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冬钓要点     
冬季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是钓鱼的淡季,钓手要想有较满意鱼获,在垂钓中就应突出以下几点。一、择时冬天出钓要选择适宜的时候,何谓适宜?即是鱼类比较愿意张口摄食之时。主要应掌握以下六  相似文献   

2.
冬钓七要     
李洪益 《垂钓》2011,(12):24-25
冬季寒冷,鱼类纷纷游入深水区,游动范围变小,摄食量也较少,加上部分不耐低温的鱼种干脆闭口不食,使得出钓鲜有佳绩。虽然冬季有较多垂钓的不利因素,但一旦掌握了冬钓的要素和技巧,同样可以钓有所获。  相似文献   

3.
郁文生 《钓鱼》2008,(20):38-39
秋天是各种植物收获的季节,也是钓鱼又迎来的第二个黄金期。实践证明,秋天虽是有利于垂钓的季节,但也要注意时节的转换会给鱼类摄食、游玩等活动规律带来变化的事实,加之一些不确定因素对垂钓的影响,有时就显得鱼比较难钓。要想有较好的鱼获,钓手必须做到随机应变,具体讲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正>冬季大多数鱼类都较少活动,我地水域的鲤鱼通常还会觅食游动,这就为钓冬鲤创造了机会。由于野外水域鱼的密度较小,活动范围也小,所以钓取相对困难,但只要垂钓得法,仍会有收获。2022年冬季我在张家浜(我地汇入黄浦江的河流)垂钓,总钓不到鲤鱼,但有的老钓友常常能钓得鲤鱼,这使我很纳闷。有一次那条河因退潮导致水位相当低,我发觉在公路大桥的桥墩附近,有鲤鱼活动,后来我就选定这座大桥的桥墩处作为冬钓鲤鱼的钓位。经常能钓到鲤鱼。  相似文献   

5.
一、鱼类的营养:鱼类的营养基础是摄食,摄食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鱼类的营养。研究鱼类的营养是从食物开始的,掌握不同鱼类在不同发育阶段的摄食特点,以及环境条件与鱼类摄食的相互关系,揭示鱼类的生物学规律,在垂钓用饵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要垂钓某种鱼类,首先要了解它的食性,了解其摄食强度和季节变化以及摄食时间和方  相似文献   

6.
陆家仕 《钓鱼》2012,(24):32
冬季,由于鱼喜欢聚群和小杂鱼干扰小等原因,掌握适当的垂钓技法,冬季收获有时会超过其他季节。出钓要注意温度冬钓在垂钓的选点、选时环节上要注意温度:1.冬钓选点的总体要求是背风向阳,钓点要深,因为符合这一要求的钓点,下层水温相对其他地方要稍微偏高,而且也有利于鱼类隐藏。2.在出钓的时间上要选择水温较高的时间段,符合这一要求的规律是:白天优于夜间,中午优于晨昏,冷空气过境前优于冷空气过境后,因此,要将钓时选择在连续晴好天气的中  相似文献   

7.
刘汉初 《钓鱼》2006,(23):32-32
在影响鱼类正常生活的摄食活动的各种因素中,温度是最重要的因素,我们无法改变天气变化的客观规律,但是,在寒冬来临时采取一些相应的举措,也能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减轻低温给垂钓造成的负面影响,取得不错的钓绩,我和钓友的冬钓实践就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8.
王建防 《钓鱼》2006,(7):10-11
熬过漫长的冬季,终于迎来了垂钓的黄金季节——春天。春钓独具魅力,温暖的阳光,和煦的春风,都赋予春钓别样的景致和感受。但春天的鱼儿有其特有的活动规律和摄食特点。垂钓时,适时地把握这些规律和特点,才能取得理想的垂钓效果。春钓有什么特点?春钓应注意些什么?笔者近日采访了全国“钓王”化绍新、邓刚、吕中胜,他们都有着多年的春钓经历和丰富的春钓经验,且听名将们谈谈春钓——化绍新(2000年全国“钓王”、国家一级垂钓大师):春天,尤其是早春,我国北方地区,气温和水温还都比较低,鱼的游动速度不是很快,活动范围也不是太大,故鱼进新窝一…  相似文献   

9.
冬季天寒地冻,鱼儿为了躲避寒冷,都本能地潜藏到较深的水里,大多数鱼类进入冬眠状态,不再游动摄食。而鲫鱼是耐寒鱼类,水温在10℃左右时,照常觅饵摄食,只是活动范围小了,摄食动作小了,活动量小了,觅食不积极了。因此说冬季用手竿在近岸边钓鲫鱼已很难有收获,手竿几乎失去了用武之地。而用抛竿串钩钓远钓深水,则能收到  相似文献   

10.
赵峰 《垂钓》2006,6(9):42-43
我们平常钓鱼经常会遇到鱼类觅食不积极甚至干脆拒食的现象,例如在同一水域、同一钓位,今天频频上鱼,但隔天再钓可能就无鱼问钩。不管是换饵还是换位,浮标还是一动不动。这类鱼获迥异的情况相信绝大多数钓友都遇到过,往往让钓者疑惑不解。为什么鱼类的摄食欲望前后差别这么大?是什么原因造成鱼不吃饵、停口的现象呢?我认为,鱼类拒食的原因很多,而且很复杂,涉及到鱼类生理学、气象学、生物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本人并不是专家,无法从学术理论的角度去揭秘鱼类拒食的原因,在此我只能以实际垂钓中积累的经验谈谈鱼类拒食的原因和应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一、冬钓选用钓饵是关键。冬季鱼儿依靠自身储备的营养,进入半冬眠状态,准备越冬,很少摄食,游动范围小,不活跃,垂钓时如再选用夏秋季常用的面团、颗粒饲料等素食做钓饵,就不适宜了。冬钓鲤鱼,选用鲜活蚯蚓(红蚯蚓最佳)做钓饵,改变索饵方法,很有效。用手竿钓,每钩穿挂2~3条蚯蚓,形成4~6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鲢鱼不咬钩的神话早已被打破。全国各地钓鲢技术有了长足发展,尤其是手竿钓鲢近一两年来更是风靡大江南北,使得钓鲢成为继钓鲫后的一种流派。作为一种新技术,引得无数热衷此道的钓友开始对手竿钓鲢进行全方位的研究。我个人认为最适合手竿钓鲢的季节应为春季,即公历2至5月份。理由是春季地气上升,万物复苏,作为变温动物的鱼类在外界因素的刺激下渐渐活跃了起来。鲢鱼经过漫长冬季的煎熬,此时饥肠辘辘。这一点可以从钓获的鲢鱼空肠率较高加以佐证。因为冬季可供鲢鱼摄食的浮游生物量较少。鲢鱼急需大量摄食补充营养恢复体能。此时若…  相似文献   

13.
徐艳文 《钓鱼》2013,(2):26-27
进入冬季,江南的一些钓友都钓具入库等待来年,而北方的钓友却还可以与冰下的鱼儿一搏,尽享"独钓寒江雪"的乐趣。冰钓最大的特点是活动范围大,钓者可以随意踏在冰面上,到水域的任何一个地方凿洞垂钓。冰钓的时间北方冬季漫长,从寒露到立冬,水体刚结冰不久,夜结昼化,河水尚未封冻,鱼类为了储存营养以御严寒,摄食强度有一段时间处于上升期,是岸上冰  相似文献   

14.
王砥平  曲苏伟 《钓鱼》2012,(22):37-37
鲤鱼,是我国淡水鱼类中大型经济鱼种,体形与鲫鱼相似,四季均可钓。秋季正是垂钓鲤鱼的黄金时节,但有人认为鲤鱼生性机警刁猾,颇为难钓。其实,只要了解它的生活习性,饵料对口、钓具适宜、钓法得当,就能多钓鲤、钓大鲤,喜获丰收。一、钓点选择秋季,鲤鱼体大肥壮,摄食强度加大。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沿海一些垂钓爱好者,吸取江南、北国冬钓的经验,结合当地沿海的具体情况,探索了近海冬钓的路子,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现将近海冬钓有关鱼类的洄游规律、海域钓点的选择及垂钓方法等,搜集、整理介绍给大家,供在垂钓实践中参考。 一、近海冬钓鱼类的洄游规律 近海鱼类,属冷血动物,它们对气温、水温的变化是极其敏感的。每年入秋后,沿海气温、水温逐渐下降(水温下降较慢),它们按  相似文献   

16.
一、天气与钓时的选择 在垂钓这项活动中,气候的变化是影响鱼类生存、摄食、繁殖和栖游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在野外钓鱼,更要注重天气变化对鱼情的影响。夏天鱼之所以难钓,主要原因是:其一,夏天气温过高,鱼儿最适宜的气温是15~30℃,超过30℃以上的气温,鱼儿会感到不舒服,都躲到深水区纳凉去了;其二,夏天万里无云,光照强烈,鱼类...  相似文献   

17.
随着气温的骤降,北方大雪纷飞“银装素裹”之际,垂钓进入了淡季。对比长江以南的赣江流域,近年冬季却呈现为寒冷干燥,气候偏暖。江河湖泊乃至水库、养殖塘中,各种鱼类有着很强的适应冬季环境的能力,特别是耐低温的鲫鱼,还有鳊鱼、鲶鱼,其次是鲤鱼,为了生存和来年繁衍的需要,在风和日丽的晴暖天气仍然觅食活跃。赣江流域冬钓,能给垂钓者一个意外的惊喜,又是一项冬季情趣高雅的户外健身活动。一、出钓看天气俗话说:“人冷进屋,鸟冷进巢。”作为变温动物的鱼类,在寒冷的冬季,为了适应生存的环境,必然向深水中游去。冬钓出门看…  相似文献   

18.
夏钓进行时     
龙云湖  昕东 《垂钓》2010,(6):31-31
夏季,因为气温、水温的关系,钓鱼人普遍认为鱼难钓。不过,若掌握了鱼类的活动规律及合理地安排好钓位和垂钓时段,夏季同样会是垂钓的黄金季节。  相似文献   

19.
野河钓船钉     
瞿高兴 《中国钓鱼》2012,(12):17-18
一、选择时机 选择在秋末冬初这段时间里去钓船钉,并不是说仅此阶段才能钓此鱼,相反船钉几乎是一年四季均可钓获,只不过秋末冬初这段时间较为特殊。一则船钉也和其他鱼类一样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漫长冬天,需要大量积蓄能量而疯狂摄食;再则此时的船钉可谓膘肥体壮,实在是难得美味佳肴;同时钓者也可以避开其他人满为患的钓场,独享一份垂钓野...  相似文献   

20.
鲤鱼是以食底栖生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适应性强,耐寒冷,冬季亦觅食。可在江河、湖泊、水库、鱼塘等各种水域生活,在全国各地几乎都有分布,所以许多钓友在垂钓中会经常遇到它。它生长快,个体大,上钩后的冲击力强,因此,要钓获大鲤确实需要一番拼搏。有些垂钓老手,会深感钓获大鲤的紧张兴奋和无穷之乐。但是,正因为鲤鱼强健力大,所以在垂钓中折竿、断钩、断线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