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生态旅游景区建设具有着明显的可持续发展特征,不仅能够实现区域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同时能够有效的对区域内生态系统的平衡进行维系,生态旅游产业已成为各个地区争相推动的朝阳产业。但是对生态旅游产业缺乏认识以及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都客观存在。本文以贵州生态旅游景区建设为研究对象,对贵州地区建设生态旅游景区的优势进行了研究,同时对贵州生态旅游景区建设的原则和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生态旅游景区解说系统规划研究——以河南云台山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说系统是生态旅游景区规划的重要内容,生态旅游景区解说系统规划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在探讨生态旅游景区解说系统功能及规划原则的基础上,以河南云台山为例,提出了应从景区内、景区外两个方面进行规划的设计方案,并对各解说要素的具体规划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在广泛深入的调查基础上,对大鸿寨景区内的生态旅游植物资源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类,旨在为大鸿寨景区生态旅游植物资源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并针对目前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大鸿寨景区内生态旅游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文化遗产景区经营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超 《天中学刊》2009,24(4):67-72
遗产经营是遗产事业使命扩张的产物.文化遗产景区具有不可再生性、自然垄断性、外部性、公共物品性等特性,对文化遗产景区经营管理模式选择有决定性的影响.我国文化遗产景区经营管理中存在着多重管理、经营权转移等问题.必须坚持遗产经营的盈利与遗产事业的非营利性相一致的原则,坚持遗产经营权和管理权统一于遗产管理单位的原则,通过区分遗产及相关资源的性质,构建科学的文化遗产景区经营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全域生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基础好、潜力大、前景广阔。经过多年努力,当前福建生态旅游业已经进入跨越式创新发展阶段,加快产业深度融合,全力推进旅游业态创新成为当务之急。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客观分析了福建全域生态旅游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条件及现状,进而结合产业融合现存问题,探索生态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新趋势。  相似文献   

6.
解说服务是景区的必要组成部分,是强化游客景区体验的重要手段。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将调查数据和访谈结论相结合,分析游客的旅游解说需求差异,从游客角度剖析天生三桥景区自导式解说系统和向导式解说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解说媒体布局、加强景区重要特征解说、扩展解说内容和增强解说的针对性,以及提高解说员素质等景区解说系统的优化措施,以期能给其他生态旅游景区解说系统优化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7.
三江源地区生态旅游扶贫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三江源地区的生态旅游资源状况及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对该区实行旅游扶贫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指出解决三江源地区生态约束型贫困的出路是尊重生态规律、发展生态产业,并探讨了三江源地区开展生态旅游既扶贫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李丹 《闽江学院学报》2008,29(6):97-103
财政扶持对福建省旅游资源的保护和景区开发相当必要,近年来,福建省对旅游景区的财政扶持虽有逐渐加大的趋势,但总体而言,在扶持观念、扶持总量、扶持方式和监督机制等方面仍存在不足。福建省可通过建立旅游环境规划基金和环境补贴等手段促进旅游资源的财政扶持,通过加大对旅游开发规划编制的财政支持和完善旅游景区基础设施的投资政策等手段促进景区开发的财政扶持。  相似文献   

9.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行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生态旅游发展迅速,但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本文就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及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并在对中外生态旅游环境进行比较基础的上提出了解决生态旅游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作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方向的生态旅游,其实践性受到了严重挑战。现状显示,在景区开展环境教育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而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者的环境意识现状也令人堪忧。在这种情况下,有效的发挥生态旅游的环境教育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在为社会输送人才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在职业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把握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方向,对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使职业教育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2.
高校校院两级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后,高校传统集权式的内部管理体制受到极大的挑战,如何改革和构建与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相适应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已成为高校管理者们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第32期中青年干部班部分成员,通过大量的访谈调查,详细分析了我国高校实行校院两级管理的基本情况,深入研究了校院两级管理中具体的分权动因和分权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高校两级管理体制的制度设计要素.  相似文献   

13.
在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福建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并结合生态旅游的内涵与福建省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从生态旅游价值、生态环境价值、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价值三方面构建福建省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构造判断矩阵,确定各层次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福建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从而为福建省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于企业来说,企业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管理,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便是创新。由于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的规模不断壮大,这就要求企业管理必须与企业发展相适应,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在企业管理活动中,应用新的方式方法,提升企业管理层次及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有组织的理性比非组织的个人行为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和稳定,高校基层社团为每个在校生提供了这样一个组织归属的机会,与高校传统的团委、学生会、班级团支部等组织相比,高校社团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更为深远,因此创新社团管理对于高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创新社团组织管理要建立由学校党委、团委的领导,社团负责、学生参与的工作格局.主张在社团管理理念、社团建设、社团领袖、教师指导、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等方面变革,以适应当前社团发展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衡阳市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旅游与环境完美协调,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三者高度统一的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代国际旅游的新时尚,并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衡阳市生态环境的本底条件较为优越,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奇特,发展生态旅游的区域经济背景较好,有必要加大发展生态旅游的力度。生态旅游的本质就是可持续发展,准资源评价、市场开拓、项目设计等方面均应以此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生态旅游是遗产地开发利用的主要形式,社区公众在遗产地生态旅游的持续发展中承担起至关重要的角色:警惕违反遗产自然完整性与文化原生性的活动;努力探索在经济上可行的旅游模式;帮助自然与文化遗产朝可持续方向发展;控制外来旅游者与投资者的活动,并为此建立施压团体;重视遗产文化的原生性,不应当为了取悦"外来者"而表演一些与其传统不符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景区资源是景区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景区的资源精华,也是对游客产生吸引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从旅游资源培育的必要性、原则以及培育内容等多方面对景区旅游资源的培育管理进行研究,希望能对景区旅游资源培育提供理论指导,提高其资源培育质量,突出资源特色,从而提高景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基于社区参与的生态旅游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是以社区及其居民为主体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新形式,能在经济环境和社会公平上达到持续进步。构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模式,要建立社区参与旅游开发与规划的决策体系,建立规范的利益分配机制,形成有效的旅游技能培训和环境知识培训机制。  相似文献   

20.
Fourteen early retiring primary headteachers in individual and group interviews discussed their decision to apply for early retirement. Retirement decisions were affected by ‘pushes’ from the system and ‘pulls’ towards retirement. Perceived pushes were external pressures, job expansion/overload, bureaucracy, local authority support, loss of job satisfaction and school relationships. Pulls comprised ‘facilitators’ (personal and financial) and ‘gains’ (control, opportunities, health and family). Pushes against retirement comprised losses of positive school relationships, role and status, job challenge and time structure. Early retirement amongst these headteachers appeared to derive from current retirement trends, job stress and lack of management suppor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