献   

20.
锰硼配施对玉米抗盐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盐胁迫下生长的4种玉米进行3×3处理水平的锰硼营养配施,并测定不同处理中玉米叶片的叶绿素、丙二醛、脯氨酸含量.经分析比较表明:Mn、B营养具有明显的互作效应,且在Mn2B2(即Mn浓度0.075%,B浓度0.25%)下效果最显著,可显著提高叶绿素的含量并降低丙二醛和脯氨酸的含量.高Mn条件下(即Mn浓度0.1%),Mn、B互作效果降低,因而Mn、B要进行适量的配施,才可有效的提高玉米的抗盐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